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

山阳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28
单位名称 山阳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能源技术,保护农业环境。宣传、推广农村能源技术,组织农村能源项目实施,开展农村能源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农村面源污染调查、检测、监管和处理。
住所 山阳县城关镇中街150号
法定代表人 何福文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8万元 3.25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全面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年初,围绕“六清六治六无”目标,通过深入镇村一线开展明察暗访,达到了找问题,查不足,抓进度,促赶超的目的。通过暗访督察,验收考评,推动“五道一域”秦岭山水乡村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二)、以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外来入侵植物普查有序推进。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技术方案的通知》陕农便函(2022)518号文件要求,对县域所有生境进行了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此次调查共设置了4条踏查路线,设置了27个标准样地,覆盖18个镇办。先后完成了56个踏查点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39种。并将普查的数据和图片信息上传至“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管理系统”。(三)、以整村推进为抓手,巩固农村改厕工成作实效。一是改厕工作扎实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村改厕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对照我县今年改厕目标任务,依照群众意愿,合理规划,按照改厕模式选择精准、改厕质量要求达标,改厕技术适用等基本要求,巡回深入18个镇办,开展现场技术指导,现场培训技术人员500余人以上,完成改厕12785座;其中:整村推进村项目完成5720座。从而保证各镇办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完成。二是严格按照要求逐户逐厕开展验收工作。成立6个验收组,对全县已建成的12785所厕所进行了全面验收,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四)、以落实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采用“深翻耕+优化施肥+秸秆离田”共计试点实施4018亩,严格管控面积98亩。完成国家、省级、市、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农产品质量加密监测点6个,对全部样品进行检测,样品合格率达100%。(五)、以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为重点,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完成了121户农户分散利用和12户养殖企业社会主体集中利用调查,平台录入,综合利用率符合标准。(六)、以安全生产为目标,提升农村能源管理服务水平。对相关16个镇办开展3次巡回检查,抽查户沼100余座,对部分年久老化的易损件进行了更换,保障了用气安全;排查养殖小区沼气池48家,大型沼气检查15场次,签订安全运营管理责任书9份,发现问题1个,已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巡回检查,排查个别问题进行了整改,保障了沼气生产安全。(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干净山阳”创建。按照《“干净山阳”创建活动方案》要求,重点对公路沿线、重点区域、集贸市场、河道沟渠、农户庭院、乡村田野等重点领域环境卫生采取点面结合,实际核查的方式,每周一排名,逐村(社)对照“干净山阳”创建活动领域工作考评表进行验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全面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通过暗访督察,验收考评,推动“五道一域”秦岭山水乡村建设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二)、外来入侵植物普查有序推进。此次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39种。并将普查的数据和图片信息上传至“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管理系统”。(三)、巩固农村改厕工成作实效。巡回深入18个镇办,开展现场技术指导,现场培训技术人员500余人以上,完成改厕12785座;其中:整村推进村项目完成5720座。从而保证各镇办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完成。成立6个验收组,对全县已建成的12785所厕所进行了全面验收,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四)、以落实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采用“深翻耕+优化施肥+秸秆离田”共计试点实施4018亩,严格管控面积98亩。完成国家、省级、市、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农产品质量加密监测点6个,对全部样品进行检测,样品合格率达100%。(五)、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完成了121户农户分散利用和12户养殖企业社会主体集中利用调查,平台录入,综合利用率符合标准。三、存在的问题(一)、项目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单位工作的开展。(二)、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工作开展受限。四、改进措施(一)加强领导,夯实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农业农村能源环保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和年度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农业农村环保与能源工作有序发展。(二)强化管理,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安排技术人员对全县小区养殖沼气全面走访,加强服务管理。二是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沼气安全工作,落实沼气项目村负责人、工程队责任人、项目业主安全责任,每项沼气工程监管人,确保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着力制度管理,规范项目物资发放程序,完善项目实施档案资料管理,确保项目持续有效推进。(三)注重学习。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农业农村环保与能源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深入相关政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活、消费习惯,使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做好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二)、抓好安全生产及沼气工程修复,指导户用沼气适时报废。(三)、做好耕地污染监测防治工作。(四)、配合乡村振兴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