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山阳县> 山阳县中村镇中心小学

山阳县中村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12
单位名称 山阳县中村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山阳县中村镇上湾村四组
法定代表人 徐建博
开办资金 21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
举办单位 山阳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85.21万元 2261.58万元
网上名称 山阳县中村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1月9日完成了法定代表人的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政治引领,强化党建内涵“新发展”一是制定“党建+学校精细化管理”方案,建立“123456”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美化校园环境,按照“扫干净,摆整齐,一眼净”原则,要求校园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划一,对“转换促”落实不力的校(园),全镇通报,限期整改。三是规范党务,详实记录“三会一课”内容,书记讲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谈心谈话16次。(二)聚焦师德师风,营造廉洁从教“新风尚”1.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和集中整顿领导小组,印发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十个要点》,修订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和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2.强化学习教育。我镇97名在编教师完成师德60学时的学习任务;开展师德专题培训1次,开展教师集中整顿教育活动4次,开展落实山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意见书自查整改活动,开展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年活动。3.严格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师德师风考评方式的改革,将师德师风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评优树模、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4.重视舆情处置。一是夯实“监管制”。二是抓好“问题线索查处机制”三是做好“预警制”(三)聚焦队伍建设,强化铸魂赋能“新动能”一是全镇5人申报参加县局安排的“国培计划”培训,不断提升管理层业务水平。二是积极组织参加校(园)长及中层能力大赛中,11人参加,4人荣获全县三等奖,1人推荐市级比赛并荣获市级三等奖。三是实行了领导全员代课制,并在校内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四)聚焦教育教学,赋予质量核心“新动能”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把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位领导班子和代课教师身上,形成齐抓共管、闭环管理、聚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过程管控。把《山阳县<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细则100条》作为常规管理的重要抓手,组织教师学“常规”、做“常规”、比“常规”,学校查“常规”、评“常规”、奖“常规”,坚持做好后进生帮扶工作,形成坚定不移抓常规、提质量的定力。三是强化教学研究。把周末现场观摩与学校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做实听评课,做细校本研修,常态化开展“同课异构”“名师课堂”等活动。四要强化示范带动。五是强化督查指导。实行镇教育党总支每季度1次、学校每月1次、教研组年级组每周1次的三个一常态化督查,利用《教学实绩登记表》,把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后反思等作为检查重点,把督查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六是强化奖惩兑现。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办法,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表态的要表态,该免职的免职,不打折扣地兑现质量奖惩,充分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五)聚焦五育并举,构建“三全”育人“新范式”1.全面开展社团活动。全镇共开设37个社团,学生参与率100%。2.依托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通过组织大课间、体育赛事、体育社团等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打造阳光校园、活力校园,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学生体魄。(六)聚焦“双减”落实,深化提质增效“新局面”1.加强学校管理。开学初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会议,深刻领悟五项管理及“双减”的目的意义,贯彻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的具体要求。2.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着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5+2”全覆盖、上水平。各学校制定“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全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载体。3.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双减”督导考核机制,把“双减”政策落实纳入常态化督导内容,加大督办、通报、追责问责的力度,推进“双减”宣传工作落地见效。(七)聚焦教育扶贫,提升成果巩固“新业绩”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提高家长和学生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全面掌握重点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易辍学生风险提前干预机制和教师、学生小组帮扶制度,对存在辍学风险的学生提前进行干预,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家访,确保学生不失学辍学。3.开展精准资助。全年累计落实教育资助2324人,11.49万元;雨露计划229人,34.35万元;助学贷款受惠80人,84.87万元;享受慈善助学58人,2.268万元;“西部课桌”受助7人,2240元。4.关心特殊群体。安排送教上门教师5人,对2名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工作。落实每月2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八)聚焦安全管理,建立条块结合“新机制”1.落实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规定,健全完善各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各班主任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责任体系。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做到安全教育“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四落实”(教材、师资、经费和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落实“5530”安全教育提醒和节假日专门教育。安全演练“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演练”活动要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3.做好安全保障。加大对安全器材设备投入,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安全警示标识齐备,安全通道顺畅,提高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防范能力。及时更新灭火器材,增添安保器材,一键报警装置设备正常运行。(九)聚焦服务保障,激发规范办学“新活力”1.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各校落实了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完善食品安全组织机构。2.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学校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二是定期做好后勤人员体检,严格后勤人员准入制度。三是根据食谱要求,合理变换菜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二、取得的社会成效2023年9月,被评为“教育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3月学校足球队荣获山阳县“体彩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女子第一名和男子第三名的好成绩。2023年2月,商洛市“市级文明校园”;商洛市教育局授予我校“商洛市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称号。中心小学五年级总评全县一类第4名、六年级第8名。全镇综合位居第8位。三、存在的问题1.提质量的压力传导不够到位。部分领导、教师抓质量还缺少有效方法,工作滥竽充数,得过且过。2.培优树模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开展了5期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宣传,但未在县级以上主流媒体上发表,宣传稿件质量不高。3.义务段及学前段缺正式教师,临聘教师比例较大,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两个创建”,也影响教育质量。4.部分教师“躺平”思想较重,敬业精神较弱,工作责任心有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持续发力。四、改进措施一是要早谋划,准定位。紧扣县科教局新一年度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规划,拿出过硬措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要求创新,显特色。精准把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创造性,思考积极有效的办法,使工作的推进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形成各学段、各工作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三是要抓落实,强推进。要坚持抢先转早、谋定快干,既定目标和工作举措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提升执行力,强力推动工作落到实处。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我镇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发力点,多谋精准之策、多求落实之效、多聚团结之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奋力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9月,被评为“教育综合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3月学校足球队荣获山阳县“体彩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女子第一名和男子第三名的好成绩。2023年2月,商洛市“市级文明校园”;商洛市教育局授予我校“商洛市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称号。中心小学五年级总评全县一类第4名、六年级第8名。全镇综合位居第8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