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绥德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30
单位名称 绥德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就业创业服务、失业保险经办、大中专毕业生档案及党团关系转接、标准化创业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指导、就业援助、就业推荐、职业介绍等相关工作。
住所 绥德县名州镇永乐大道西段
法定代表人 叶辽原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19万元 168.94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度工作完成情况(一)“稳”字当头,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截至12月19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78人,完成目标人数的103%;失业人员再就业953人,完成目标人数的105.89%;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44人,完成目标人数的101.92%;个人通过秦云就业申请办理失业登记1195人,就业登记1221人;全年共申请就业困难人员638人,通过信息核查384名困难人员通过认定;全年对失业的困难人员提供岗位推荐688次,职业指导384次,通过提供各类服务,共344名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全县脱贫人口转移就业25726人,其中监测户转移就业675人,易地搬迁人口转移就业1802人就业率达81.54%。(二)“准”字着力,优化全县就业环境2023年共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共13场(线上招聘会5场,线下招聘会8场),对接200个县内外企业满足其用工需求,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950个,招聘人数5500人,达成就业意向512人,通过招聘会累计实现就业196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8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三)“细”字发力,细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1.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现存档案21803份。2023年累计接收档案639份,邮寄档案2118份,累计转出档案837份,为档案托管人员开具各类证明110次,提供政审考察66次;现存流动党员档案102份,其中预备党员1人。对在我中心托管的2019年—2022年4个年度的4122份档案数字化信息化整理,包含装订、扫描、数据挂接及84项档案内容的录入等。2.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通过系统登记共1207人,其中离校未就业933人,应征入伍、出国、升学共40人。对离校未就业人员实施“1131”全覆盖服务,862人实现了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39%。3.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审核认定了7个见习单位,开发了195个见习岗位,分三个批次安排了130名见习人员上岗见习,拨付见习资金117.24万元。及时启动高校毕业生到政府单位见习工作,推荐30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四)“精”字为要,深化创新创业工作1.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累计开展脱贫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3期434名。组织43名旅游管理与服务从业人员赴扬州开展技能服务提升培训,组织223名高校毕业生和初创业人员参加苏陕劳务协作创业培训班;组织16名脱贫劳动力赴扬州市就业岗前培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2.积极推进“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为绥德县裴家峁返乡创业园区授牌,要求其积极发挥返乡创业园区职能,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20名青年创业者召开绥德县2023年青年创业交流座谈会。3.一次性创业补贴工作。为83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金额为415000元。(五)“保”字依托,兜牢社保民生底线1.单位征缴情况。目前累计参保单位86个,参保职工2136人,征缴金额1632163.49元,2023年新增参保企业14个,新增参保人数291人。2.待遇申领情况。截至目前申领失业金人员共37人512450元,其中3人申领代缴医疗保险费;申领失业补助金人员共1人7992元。申领技能补贴人员共126人126500元。申请稳岗返还的企业共33个858人473080.04元,均为中小微企业。3.宣传、稽核情况。对全县劳务派遣单位享受稳岗返还共2户40人共7516.58元进行了稽核,对2015年以来申领稳岗返还资金的36家企业进行了稽核相关资金均按规定要求使用;;对2020年以来参保缴费1至3个月后领取失业补助金疑点数据及自查疑点数据进行全面核查,共核查数据29条,未发现短期参保欺诈骗保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累计宣传联络100多家企业,召开政策宣传会2次,有意向参保27家企业,促进了新单位的参保。(六)“严”字把关,狠抓就业帮扶及巩衔工作1.社区工厂及就业帮扶基地就业情况。利用现有9个社区工厂和7个就业帮扶基地,累计带动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179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23人。兑付社区工厂房租水电补贴40.2万元和一次性岗位补贴4.2万元;兑付就业帮扶基地一次性就业奖补3.4万元。2.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期,创业培训4期,累计参训学员共243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75人),实现就业60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3人),扩大了技能培训规模,提升了课程和培训质量,让无业者有业可就、有业者技能提升、从业者收入增加。3.公益性岗位安置情况。全县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168个,其中人社部门开发816个,林业部门开发360个,镇村开发992个。