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乾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3-27 16:03
单位名称 乾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工业园区的开发利用建设。制定全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会同县级有关部门编制全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园区内土地的开发利用、开发项目的策划、论证、招商、管理等工作;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设施建设工作。
住所 乾县工业园区
法定代表人 杨阳
开办资金 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44万元 17.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截止11月,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项目已完成年度80%建设进度,部分生产设备正在调试,已完成投资9.12亿元;桢龙航空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项目已完成年度50%建设进度,完成投资5.5亿元。年产500万平方米精密金属橡胶复合密封板项目已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项目建设用地政府正在进行招拍挂;皖能农林生物质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二是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先后开展外出招商活动6次,拜访企业40多家,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项目和总投资50.8亿元的桢龙航空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项目,依托韩国PNT乾县工厂和NAM重点项目,加强对接,在全省共享“一带一路”共商“合作发展”2023咸阳—外资企业对话会上,签订外资项目协议3个,总投资2287万美元,分别是投资420万美元建设巨火热交换器制造项目、投资227万美元建设旭永电极制造项目和投资1640万美元的陕西科信物流有限公司项目。三是“营商环境突破年”进展情况。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创新推出了“全程代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围绕企业用工、融资等需求,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各类活动7场次,先后为区内企业招聘用工200余人,帮助贷款1000多万元,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项目实现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该项目今年4月7日代表全市参加全省观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四是推动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园区所有高能耗企业全部实现了生产环节”煤改气”“煤改电”,清洁能源利用率逐步提升。多措并举,突出源头治理。园区涉及臭氧管控工业企业31家,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坚决打击违规排放、违规生产等超出环评范围内的违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辖区内企业及建设工地下达整改责任书5份,巡查并责令苫盖工地物料及散料堆30处,清理堆物20余处,建筑工地累计苫盖裸露地块45万平方米。五是统筹园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调整并充实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定期检查、通报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制度。每个季度对园区企业生产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监管,做到检查监管制度化、常态化,并做好检查记录和跟踪反馈工作,对于违规操作或安全生产不达标者,责令其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共查出156条安全生产隐患,下发整改通知39份,截至目前所查企业已全部按照要求整改到位,整改合格率100%。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二、社会经济效益。经开区内实有企业数量50家,工业产值32.35亿元,今年新增企业数量9家;实有规模以上企业数量24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3家;规上工业产值30.5亿元,外资企业1家,有业绩的外贸企业1家,进出口总额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920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到位内资12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税收收入1.6亿元。三、存在问题。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土地指标日益趋紧,新项目无法落地,现有项目陆续竣工等多种因素的叠加下,园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引进的项目中,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偏少,产业带动能力较弱,产业链延伸空间狭窄。二是市场竞争力较弱。现有的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较短、结构较单一,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弱,品牌意识不强;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深加工程度高的产品较少,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工业企业总量还不大,牵动性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少。三是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园区对外宣传力度有待提升,国内外投资者对园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和潜力深入了解不够,招商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和聚集效应。园区企业缺乏自身滚动发展能力。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融资成本较大,中长期贷款受限,影响企业周转运营和项目投资。四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受体制和运行机例制约,园区缺乏应有的规划、建设及相关审批权限,致使园区基本上停留在代办手续的初始阶段,无法向深层次延伸实行“高效、便捷”服务。运行效率大大降低,“一站式办事,全方位服务”的各种承诺大打折扣,与企业发展中高效、优质的服务要求极不适应。五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受财政压力,我县投入园区基础没施建设的资全偏少,基础设施远未达到“六通一平”要求,发展格局和框架无法拉开,基本上是围绕着单个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园区项目承载力很弱,短期内承接大项目入驻存在一定的困难。四、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在全新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中合理规划园区面积,增强土地利用效率,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增强经济效益,推动园区发展。二是帮助经营困难企业。积极联系银行、人事部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和用工等方面的困难,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加大优惠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的落实力度。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优化省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向,重点支持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综合应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抓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聚集发展。装备制造业以新能源汽车配套装备、航空航天配件、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轿车及重载卡车配件制造等为主,加快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线、桢龙航空无人机及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道明尼十万吨汽车工业设备润滑油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成套设备发展。纺织服装业突出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品种类,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重点支持雅尔艾服装等企业技术改造,鼓励银华纺织等企业持续扩大产能,推进警服生产线投产达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立足由原材料生产向工业制品、建筑构件生产转变,全力推进陕西合元冶金装备制造项目、年产四万吨钢结构生产线项目、年产500万平方米精密金属橡胶复合密封板项目、陕西华润印染生产线建设项目等尽快动工建设。二是抓项目谋划,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持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纤宽带网、公共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等建设,通过上级扶持、财政配套、申请转债等多举措筹集资金,加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园区污水管网、未来大道升级改造、好畤路杆线迁移、35KV杆线迁移等工作。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促进两化融合。探索建立智慧园区运营服务集成平台,提升园区和企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加强用地保障,盘活存量低效用地,依法依规清理闲置土地,推动闲置低效企业“腾笼换鸟”,着力满足企业用地需求,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产出效益。三是抓创新培育,着力增强发展后劲。重点做好中涂联、金兰医疗器械、长密汽车制动、聚鑫丰钛新材料等企业扶持培育工作,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企业4户以上。充分对接、利用好秦创原平台、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乾县工作站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年底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投资1000万元,完成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抓链条延伸,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根据园区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现有产业发展规模、优势、发展潜能等因素,加强企业产业协作配套,着力补链、延链、强链,积极培育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链主”企业。每条产业链梳理1家“链主”企业,促进土地、资金、人才、用能等生产要素向“链主”企业集中,积极培育产业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链主”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五是抓综合治理,推动企业安全发展。对企业进行反复的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特别是那些事故风险较高、安全状况不稳定的企业,要聘用专家,认真进行隐患排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做到整改资金、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应急方案“五落实”。重大隐患要列入治理计划,限期进行整改治理,同时加强监测监控,严防发生事故。大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强化工业企业整治,深化重点行业VOCs达标治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度全县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先进单位;2023年度重点项目工作优秀单位;2023年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保障优秀单位;2023年9月13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认定为乾县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