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山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29
单位名称 山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辖区内妇女儿童提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围产保健、助产技术、妇儿常见病防治、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承担妇幼保健、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和计划生育服务业务管理、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住所 山阳县城关街道南大街西段
法定代表人 邓波
开办资金 8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18.86万元 2627.51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0月27日、11月8日分别完成了法定代表人、住所两个事项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我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健局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妇幼健康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不断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妇幼健康项目工作1、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孕产妇签约服务,实行妇产科医师分片包抓工作机制,入户面对面现场指导孕产妇做好孕期保健和产检服务,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服务水平。2023年全县分娩产妇数1326人,活产数1334人,早孕建卡1318人,建卡率99.40%;产后访视1317人,产后访视率98.73%;住院分娩活产数1332人,住院分娩率99.85%;筛查出高危孕产妇505人,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管理率均达到100%;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发生。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严格按照4:2:2:1:1:1体检,全县7岁以下儿童20670人,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20236人,健康管理率达到97.90%;眼保健及视力筛查19977人,筛查率96.65%;3岁以下儿童8938人,系统管理人数为8905人,管理率99.63%。5岁以下儿童死亡2人,死亡率1.5‰;婴儿死亡人数0人,新生儿死亡0人,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破伤风发生。2、认真做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023年共免费发放叶酸9044瓶,应服人数2556人,服用人数2523人,服用率为98.71%;依从人数2518人,依从率为99.80%;增补叶酸知识调查1367人,知晓人数1227人,知晓率为89.76%。3、继续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认真落实《山阳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各助产机构不断完善措施、细化流程、落实责任、强化培训,进一步做好项目工作。2023年孕产妇检测艾滋病人数为1558人,阳性人数0人;梅毒检测1558人,阳性3人;乙肝检测1558人,阳性产妇83人,注射免疫球蛋白84人,同时做好抗体筛查阳性孕产妇与婴儿的追踪随访管理工作。4、努力做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2023年共发放营养包32219盒,应领取营养包为33264人次,领取营养包32219人次,领取率96.86%;有效服用儿童32192人次,有效服用率99.92%。5、积极实施全省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2023年开展免费血清学检查筛查476人,高风险10人,筛查率30.36%;产前超声筛查803人,可疑异常2人,筛查率51.21%;新生儿疾病筛查1532人,筛查率97.15%,疑似苯丙酮尿症5人,疑似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9人,无确诊病例;新生儿听力筛查1436人,筛查率91.06%;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1518人,筛查率96.26%。6、扎实开展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全面开展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积极协调组织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我院深入开展“两癌”筛查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行动,先后对十里铺街道、延坪镇、法官镇、漫川关镇和色河铺等乡镇的适龄妇女提供上门筛查服务,让妇女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家门口的福利,让“两癌”筛查工作的推进更有“温度”,让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2023年共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 6124人,其中TCT复查人数694人,阴道镜复查316人,病理活检115人,确诊宫颈癌2人;妇女乳腺癌筛查 6124人,乳腺x线复查4人,病理检查1人,确诊1人。7、婚前医学检查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项目。2023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目标是3600对,截止11月底完成3615对,完成率100.42%。8、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各助产机构《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工作,严格做到证章分离,专人负责。“三铁三锁”保管,强化监督。2023年全县助产机构共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864份,其中首次签发1823份,换发7份,补发20份,废证5份,统一停用9份。(二)驻村工作建立了2023年工作台账,明确了帮扶工作目标。并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考核、检查办法,实现每项工作有人抓,能够抓出成效,做到“一事一责任人”、“干部到事、责任到人”。并对村四支队伍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做到了底子清、责任明,依托乡村振兴路径,因户制宜,因人施策,认真完成好脱贫成果巩固和秦岭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促进科室发展我院搬迁新址后,陆续增设了内科、外科、急诊科、中医科、预防接种门诊及便民服务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能力,方便了群众就医。(二)推进合作发展1、与山阳县人民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在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检验科等方面全方位合作,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实现双向转诊,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2、邀请山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专家每周来我院坐诊,对我院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加强了技术协作,提高了医务人员诊疗和服务水平,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三)医保支付改革1、搬迁至新址后医院配置全新的信息化系统,开展医保培训,及时传达学习医保新政策,坚决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改革平稳顺利完成。2、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全面推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要求病人或病人家属在清单上签字,并对医保账目实行公示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监督。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病房管理,从入院登记时确认人证相符、住院治疗、出院报销三个环节规范医保服务行为。(四)顺利完成搬迁医院于2023年8月2日顺利搬迁,新院区位于山阳县城南大街西段,医疗、保健用房面积7千余平方米,设置床位100张,一期开放床位70张。设有妇科、产科、儿科、检验科、超声科等科室20余个。拥有进口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阴道镜等医疗设备30余台(件)。(五)信息化建设1、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HIS、LIS、电子病历、PACS系统,实现了就诊“一卡通”、检查图像和报告实时共享、分析、储存,初步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管理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轴线的内部医疗数据管理。2、保障系统运行效率。加强网络维护,保证全院信息系统、医保系统、妇幼信息系统和预防接种管理系统正常运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三、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编制不合理。我院现有职工125人,而编制人数仅75人,编制数和实有人员差距大,由于编制限制,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道窄,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二)人才队伍不合理。一是主要临床科室缺乏学科带头人,人才梯队没有形成;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按照卫技人员占全院职工不少于80%的标准,我院仅为60%。(三)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院于2023年8月2日顺利完成了搬迁,新院区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得到了全面提升,病房内设置了独立的卫生间,建成了标准化的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但基础建设资金缺口高达1200余万元,资金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单位的发展。四、改进措施(一)大力引进人才。利用我县医学类大学生定向招聘,有计划的引进各类医学人才,充实到妇幼保健专业队伍,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母婴安全、儿童健康。(二)加大资金投入。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是非营利性公共卫生单位,突出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因此需增加对妇幼保健的投入,解决设备更新及建设资金。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科室建设,拓展临床、保健及医技科室业务。(二)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后续发展储备力量。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建立引进人才长效机制,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目前在外进修学习人员3人,建议人才引进政策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以妇幼保健项目为抓手,促进保健与临床业务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