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宁强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42
单位名称 宁强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执法保障。业务范围: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地下水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执法,生态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检查,生态环境信访举报接待,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现场调查。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羌州北路
法定代表人 李世康
开办资金 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宁强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万元 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10月11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和举办单位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成温荣变更为李世康,举办单位由原宁强县环境保护局变更为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宁强分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排污许可证后执法监管。集中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执法行动,采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执法”新监管模式,对全县排污许可重点、简化、登记管理单位进行了检查。现场检查时,按照“清单式”执法检查要求对照排污许可证重点就排污单位持证情况、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环境管理台账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结合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通过查看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等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等方式开展非现场监管检查,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为现场执法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二)加强尾矿库监管。汛期开展尾矿库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联合应急管理局、属地镇办,对全县14座尾矿库环保审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污染防治设施、环境风险评估、环评及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及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对尾矿库废水进行全面监测。按照“一库一档”原则,进一步核实完善了尾矿库环境监管档案资料,建立尾矿库电子档案,实行动态跟踪式管理。结合近年来尾矿库企业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辖区尾矿库企业当前问题现状,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施策,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治时限和要求,跟踪督办,整改到位。(三)组织开展秦巴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按照《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突出问题整治“回头看”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全县秦巴生态保护集中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联合自然资源、林业、水利、住建、应急管理等多部门组建执法检查组,对18个镇办开展2轮拉网式集中排查整治,对近年以来省市秦巴联合执法检查反馈问题、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环保问题、省市秦岭办暗访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坚持属地自查、行业自查、联合检查、巡回督查的方式,确保辖区内环境问题得到集中有效整治,严防“反弹回潮”。扎实开展“五乱”问题排查整治,对全县秦巴区域“五乱”问题进行自查摸排,制定了问题清单台账,督促指导企业做好环境问题整治,确保整改到位。(四)有序推进汉江、嘉陵江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制定了《宁强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实施方案》《宁强县汉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汉江、嘉陵江流域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范围及目标,组织相关部门、大安镇召开专题推进会,收集水利、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涉水排放信息和资料,采取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巡航监测等措施,对汉江宁强段干流及岸线以外2公里范围内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五)稳步推进硫铁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规范处置严管控。结合矿山企业实际,针对性落实管控措施,指导代家坝镇政府安排专人对巩家河硫铁矿废水处理站进行管理维护,对矿洞涌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加强燕子砭镇刘家坪铜矿坑涌废水日常监管,目前坑涌废水处理车间持续正常运行,坑涌废水经絮凝沉淀,板框压滤处理,废渣统一收集处置,废水监测达标后排放。二是积极争取强治理。配合陕西地矿集团对巩家河硫铁矿开展勘察,4月底完成了酸性废水综合治理工程勘查工作,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已申报进入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库和重大项目库。督促汉中锌业铜矿刘家坪铜矿编制了酸性废水治理方案和项目可研方案,积极按照分步治理的策略开展整治。今年12月,就该企业酸性废水治理进度缓慢问题,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六)做好辐射与危废管理工作。印发《宁强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采用单位自查、现场核查的方式多次组织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我县9家Ⅲ类射线装置使用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积极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自查及危险废物排查整治工作,对我县42家产废单位进行规范化考核,督促企业落实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及台账记录,更新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电子联单转移制度,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指导帮扶企业开展年度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及管理计划填报备案工作,42家产废单位均完成系统申报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669人(次),开展了秦巴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检查、畜禽养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287家(次)。定期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工作,检查“双随机”企业60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9件,罚款总额15万元,下发责改42份。受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9起,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100%。汉江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已按照年度目标,完成排污口排查任务153个,整治任务8个。指导代家坝镇政府安排专人对巩家河硫铁矿废水处理站进行管理维护,对矿洞涌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危化品运输环境安全风险隐患较大。108国道危化品车辆多,因交通事故或危化品渗漏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危化品运输车辆管控难度较大,跨界跨流域环境污染隐患依然存在。二是尾矿库环境风险高。全县14座尾矿库建库时间早、运行时间长,尾矿库均位于汉江、嘉陵江流域,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环境风险管控等级低。2.改进措施:强化环境风险管控。紧紧围绕涉铊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危险废物企业、尾矿库、垃圾填埋场、历史污染遗留问题较多的矿山企业等高风险行业,积极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开展综合研判,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及时消除环境问题隐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做好执法监管。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依法治污”总要求,围绕尾矿库、金属矿山等重点行业企业,坚持“双随机”抽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污染源日常监管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对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依法查处,督促企业整改到位2.积极推进环境问题整治。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深入开展秦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秦巴联合执法检查为抓手,严格推进省、市反馈秦巴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乱排乱放”排查整治,加大硫铁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3.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紧盯涉重金属企业、尾矿库、危险化学品仓储生产使用销售企业,以及石油库、加油站等重点环境风险源,加大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保障全县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