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果树技术服务站

乾县果树技术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4-03-27 15:05
单位名称 乾县果树技术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果树基地的规划及实施工作。搞好果树栽培、管理中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工作;以及和果农签订技术承包合同。
住所 乾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法定代表人 吴晓政
开办资金 22.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21万元 15.69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果树技术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3年9月份进行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为果业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技术保障。2023年年初,我站开展了高素质农民培训初级班50人和中级班50人的培训任务,完成集中理论授课40学时、实践操作128学时、线上教育培训40学时,同时在3月份组织学员赴宝鸡凤翔、西农千阳试验站外出拓展交流学习,培训涉及全县东西南北16个乡镇的果农,培训内容设有:果树新品种介绍、果树病虫害防治、果树四季修剪技术、土壤水肥管理、果园省力化栽培技术、果园生草、果园覆膜、灌溉和肥水一体化技术操作规程等,公共课涉置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在今年10月份开始,配合市农广校完成100人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及种养加能手实践技能中级班培训,设置课程有抖音思维强训、剪辑案例实践分析、直播指导、变现运营、创乡村振兴大业作高素质农民、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等,招录学员分布我县8个乡镇,此项目正在实施中。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果农对科学栽培技术的掌握,使全县的果园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亩均效益有力显著提升,全县平均亩产效益增加一千多元,为我县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推广增加果业发展动力。2023年分别开展了苹果建园、新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施肥、花果管理、修剪等技术培训,同时按生长季节的需要进行专场实地培训,指导培训人数达到5000左右万人次,培训场次100多次,通过手把手、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提高了作务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的炭疽叶枯病、套袋果实红点病、秦脆裂果病、苦痘病、花脸病、苹果腐烂病、葡萄裂果病的发生所造成的的危害,减少了果农经济损失,为果业的稳定发展和提质增效提供了保证。春季是果树修剪的黄金时期,我站邀请果树专家开展果树冬季整形修剪培训指导,分别在阳峪、注泔、临平、梁山、峰阳等镇开展果树修剪大培训,培训次数达到20场次,培训人数2000人左右,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我站组建专业修剪技术队伍开展新品种、新树形整形修剪示范,在秦丰双矮苹果园区开展古优特树形和高接换优后“Y”字形树形培养,在绿港园区和秦塬瑞香红合作社开展秦脆苹果和瑞香红苹果整形修剪示范,使果树做务新技术在果区。今年上半年我站抓住果园春季管理的关键环节,成立两个工作小组,对有果业生产需求的村子进行轮回果园春季管理指导培训,对春季修剪、拉直、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高接换优技术大力宣传及相关技术培训,培训次数10场次,培训人数1000人左右。为新技术的普及暨果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解决了群众的技术瓶颈,为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站认真开展果树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果业要发展,科技是保障。果树技术服务站在苹果生长周期内开展各种不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工作。1、为了提高果业生产效益,更大发挥果业生产的支柱作用,做到适地适树,科学规划了品种栽植布局。结合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了优良区域划分,北部高海拔优生区栽植中晚熟苹果品种:瑞香红、富士苹果、烟富六号、礼富、响富、烟富三号、长富二号、福布拉斯、阿珍富士、巴克艾、玖月奇迹等,中熟苹果品种:秦阳、信农红、魔笛苹果、烟嘎三号、蜜脆、弘乾富士等,中南部宜栽成熟早易着色的早中熟苹果品种:鲁丽、红思尼可、金世纪、华硕、华瑞、秋红嘎拉、凉香等,这样就保证了地方特色果品生产的突出优势,产业效益的提高打下根基。2、进行化学疏花疏果试验示范,化学疏花疏果技术在国外苹果生产上已成为一项常规措施,被大面积应用,其特点是节省劳力、节省时间、成本低,速度快,适宜大面积集约化生产,根据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急需解决苹果大面积集约化栽培中人工费用偏高的问题,2023年分别在绿港、宏霖、秦丰、翼丰苹果基地各进行了20亩的连续试验示范,化学疏除效果达到了可疏除的75%,节省人工费每亩600元左右,效果特别显著,从明年起准备在农户生产中推广。3、新品种引进及示范园建设,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品种引进到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苹果上引进了鲁丽、爱妃、红思尼可、瑞香红、瑞雪、秦脆、土岐等优良品种。梨品种引进了秋月梨,红香酥梨、鸭梨。