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

兴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10
单位名称 兴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保障。残疾人居家托养、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按比例就业年审、技能培训、自主创业、盲人保健按摩资格证书考试的申报等。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南大街新华书店后院
法定代表人 岳旭阳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兴平市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万元 3.9万元
网上名称 兴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兴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2023年度工作总结2023年,在兴平市委、政府的科学领导下,在咸阳市、兴平市残联的工作指导下,兴平市残联服务中心扎实开展残疾人培训服务,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学习政策,不断提升站位兴平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把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关于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业务技能作为经常性工作,每月至少一次在全体人员会议上学习《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汇编》《残疾人就业条例》《陕西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同时,对全市所有残疾人专职委员开展2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学习,深化了“残疾人就业是民生第一要务”的思想认识,强化了勤于公务、自觉为残疾人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的理念宗旨。二、扶持重点人群,推进就业创业为了让更多有就业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得到扶持,我们积极组织有技术技能的26名残疾人参加咸阳市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主动和私人企业联系,寻找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积极促成残疾人签署劳动合同,达成就业意向6人;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对13名具有劳动能力、符合申请条件的残疾人申报自主创业扶持项目,给予每人5000元标准扶持资金;投入资金5万元,分别对3家盲人按摩店进行了就业保障金扶持;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26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落实托养服务资金67万元。此外,新增残疾人就业任务18人,完成系统推送的年度任务。三、因需分类培训,拓展广度深度今年在残疾人就业培训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到一些残疾人需求,并花费大力气、投入大资金,力求在短时间内使参与培训的残疾人掌握好一门技术。先后投入培训经费27.14万元,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共5期289人次,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夯实残疾人创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认真总结培训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优化了通过培训促就业的长效机制。四、扎实开展残保金年审,助推残疾人再就业进一步加强和税务部门的对接联系,细化工作职责,明细工作流程,确保应审尽审、应收尽收。截至目前,共审查兴平市各类大、中、小型企业约103家。五、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全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共计299万元。此外,我们还开展助残日集中宣传1次,送政策进企业20余户次,接待政策法规咨询约150人次,制作宣传横幅6条、印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使辖区企业单位进一步了解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现在辖区企业单位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认识明显提升,克服困难落实就业政策的主动性有较大提升。六、存在问题1.和日益增长的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相比,投入到残疾人就业方面的资金仍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残疾人就业创业。2.由于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不足,导致残疾人就业率低下。3.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力度仍需强化提升。七、整改措施我们将积极汇报协调,力争在资金投入、宣传服务、扶持措施上加大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宣传措施,打造多层次立体宣传格局,努力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八、2024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2024年,我们将紧扣按照“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培育亮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再丰富,在培训广度上再拓展,在培训规模上再扩大,在培训保障上再优化;计划培训残疾人200人次以上,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新增残疾人就业8人以上。加大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力度,进一步营造扶持助残的舆论环境,多措并举强化残疾人就业力争使更多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顺利实现就业。(二)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更多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三)进一步做好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盲人保健按摩资格证书考试的申报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