单位名称 | 乾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服务,努力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为农民增收,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为农机安全使用提供管理保障.农机牌证管理、农机安全管理、农机安全普法教育、农机操作员技能培训,不断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负责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负责农业机械化的信息的宣传交流。 | |
住所 | 乾县城关镇东门外4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建齐 | |
开办资金 | 2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乾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0.01万元 | 178.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乾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全县农业机械化总动力30.55万千瓦;全县新注册登记拖拉机208台,联合收割机117台。农机科技水平快速提升,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大力应用。2023年,乾县引进新机械137台,新技术11个,有复式作业装备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械、自走式秸秆青贮饲料收获机组、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自走式油菜联合收获机、小麦宽幅沟播机、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等作业机械。实现了农机装备结构优化。2、农机作业水平稳中有升。耕地面积10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82.78万亩。小麦机收面积56.1万亩,玉米机收26.68万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80万亩。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8.49%,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2.6%,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63%,粮食烘干机械化达到4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5%。超出了全市86%的平均水平。农业机械集成、节本增效、规模经营,有力推进农业发展,保障了全县粮食丰收。3、惠农政策落实情况。2023年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65万元,受益户数:1122户,补贴各类机具数量:1386台(套),补贴资金正在兑付审核;②农机报废补贴:报废老旧、高能耗农机15台,落实农机报废补贴资金29.75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兑付到位;③“三夏”恶劣天气助农惠农政策落实:发放助农油卡516张,补助资金51.6万元;小麦抢收作业92128.6亩,补助资金46.0643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兑付;④粮食烘干设备作业补助:共烘干粮食8606050公斤,烘干补助资金34.4242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兑付。充分做到了农机购置贴、报废补贴、作业补助普惠与民的目的。4、培育市级新型经营组织2个。乾县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乾山丰巍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5、农机化培训工作。目前共完成各类培训1540余人,其中农机驾驶培训370人、农机安全生产培训670人、农机新技术培训450人。6、秸秆机械化综合利。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163台。夏、秋两季共完成秸秆综合利用80万亩、青贮10万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96.06%,重点示范区域焚烧区达到100%。7、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1)撰写各类信息简报50期。其中:陕西省农机化发展中心网报道34篇、咸阳农机化信息网45篇、乾县政府网50篇。有效的宣传了我县农机化工作。(2)集中宣传情况。大力宣传使更多的农机户从中受益,在乾县政府网发布公告,我县利用4月的科技宣传、6月的农机安全生产月宣传、农机下乡联合执法检查,深入各村镇进行广泛宣传,使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共出动宣传车辆53车次,悬挂标语横幅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8、农机安全监管。2023年检验车辆共计3027台。新注册登记208台;举办驾驶员培训考核3期,考核驾驶员370人,签订安全责任书3608份达100%。9、农机联合执法。常态化管理,巩固创建成果,全面强化县乡道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安全监管,有效的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2023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安全形势向好。截止目前。联合执法检查,共检查拖拉机300多台、联合收割机187多台,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9起。10、项目完成情况。2023年省市农机化项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省级项目1个,已完成验收审计;市级项目10个,正在实施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方面。1、2023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补贴资金96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240多万元,新购置200马力以上拖拉机50多台,无人机6台,大型青贮机3台补贴3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了原来农业耕作的模式,减少了人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转移了农业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国民经济效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2023年机收减损工作。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市农业(农机)部门关于做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的工作部署,推进粮食机收提质减损,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方案》要求,实施了2023年机收减损工作,检测“三夏”、“三秋”机收损失率,推动了粮食作物生产,有效降低了机械化收获损失率。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人员老龄化严重,无新鲜血液,单位近10年来无人员进入,职工年龄普遍偏大。2、农机化项目,缺少县级配套资金,制约农机化事业的发展。3、农机监理方面,需要联合交警部门执法,次数太少,宣传力度不足。四、整改措施。1、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单位机构改革,提高单位办事效率;2、争取县级农机补贴农机管理工作经费5万元,用于农机补贴宣传培训工作;农机减损新技术推广经费10万元,用于机收减损工作以及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工作;3、联合县交警队对我县农业机械进行巡查、安全培训等工作,建立长效农机安全管理机制。五、下年度工作计划。1、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农机监管,加强农机作业人员培训,确保重要农时季节的机耕、机播和机收,稳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2、做好扶贫工作。下半年在保障驻村工作队车辆使用、办公设施齐全、人员补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督查检查,防止脱贫人员返贫。3、加强农机网点检查。农机维修、销售网点的不断规范,使农机户不违农时,侧面保障了我县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计划在下半年继续加大对农机维修、销售网点的监管力度,着重于对维修网点的安全、销售网点的零配件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