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外资扶贫项目服务中心

陇县外资扶贫项目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40
单位名称 陇县外资扶贫项目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扶贫开发外资项目的编制、论证、立项、审报和世界银行贷款资金的争取落实,项目区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与省外资管理中心的报帐结算,项目贷款的到期回收和归还。
住所 陇县城关镇东大街75号
法定代表人 高鹏
开办资金 4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31万元 42.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县乡村振兴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项目建设执行情况:我县农村发展项目中调总目标(直接费用)为9402.11万元,其中世行资金5337.13万元,配套资金4064.98万元。截止今年年底,所有项目均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9669.05万元、占项目计划总投资的102.8%,其中,世行资金5675.78万元、完成率106.3%,国内配套资金3993.27万元、完成率98.24%;累计提款报账11次、资金5675.78万元,提款报账完成率100%。(二)分项目实施情况:我县农村发展项目涉及4个分项目。1.合作社和价值链发展分项目。项目批复了6家合作社提交的《投资计划书》和2家价值链延伸企业,项目计划投资7420.03万元(其中,世行资金,3442.58万元,配套资金3977.45万元),截止年底,完成投资7813.15万元,其中世行资金完成3883.85万元,完成率112.82%。8个建设单位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其中,6家合作社承担的世行项目涉及东风、八渡、东南、天成4个镇13个村,累计带动社员1333户,其中脱贫户637户。清泉辣椒专业合作社投资917.99万元,该合作社通过项目为社员提供了标准化辣椒种植,实现了辣椒产业规模化种植、技术推广、品种改良、产品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有效增加社员收入。普裕农牧专业合作社投资1622.73万元,合作社通过项目实施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化栽培、工业化管理、信息化提升等技术,大力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多渠道增收。丰田蜂业合作社投资312.67万元,合作社今年通过推动单一蜜蜂生产向中蜂保护、良种繁殖、产品开发等方向转变,基本形成绿色食品、康养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元化产业体系,有效提升产业发展。陇县金脑袋核桃专业合作社投资265.06万元,合作社依托项目扶持的机械,拓展了农机服务,有效降低了合作社和果农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陇县海东旺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311.18万元,合作社通过项目优化奶山羊种群结构,推行标准化养殖,开展社员技术培训,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奶山羊产业。宝鸡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合作社投资310.20万元,合作社依托项目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承接土地深耕作业等业务增值,推动社员开展绿色生产。其中,两户企业的价值链延伸行动项目带动一家联合社、四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发展,惠及城关、东风、八渡、东南、固关、天成等六镇2128户合作社社员,其中脱贫户716户。陇县生源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030.07万元,该公司为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统一供应农资、改造基础设施、推广优良品种、提供农产品统一收购、储藏、销售平台。宝鸡海川物流有限公司总投资2043.25万元,今年该公司与三家合作社达成收购意向,通过香菇、羊肚菌收购、加工、销售等方式,带动合作社提产增收。2.经济基础设施与服务支持分项目。项目计划投资1520.37万元(其中世行资金1432.84万元,配套87.53万元)。现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主要建设砂石路、餐饮广场、生产桥等基础设施,有力支持项目区现代农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带动铁源项目区及周边村组群众就业增收。3.技术援助与能力建设支持分项目。项目投资281.2万元,今年各项目单位围绕各自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社员开展培训18场次,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12场次,有效的提升了项目单位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运营能力。4.项目管理、监测与评估分项目。项目投资105.76万元,主要用于日常管理、考察学习、评估验收等方面。(三)培训指导和能力提升:今年以来,县办高度重视项目培训工作,通过梳理项目培训资金、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等方式积极推进培训工作开展。一是在年初,由各合作社根据各自产业类型和需求开展了相关技能培训,例如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合作社所有社员聘请专家现场学习了中蜂养殖、蜂蜜加工等先进经验;海东旺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社员代表聘请高级兽医师,在现场对奶山羊养殖知识进行业务培训;美丽乡村专业合作积极组织本社社员前往宝鸡市智慧农业示范推广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辣椒种植、西瓜种植、红薯万斤栽培等技能培训。通过合作社积极举办相关培训,激发了社员的热情和参与度,同时也提升了合作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社员的综合能力,为合作社下一步更好的生产运营奠定了基础。二是县办紧盯各合作社规范运营管理、销售等培训工作,年初对全县项目扶持的各项目合作社及相关企业进行了全面走访调研,收集汇总各项目单位存在的问题,同时征集培训需求,根据存在问题和培训需求,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永强教授联系,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第一季度,县办先后两次组织各项目单位管理人员和社员代表,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名教授围绕合作社法、合作社管理制度、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管理,农产品营销及合作社财务管理等方面开展两期培训,累计参加培训400人次。通过组织相关培训,极大的提升了合作社管理层、业务人员、社员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合作社的正规运营发展。按照培训计划,上半年分别针对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规范管理、电商销售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已完成三次外出考察学习,由合作社带领各家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走出去”,把先进理念“带回来”,促升良好规范运营,提升业绩,进一步发挥项目效益,保障项目区群众特别是合作社社员权益,为乡村振兴事业舔砖加瓦。(四)提款报账情况:今年以来,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完成了所有完成采购活动的报账工作,累计提款报账11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外资扶贫项目支持修建的公益性生产设施,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显著改变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状况,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为项目区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开辟了致富门路,增强了经济收入,有效的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项目区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广大农村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社会地位。(二)经济效益。外资扶贫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对项目区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各种资源的综合投入,本项目根据各项目点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以及农户需求状况,发展合适的产业,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项目区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户均年增收5000元,人均年增收1000元,效益非常显著,逐步实现了项目区贫困户脱贫。通过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双价值链,既增强了周边群众的幸福指数又实现了项目区群众增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大提高关山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外出考察和培训,未能按预期的时间节点进行考察培训。2.项目单位管理人员项目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3.合作社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对项目理念理解有偏差。(二)改进措施:1.按照制定的目标,一是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节点,责任具体到人,确保按期完成各项任务;二是抓好合作社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营管理水平。三是举办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各项目合作社督导检查力度,督促所有已建成完工项目投入正常运营,确保所有项目合作社均实现盈利分红。2.强化县外资中心工作力量,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确保打造一支过硬的外资项目执行队伍。3.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工作人员对世行贷款项目的认识,作为贫困县,项目来之不易,更要倍感珍惜,建成一批为群众服务的好项目。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严格管理、紧盯规范运营,确保实现项目目标。合作社规范运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条件,继续围绕合作社的规范运营,把世行项目的经营理念贯穿到合作社的经营活动中来。(二)转作风增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始终坚持求实效、干实事,锲而不舍推进作风转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始终把示范带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紧扣特色产业、联农带农、融合发展等重点,通过农户合作、抱团发展,提高产业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培养一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利益共享、顺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农民。(四)以专家意见为指导,全面对标对表,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再接再厉,狠抓能力建设,确保世行项目取得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