4.“雨露计划+”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摸清雨露计划应届、往届毕业生未就业情况底数23人,并及时掌握其就业需求。通过招考计划申报、岗位推荐、技能提升培训等就业措施。实现就业6人,入伍升学9人,实习1人,未就业4人,无就业意愿3人。5.返乡回流人员就业帮扶情况。回流脱贫劳动力78人,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帮扶车间吸纳、灵活就业发展、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帮扶42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0人处于对接摸排阶段,其余16人由于天气原因暂无就业意愿。6.重点人群就业状态分类实施动态监测情况。与县乡村振兴局共开展衔接协调20多次,务工信息数据比对、预警信息筛查、业务沟通交流。二、2023年度特色亮点工作(一)优化“零工市场”职能助力多渠道灵活就业2023年,绥德县把“打造四个零工市场,促进就业信息双向对接,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作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后经多次讨论、精心策划、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在交通便利、人员求职集中的名州镇、四十里铺镇、义合镇、崔家湾镇建立四个区域“零工市场”,在其余乡镇设立12个就业服务站,形成“1+4+12”的多层次、多元化就业服务格局,释放“问政策、找工作、要培训、保权益”四项职能,推动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推荐岗位238期,参与企业共计500余家,提供岗位多达7860余个,成功就业355人。(二)“保姆式服务”让稳岗就业有温度同邗江区人社局共同打造,以采集优质岗位信息、组织开展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以及为转移就业人员提供全链条服务的“就业服务站”,使转移就业人员顺利到岗稳定就业,致力于全面提升绥邗劳务协作水平。实现省内就近就业239人(其中脱贫人口167人),其他地区就业2人(全部脱贫人口),协作地区就业17人(全部脱贫人口)。(三)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申领社保补贴工作2020年全县共有45人申领社保补贴,发放233548元;2021年共有358人和一个单位2人申领社保补贴,累计发放1664426.88元;2022年共有552人申领补贴,发放234.3258万元。3年累计955人和1个单位的2人申领社保补贴,共发放424.14万元。2023年共收取资料573份,目前已完成初步信息核查,即将对其进行实地摸排走访。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结构安排还应多方位、深层次划分,现存在干部相对较少而协管员较多的情况,许多重要岗位缺乏专职人员。二是业务工作方面还应形成组合、整合办,要进一步理顺相关业务、工作关系,单位之间要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办。三是大部分企业对失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积极性不高,失业保险宣传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锚定充分就业,办好民生福祉“头等事”。一是落实稳就业工作。二是深化邗绥劳务协作。三是全面完善零工市场工作。四是充分利用绥德县人力资源市场,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全县就业水平。五是积极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六是进一步做好失业登记年检管理工作。(二)紧抓创业工作重点,助推园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创业中心及就业帮扶基地建设,提升创业培训资源配置,指导扶持创业实体成长,优化全县创业环境;二是积极落实补贴政策。开展重点群体就业援助,鼓励全县企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强化稳岗就业补贴政策落地,规范就业扶持资金拨付;三是建立健全绥德县创业导师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创业就业需求,以独立身份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创业帮扶的各类创业指导专家;四是持续深入做好“人社工作进园区”工作做好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工作,积极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及其在孵企业和员工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创业培训指导、创业大赛指导、招工用工服务、政策宣讲解读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三)紧盯失业保险工作,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一是继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对失业保险经办的各项业务、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的监督,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二是基金财务采取每月月初及时核算失业保险基金上月收入,同征缴业务经办人员核对无误之后填写记账凭证并登记明细账,然后同税务局对账,做好余额调节表和收入明细表,盖章扫描发给市失业保险会计,及时开展对账工作,仔细核对数据,保证数据准确;三是进一步做好全年失业保险征缴工作;四是继续加强失业保险稽核工作。(四)着力就业帮扶,吹响乡村振兴“攻坚号”一是聚焦平台搭建,提升就业带动能力。通过“零工市场”和“人社工作进园区和镇村(社区)”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运用“线上直播带岗”“线下招聘会”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落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带动本地脱贫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二是聚焦培训赋能,提升就业竞争水平;三是聚焦岗位开发,提升就业承载能力;四是聚焦后续帮扶,提升就业创业信心。积极延伸人社就业服务触角,在800人以上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朝阳路社区设立零工市场,在全县10个社区开设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