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教师进修学校

陇县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3-27 14:48
单位名称 陇县教师进修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高中小学教师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师岗位职务培训。
住所 陇县城关镇崇文路3号
法定代表人 宋浚平
开办资金 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02万元 85.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精心指导下,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培植典型,守正创新,狠抓落实,奋力建设全县高质量教师培训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显著。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大全会精神,以“教育部2023年工作要点”为指导,按照我县教育体育据工作要求,按照“123456”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优化研训方式、注重工作实效、不断创新研训工作思路,为促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深入调研,众筹智慧,明晰工作思路。1.坚持“一个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2.加强“两个措施”:深化机制建设、提升培训效能:(岗位目标责任机制、项目阶段推进机制、蹲点调研监控机制、周查月结反馈机制、展示宣传机制、检查督导追究机制、问计基层机制)。3.实现“三个目标”:高标培训、对标培训、达标培训:(以效果落实为目的,用“抓两头,促中间”的推进方式,分类管理,进行强化培训的针对性。一是准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对教学骨干、教育干部等进行前瞻性的高标培训;二是对照先进找差距,对全体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对标培训;三是保证各层次教师都不掉队、不拖后腿,对薄弱学科、新入职教师进行达标培训,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4.落实“四个到位”:理念落地要到位,校本研训到位、示范引领到位,效果落实到位:(理念落地到位,就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实把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各项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校本研训到位,就是要对照目标,在教学一线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组织针对性校本研训。示范引领到位,就是要进一步抓好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互动工作,对照一线需求,实施菜单式培训、引领指导。5.确保“五极增长”:校长队伍、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名师队伍、研训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五个增长极。6.突出“六个重点”:全面服务双普双惠工作开展培训、强化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助力高考、优选骨干学员完成各级各类培训任务、教师信息教师应用能力工程2.0常态化提升培训、陕西师范大学支持教育部教师专业发展陇县综合改革项目总结推广、加强按需开展自主培训。(二)完善管理体系,合力推进师训工作。1.构建“五个三”管理体系。一是三级业务指导贯通体系。以项目办公室为纽带,建立“上联宝鸡教育学院、横联兄弟学校,下联项目校及教师”三级业务指导贯通体系。二是三级行政推进体系。县局项目办、项目校校长、教师工作坊三级行政推进体系。三是“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2.构建四级”研训运行机制。立足陇县县情建立县、学区、校(园)、教师工作坊“的四级研训运行机制,遵循教育规律,重视教学常规,发挥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作用,从而实现课堂效率、教学质量、教学品位、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素质的五大提升。3.构建“五级”阶梯成长梯队。实施以“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发展性教师培育、选拔、考核机制,激发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参训教师的学习研修成果在学校、学区得到扩大和移植,提高参训教师的使命感,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三)抓好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要秉承“为师、为学、为人”的治学精神,弘扬“无私、忘我、爱国”的奉献精神,要勇于实践和创新,力求达到以思路求出路、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树信誉、以贡献论价值的境界。2.打造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领导带头作用,最大程度的激发工作潜能,从工作纪律、工作状态、学习研训、指导教学等几方面着手,模范带头遵守工作、学习纪律,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班子团队合作意识,发扬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弘扬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3.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学识水平、专业技能、教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研训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树立学习意识、服务意识、研究意识。(四)抓常规、结连理,加强干训工作。1.组织管理干部提高培训班。为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根据国家中小学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定,按照省、市、县中小学中层领导研训规划要求,依据我县教育体育局的工作布置,结合中小学中层领导干部队伍现实状况,积极组织管理干部参加各类领导干部提高培训班。2.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校长队伍,充分利用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平台,以“专家型校长的培养与学校发展”课题研究为统领,以“追崇教育理想,引领教育改革,构建学校文化,关注课程教学,对接现实社会,打造人师楷模”为目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精心设计举办县级培训。2023年新上岗教师培训160人。青葵花导师计划40人。金太阳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专题培训320人。2023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暨继续教育培训662人。(二)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强化社会服务。完成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2995人次和卫生系统集中培训662人次。(三)教育干部与师训者培训。根据工作的需求和创建特色的需要,选派122人次参加省、市及省外发达地区等规范性培训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四)2023年被市局评委教师培训先进单位;被县教育体育局评委教育质量管理先进集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教师培训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在工作中,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工作,不能勇于打破老框框、老套路。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意识和其他同志相比还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2.教师培训沿用老方式,效果欠佳。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学识水平、专业技能、教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研训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树立学习意识、服务意识、研究意识。3.深入基层学校调研不够。平时只注重学校内部日常工作和教师培训、党建等业务工作,没有深入到基层学校当中,没有彻底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基层学校教师现状,对基层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导致教师培训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改进措施:1.将工作重心下移,亲赴教学一线,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了解教师关心、教学需要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深入教学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保驾护航,争做实践者、体验者、先行者,做好教师的引导者和学校领导的好参谋,为上级决策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2.注重下乡调研,让培训工作更接地气。本学年,制定计划开展调研活动,分学段分学科分片区到一线基层学校去开展立项调研工作。走进乡村学校的一线教师群体,全面了解乡村学校的薄弱学科、教育困境及乡村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为培训项目科学规划立项提供了有效的依据,适时对拟规划培训项目进行整合、调整、优化,突出培训需求与实效。3.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按照“研训一体,以训导研,以研促训”的思路,以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师训资源,研究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培训任务、培训方式,参与人员,做到“精准培训”。开展“订单化”培养和“菜单式”培训,实施学校管理干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学科教师、学前教育教师等专项培训,进一步健全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培训实效性。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全县教育工作中心,按照“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的总体要求,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教师全员研训、校本研训、联片研训、网络研训为抓手,强化研训结合和过程管理促进常规工作规范化,强化目标管理突出重点工作实效化,强化创新管理体现特色工作前沿化,为培养一支“有理想、有学识、有责任、有作为”的教师队伍而奋斗。具体开展以下工作:(一)高端引领,强化区域优势,争创高级别研训基地。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高水平专家和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小学名教师、教研员为主体,建立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二)做实常规,贴近培训需求,提高研训工作质量。成立“名师工作团”,下设五个“名师工作室”,选聘20名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充实到“送培进校”队伍中,定期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交流、研讨、培训,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三)抓好队伍,提升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以全员远程研训为主,国培为引导、县级研训为基础、校本研训为根本”的研训格局作用,服务管理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四)突出重点,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将集中培训与岗位实践同时纳入培训内容,两项考核全部合格才能修满学分。通过这种培训,使教师将培训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五)县局交办的其它工作。总之,在新的一年,我校将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在县局的领导指导下,进一步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被市局评委教师培训先进单位;2023年被县教育体育局评委教育质量管理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