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安康市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4:51
单位名称 安康市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科技发展。拟订市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体方案、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与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业务对接,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提供金融等服务保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调各县(市、区)融入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住所 安康高新创业大厦东区12楼
法定代表人 李占伟
开办资金 3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05万元 62.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优化创促中心体系建设,着力推进重点工作。一是积极融入陕西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联盟建设,与其他市、行业创新促进中心展开交流。二是赴各县(市、区)调研指导13次,指导县区设立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分中心12个,实现县级分中心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联通。三是推行月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向市科技局汇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12次。向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汇报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园建设进展6次。编撰融入秦创原工作简报9期,主送市委、市政度争取指导支持。组织秦创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报送融入秦创原工作情况。(二)依托秦创原飞地孵化平台,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建设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器,形成对接总窗口的联络站、科研站和服务站。3月正式运营,成为全省第2家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地市孵化器。先后引进安康鸿天科技等10余家科技型企业,建设了4个创新平台,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香港玛西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意向入驻企业对接洽谈。(三)加强安康科创服务质量,助力企业稳步前行。一是针对省市项目策划编制、技术合同登记、申报研发费用补贴、“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和高企认定等业务,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培训、举办招商及政策宣讲等活动10余场200余人。二是积极配合安康常态化路演,举办12场(次)路演活动,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四)开展高校资本等多方对接,提供服务保障。加强校地产学研合作,汇集100条企业需求清单。依据企业需求,与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省内重点高校开展对接,对接科技成果785项。对接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及拟转化项目30余场次。对接融资服务等20余次。与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接,开展专利预审快速通道备案及政策宣讲,备案企业申请专利的周期将由18个月以上(发明专利)和6个月左右(使用新型专利)缩短至3个月和10天以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借助秦创原平台,协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助力公司在市场推广中取得新突破,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55项,推动开展校企技术需求合作73项;在孵化器接待参观学习共30多次700余人。招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3家,吸引科技人才30余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高校科技成果项目对接转化落地匹配不够精准。二是创促中心体系尚待建立健全。(二)改进措施:一是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入孵企业发展现状、研发投入统计、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情况。加强与高校对接,常态化征集企业需求,达成“成果-需求”信息匹配机制。二是加强创促中心业务人员培训,完善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快完善创促中心体系建设。积极与总窗口开展业务交流,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强市、县区创促中心业务人员培训。(二)全面提升孵化器运营成效。聚焦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器,引进科技型企业,建设各类创新平台。(三)充分发挥高校驻站经纪人职能。更新企业需求清单,派驻科技经纪人入驻高校。完善科技成果清单,匹配企业技术需求,挖掘适合安康企业发展需求的优质科创项目和科技成果。(四)全力推进孵化器申报众创空间。全面梳理飞地孵化器年度专项考核指标和重点任务进展,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五)重点聚焦产业链谋划项目。聚焦安康市8条重点产业链、规划培育国家八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九大未来产业,启动重点产业链科技成果项目计划。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