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好服务。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做好“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送单、群众评单”工作;指导镇村所站开展工作;做好志愿者培训、组织引导、权益保障等工作。 | |
住所 | 乾县县委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刘波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贴 | |
举办单位 | 中共乾县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63万元 | 22.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关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共识协力推进工作,工作成效鲜明。(一)积极行动,全力实施实践阵地提档升级工作。完成了对县级实践中心、6个镇(街道)实践所、13个村(社区)实践站、8个实践基地、12个实践点的提档升级工作,实现文明实践五级阵地网络提质增效。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并举办了操作系统培训活动,实现了文明实践矩形网络全覆盖。(二)聚焦志愿队伍培育,吸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一是按照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要求,不断建强“8+N”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设有县级志愿服务总队46支,常态化项目20个,特色项目26个,全县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59支,注册志愿者26000余人。二是制定了引领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激励政策,针对各行各业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返乡人员,出台激励机制,让参与志愿服务的普通群众、社会团体、企业、商家享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星级评定、积分兑换、免费保险、优惠公共服务等礼遇。三是对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进行评选表彰。四是指导全县各支志愿服务队伍,下沉村组(社区)持续开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科技服务、健康义诊、文艺服务、文明乡风、农业服务、教育服务、关爱儿童、文明交通、健身服务、慰问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在解读各项理论政策的同时,丰富了群众生活,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对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聚焦宣传思想文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声沁润人心。依托乾县发布、乾县宣传、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和中省市各级媒体矩阵,广泛开展宣传。撰写的报道在学习强国、精神文明报等媒体平台发布10余篇,在陕西文明网、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等媒体平台发表报道40余篇,在咸阳日报、咸阳文明网、咸阳广播等市级媒体平台发表报道60余篇,在县级媒体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明实践信息56期,共400余篇。二、取得成效。一是以理论宣讲为主线,探索出了“影乾一刻钟”宣讲、“文艺直通车”“非遗传承流动课堂”“乡土学堂”“爷爷奶奶红色学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采用“宣讲+文艺”“宣讲+服务”“线上+线下”的互动式、体验式文明实践宣讲活动,推动示范宣讲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入心入脑,有声有色。全年发布宣讲视频100多个,组织文明实践“星火”宣讲团开展流动式宣讲150余场次,组织文艺小分队开展文化走基层志愿服务500余场次,举办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50余场次,使创新理论在基层群众中入心入脑。二是全面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十百千万”示范宣讲工程。打造了阳洪镇、王村镇、临平镇、阳峪镇4条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示范线路。三是获得多项殊荣。在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中,乾县王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入选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乾县人文历史博物馆入选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创设的《与爱“乾”行》公益广告经荣获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意公益广告;乾县新时代文明使实践工作站获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打造的影“乾”一刻钟文明实践品牌先后在陕西文明网和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宣传报道。三、存在问题。一是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不高。一方面,工作队伍来源比较单一,目前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机关和村干部兼职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多,由于日常工作比较繁忙,长期、批量派干部下村开展活动不现实;另一刚面,基层善于贴近群众宣讲理论政策的“名嘴”很少,热心公共文化事业的文艺积极分子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供需不够精准,能可持续开展的地域品牌项目较少。四、整改措施。一是增强群众知晓率,提升群众活动参与率。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乡贤作用,导入多元化社会资源,发挥综合效力,引导和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来。二是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度,加快活动品牌项目打造。加大基层群众需求调研,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点单”“派单”作用,对标群众需求,增强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便利性,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从而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形成县域有品牌,乡域有队伍,村域有特色的格局。五、下一步打算。乾县将聚焦聚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做优做靓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按照“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队一旗帜”的原则,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动态,结合地域特色,精心策划贴近百姓生活的志愿服务项目,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二是全面做优做深文明实践“五单模式”。围绕“五项工作”任务,广泛推广“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志愿者送单、社会评单”的“五单”模式。三是继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多向延伸。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由农村向城镇(社区)和社会养老机构的延伸,在有条件的社区打造文明实践驿站,组织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更多老人们享受到文明实践的温情。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