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第二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中学阶段教育,促进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安康市江北周家台 | |
法定代表人 | 朱平 | |
开办资金 | 113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083.13万元 | 12134.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校在安康市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学校管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大力开展教育家精神和师德师风宣讲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清廉学校文化,培育干部“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坚持教代会制度,推进学校坚持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管理。坚持实行师德师风考核制度,严格教职工考勤管理,实施年度量化考核,优化增核绩效考核,规范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晋升考核,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应用,激励教职工创先争优。加强领导干部统筹谋划能力建设,突出对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培养,让年富力强的中层干部兼任各年级部主要管理人员,提升了管理效能。落实教职工关怀机制,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活力。(二)抓特色内涵,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深入开展“大家访”活动,大力实施陪伴教育,细致做好住校生管理、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对特殊学生信息的摸排并建立台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及女生青春期教育;组织全校学生赴延安研学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高一新生军训及牛蹄岭远足拉练,举办班级文化及课桌舞竞赛、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全年资助学生758人,落实资金68.075万元。牵头编撰《安康市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欣赏校本课程》,开展第十三届秋季运动会,实行秋冬季大课间跑操活动,在汉江大剧院成功举办元旦文艺汇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三)抓双力驱动,促进师生发展进步。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注重实验教学,为学生学习赋能。5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干部”,7名同学获得陕西省“红领巾奖章”,4名学生被评为“安康市优秀少先队员”,130余名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增强教师发展生长力,制定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青蓝工程”,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教师学习培训达530人次,开发5大类共43门校本课程;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养2名省级教学能手、4名市级教学能手、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3名学科德育骨干,12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各项学科奖励,4名教师应《教师报》约稿整版刊登我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体会文章。(四)抓环境育人,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定期发布安全信息提示提醒,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全年未发生责任安全事故。1名教师获得安康市教体系统网络安全先进个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文宣部荣获“2023年安康市校园好网民”称号。强化生活服务保障,将中轴路改造成为桂花飘香的书香大道,翻修操场看台,将废弃旧高中楼改造为办公楼,为学生宿舍和教师办公室安装200多台空调,改善学生住宿和教师办公环境;不断提升学校餐厅服务品质,加强饮用水质量监管,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集中投放垃圾并规范处置,全面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创文文明实践,制作宣传展板75个,开展文明志愿服务进社区“双报到”活动60余人次、垃圾分类教育活动20余场次、“小小宣讲员”宣讲活动5000余人次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在校学生2511人,共53个教学班,其中高中学生1897人,40个教学班;初中614人,13个教学班;中考上线率比去年增加23.64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上线率比去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秋季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为汉滨区和城区14所高中涨幅最高的学校;牵头编撰《安康市中小学幼儿园音乐欣赏校本课程》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结题5项省市级课题、立项19项省市级课题,多名教师荣获“陕西省特级教师”“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安康市师德标兵”“安康市优秀教师”“市直教育系统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26名教师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评赛活动中获奖,11名师生作品入编《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丛书》;艺体特色不断彰显,成功通过省级艺术示范学校评估复验。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难题;二是教学质量还有待提升;三是学校6个篮球场亟待改造。(二)改进措施:一是对照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对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合力攻坚,争取2025年接受市级初验。以创建工作为牵引,同步推进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宣传,树立学习形象,提升办学口碑;二是持续推动“3567”学习共同体和“1653”德育共同体建设,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从招生政策、师资、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多渠道争取资金,在暑假期间完成6个篮球场改造工程。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班风学风建设和课堂教学管理,夯实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三是大力实施陪伴教育,细致做好住校生管理、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四是加强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笃定前行,奋力推动学校向省级示范高中迈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