猕猴桃引进了徐香、翠香、脐红。葡萄引进了阳光玫瑰、蓝宝石、美人指等。为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通过新品种示范园建设来带动周边果农对新品种的认可,推动品种更新的步伐。实现了以科技为先导,以特色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今年先后建设了以秦脆为主的100亩苹果绿港示范园、宏霖30亩红思尼可示范园、秦丰7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园、上旦村秋月梨100亩果老果园高接换优示范园、漠西贾赵20亩徐香猕猴桃示范园、翼丰30亩瑞香红、爱妃苹果示范园。4、开展了秦脆苹果生理性缺钙试验工作,秦脆苹果幼树结果黑点多,贮藏期肉质变褐,这种生理缺陷,我站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通过栽培技术、水肥调整措施,特殊手段处理等技术,在乾丰、福林、绿港、强盛果业基地各进形10亩的试验,经过连续试验对照分析,今年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管理方案和重点技术措施,使秦脆苹果的缺钙所引起的苦痘病、痘斑病、裂果病、水心病得到控制。今年绿港100亩秦脆的表现良好,商品果率达到85%以上,为我县特色果品“秦脆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基础。5、开展了苹果矮化中间砧的栽培试验,为了使果树产业发展得到更优更快的发展,我们在苹果砧木栽培选择上进行了试验。针对全县旱塬注泔、梁山、阳峪的老品种,老果园更新面积大的现状,就抗虫茬砧木的选育进行了试验。利用青砧1号、半矮化自根砧、中间砧,Y-1矮化砧,SH3、SH6、SH38分别进行了栽培对比试验,注泔试验面积30亩,阳峪试验面积50亩,梁山试验面积50亩。通过试验数据分析青砧1号自根砧优于Y-1和SH3、SH6、SH38矮砧,青砧1号自根砧优于中间砧的抗重茬表现。青砧1号自根砧重茬地建园两年可成形,三年可达到初结果,亩产量可达到2000斤左右,为我县的老果园改造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6、与西农大植保学院合作进行苹果腐烂病的防治试验,我县老果区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较为普遍,各别园区因此病造成毁园。10年以上的果园有病株的园子占60%以上,极大的制约了果业的发展和增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西农植保学院的人才科技支援,连续四年2019-2022年在我县临平、大墙、梁山、阳峪、注泔20个试验点进行了果树腐烂病防治试验,经过试和对比数据分析,逐年对防治方案进行完善,到目前为止腐烂病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将腐烂病的发生率由原来的5%左右,降到3%,因病毁园的现象极少发生,在防治技术的推广上采用田间巡回指导,分区分片培训,培训50多场次,印发腐烂病防治宣传单2万多份,举行电视专题讲座3次,提高了广大果农对腐烂病危害的认识,掌握了防控的技术规程,为老果园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今后进行加强。一是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力度小,速度慢;二是根据我县果业生产实际情况,技术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待于提高。四、整改措施。统一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目标,使人人在工作中负重、担责、把学习成效体现在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上,达到促进果业稳步发展;针对本单位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一方面加大个人岗位责任管理,增强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市县的项目支持资金,调动高素质农民技术队伍,为全县的果业技术服务增添力量,确保工作效率;积极与各大院校和临县区的专家教授的互通联系,技术交。计划进行全园3-5场次的大型技术培训。学时解决影响果业发展的障碍,使果业生产显现高效低保;继续开展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引进抗重茬砧木优良品种、无袋苹果栽培)等工作,为全县果园的提质增效务实技术根基;通过个人包抓示范园的技术服务模式,全面带动全县的果业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使果业生产在稳步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快,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好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丰富果品品种结构;在果品提质增效方面下足功夫,使商品果率大幅提升,切实提高果农收入。落实技术干部包抓示范园的试验示范工作,带动果业高质量发展。我站将要求每名干部包抓一个示范园,进一步提高技术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及时掌握生产一线的基本情况,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解决,避免生产中带来的巨大损失。3、抓好技术培训与指导。继续加大对各类果树作务技术及新技术应用推广培训与指导力度。采用“三加三”(专家教授+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果农)的技术推广模式,解决技术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4、进一步加快项目谋划、上报工作,向省市争项目、争资金,促进果业高质量发展。5、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资环学院、园艺学院合作,利用现有资源争取生产中的各项试验项目,使技术指导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果业发展水平。6、积极完成局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