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提供管理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许可与资质管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质管理,道路运输经营监督与违章经营处罚,道路运输质量纠纷调解,道路运输行业调查与统计。 | |
住所 | 洋县洋州镇和平路2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杜立民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万元 | 3.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4月13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黄河变更为杜立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项目,压茬推进民生设施建设利用“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对白石客运站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北二环路和108沿线公交招呼站;争取项目和资金,对小江、闫坎、龙嘴等3个码头航道疏浚改造;争取县财政支持购置新能源动力公交车6辆,全面改善我县公交运营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391.6万元。(二)强管理,争创最优运输市场环境一是联合县局执法大队,对全县驾校新驾规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检查16次,计时培训检查6次,结业证检查6次;对全县机动车维修行业巡回检查51次,专项检查35次,问题整改73个;上报政府公示重点货运源头监管企业7个,全年检巡查600次,抽检货运车辆900辆次,处理陕西省治超平台抄告、移交的超限运输案件10起,“一超四究”制度得到落实。二是水路运输完成船舶检验43艘(渡船15艘、画舫1艘、景区非动力游船27艘),办理6名渡工适任证书和8艘渡船检验证书换证工作,上报县政府依法撤销渡口3处(桑溪镇锅滩渡口、幺庄渡口、桑溪沟渡口),航线变更1条(黄金峡大沟村--金水关岭村);道路货运自然人许可33起,法人许可2起,货运车辆审验453辆,全年道路货物运量377.79万吨,货运周转量48325.8万吨公里。道路客运车辆年度审验267辆,审验合格率100%,(三)夯基础,筑牢行业安全稳定防线组织“两客一危”违规企业参加市级安全教育培训3次共计32人。开展水路运输日常安全检查12次,专项检查10次,协助船舶经营者办理国籍证书5本、组织3人赴安康考取安全培训证和船舶适任证书。(四)严治理,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建立了23家涉及喷涂作业,36家危废料企业台账,实现精细化管理,推进维修企业臭氧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管控工作。累计检查企业107家次,督促整改问题20项。二是联合开展大气污染“冬病夏治”、维修行业危废物等系列活动,共出动工作人员236人次,检查维修企业环保责任和门前“三包责任”落实情况43次,危废物和有机挥发物专项检查28次,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培训1次。严格落实“一市一策”专家组意见,督促企业执行错时作业检查20人次,完成汉中市大气污染防治督帮组反馈问题整改19项并通过市级验收。(五)强支撑,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投入72万元实施公交化改造,增加、优化停靠站点39个,沿途设招呼站51个、末站2个。投入30万元,对全县通村客运招呼站维修建设,修缮通村客运招呼站60余个。投入15万元,对5个镇级客运站进行维修维护。投入39.6万元,对原白石客运站进行集邮政快递、公路养护、客货运输一体综合服务功能改造;投入117.54万元,新建成黄安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投入29.36万元,完成磨子桥小江、洋州办闫坎、龙亭镇龙嘴等渡口航道疏浚项目,共清理3个渡口上下游及航道浅滩淤积泥沙、礁石3297.7方,石方开挖203.54方,围堰177.49方,钢筋(铁丝)石笼228方。(六)转作风,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更优以营商环境突破年为依托,聚焦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服务、行政审批、助企纾困、市场准入、诉求响应等六个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寻求“新突破”。“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应快尽快便民服务目标实现。全年“跨省通办”网上办结从业人员诚信考核2070人次、普货异地年审89起,办结率100%。电子证照:道路运输经营业户354个、客货车辆720个、从业人员电子证照460人次,生成率100%。电子签章:科目一3210人、科目二1736人、科目三1215人、终审通过1212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年道路货物运量377.79万吨,货运周转量48325.8万吨公里。道路客运车辆年度审验267辆,审验合格率100%,全年公路旅客运输客运量47.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86.23万人公里。全年道路运输、水路运输、项目建设无安全责任事故,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通村客运、城乡公交、驾驶员培训、物流等行业群众投诉居高不下,企业管理不到位和服务质量不高。二是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大,维修企业环保责任落实大问题不出,小问题不断;国Ⅲ标准老旧柴油车(营运车)淘汰困难大,部分经营者不配合。三是公共交通建设推进慢,城区公交车辆、站点、线路少,城区公交线网未能全覆盖。2.改进措施:一是落实通村客运、城乡公交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通村客运、城乡公交开的通留得住。适时组织开展客货运输、物流、驾培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学习、服务质量培训,督促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多方参与的投诉、信访调处机制。二是坚持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合力开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局面。组织交通综合执法大队、交通发展中心,联合交通警察大队,合力推进国三标准老旧柴油车淘汰工作。三是优化公交线路,实现公交线网全覆盖。加大公交车辆投资力度,增加城乡公交数量。加快公交站点和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行业管理方面:做好交通运输行业监督管理,继续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治理。落实政府公示7个重点货物源头装载企业监管责任。持续做好道路运输“3类9证”电子证照推广实施工作。(二)环保工作方面:加快老旧车船淘汰更新。深入开展船舶和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联合开展维修行业危废物和有机挥发物整治活动。(三)项目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碗茅路项目前期工可研、环评、水保等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及时完成8个内河渡口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任务。联合洋县邮政,协同实施通村五级客运站交邮融合改造工作。持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四)安全生产方面:立足源头,配合县局落实好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抓好运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落实各项措施预案,推进全县运输行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