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山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12
单位名称 山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陕南移民搬迁提供保障;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移民搬迁安置项目管理;指导县区移民搬迁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
住所 山阳县政府大楼东二楼
法定代表人 王波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山阳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63万元 15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31日完成了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以抓好“两项收尾”、衔接乡村振兴为主线,扎实做好“十三五”移民搬迁“回头看”、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地灾避险搬迁摸底等重点工作,确保在高质量完成前期工作扫尾、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成果、优化提升移民安置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打造新亮点,为打造“一都四区”示范县、建设“五好山阳”,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山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移民力量。一是聚焦易地搬迁、同步搬迁工作扫尾,开展集中安置项目财务决算审计,清退回收移民搬迁安置点门面房、多征土地,清查整理各类档案资料,做到有始有终。二是科学制定《山阳县2023年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各部门实施后续扶持巩固提升项目22个,总投资21995.07万元,社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三是积极申报2024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解决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住房安全问题。2024年计划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3户722人,投资3045万元。四是用活用好中央衔接资金1730万元,为28个移民搬迁安置点配建“一站式”综合服务设施、公厕、便民充电桩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安置点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五是积极配合,确保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山阳、中央民族大学来山调研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六是代表山阳县作为全市唯一受邀县,做客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在省电视台开播的《乡村振兴谱新篇》系列融媒体访谈“我和我的村庄”节目直播间,宣传推介了我县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了我县易地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是衔接项目稳步推进。一是认真准备2022年度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档案资料,为顺利通过省衔接资金绩效考核奠定基础。二是为高坝店镇裕园小区等安置点实施“一站式”综合服务设施,安装便民充电桩。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补齐了安置点基础设施短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二是社区治理更加完善。科学制定了《山阳县2023年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各部门实施后续扶持巩固提升项目22个,总投资21995.07万元,社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便捷,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宜居宜业”社区环境逐步形成。三是就业创业更有活力。争取2023年苏陕协作资金1.7331亿元,支持产业项目发展,促进产业发挥联农带农效益。新认定社区工厂11家、就业帮扶基地5家,新引进经营主体5家,实施丰阳雨露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10个,进一步提升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容量。四是安全监管更加有力。汲取各地住宅小区火灾教训,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安置小区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切实消除麻痹大意思想,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做好消防器材的配备和日常维护,对损坏或超过质保期的,及时进行了更换,坚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移民安置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落实转移安置措施,确保群众安全。三、存在的问题虽然前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移民搬迁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进度不一。截止目前,有20个项目正在审计。二是因部分后扶项目衔接资金不支持,计划有调整变更,批复较晚,2023年度第二批衔接资金项目进度有欠账。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快补齐2023年度衔接资金项目欠账。落实干部联系包抓项目机制,督促各施工企业充分利用晴好天气,上足人力、物力,加班加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3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移交镇村使用。二是深化易地搬迁“双监测双评定干部代办互认”机制,梳理工作症结,制定细化措施,进一步规范事项办理手续,方便群众办事。三是加强与审计局的对接协调,加强资料报送,充实审计人员,全力以赴加快易地搬迁安置项目决算审计进度,务必于6月底前完成审计任务。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坚持补短强弱,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沟通,推动各部门加快实施2024年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进一步提升易地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便利度,切实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二是加强对接,积极争取省发改委2024年度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补短板项目,确保一批群众亟需解决的民生项目落地。(二)坚持抓好两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一是用足用好“五个扶持办法”,强化招商、激励、奖补等产业就业帮扶措施,确保社区工厂(车间)等经营主体全面正常运转,吸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能力持续稳定。二是持续发挥“三分一站一平台”机制在搬迁群众就业中的引领指导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平台大数据分析能力,加强劳动力供给、需求、培训三个数据库的有效衔接,为搬迁群众提供精准化、人性化就业服务,提升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保障化水平。三是有计划地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将务工困难的弱劳动力搬迁群众予以解决,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坚守底线。四是深化易地搬迁“双监测双评定干部代办互认”机制建设,切实做到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办成事。(三)坚持安全至上,营造稳定发展环境。一是高度重视安置小区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切实消除麻痹大意思想,做好安置小区、社区工厂、帮扶车间的日常消防监管工作,做好消防器材的配备和日常维护,对损坏或超过质保期的要及时进行更换,坚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用心做好群众工作,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为搬迁群众排忧解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和诉求,下大力气做好舆情监测、引导,杜绝非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坚决守住舆情安全底线。三是加强移民安置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日常监测,扎实开展移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落实“危房不住人、人不进危房”的工作要求。(四)坚持人民至上,积极筹备避险搬迁。加强与省市对接,积极争取中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顺利落地山阳。加大宣传力度,同步开展搬迁群众入户走访,逐户向群众讲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签订搬迁协议、旧宅基地腾退协议,鼓励引导搬迁群众实施避险搬迁,跟进旧宅基地腾退政策落实,确保搬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