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图书馆

安康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4-03-27 14:45
单位名称 安康市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文献/报刊>采编与储藏图书资料借阅文献数字化处理图书馆学研究图书编辑出版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兴安西路5号
法定代表人 丁珂
开办资金 1588.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16.88万元 1529.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6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文献服务工作。一是加强文献资源更新,新增图书9043种2.3533万册,征订报刊344种,通过线上线下的读者荐书渠道,广泛征集读者阅读需求,及时采购上架;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图书推介展览等形式,宣传新书,同时组织“四季童读”等主题图书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到馆借阅,书刊外借19.3186万册次;三是建成市政协高新区委员工作室分馆、三味书房分馆2个社会化合作分馆,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市群众艺术馆等6个馆外流动服务点。为分馆和服务点更新图书21次,配送图书10798册;四是在汉滨区、恒口示范区建立5个乡村学校“阅种未来”计划流动服务站,累计配送图书9次,借阅图书1112册。(二)软硬件建设工作。一是建成了安康阅读吧汉城国际商业街分馆和安康阅读吧桃花源分馆;二是对原视障阅览室进行改造提升,新购置电子助视器、阳光影院一体机、视障阅览桌椅、读屏软件等软硬件设备,有效改善了视障读者阅览环境;三是建成安康市中心城区首个24小时自助借书柜,在兴华都市花园小区正式投入使用,外借图书431册次。(三)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本馆自建或购买的数字资源包括超星移动图书馆、安康方言多媒体数据库、汉调二黄多媒体数据库、美食安康微视频数据库、安康地方志书文献资料库、安康报纸知识资源细颗粒度文献数字化平台、畅想之星电子书等,数字资源总量为254.3TB,读者可通过访问市图书馆官网和“书香安康”微信公众号免费使用,服务读者29万余人次。(四)图书馆业务交流工作。一是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作创新经验交流发言;在“文旅融合引导下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提升”培训班暨2023年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工作会议上,市图书馆以“馆舍改造创新经验”为题作交流发言;二是组织全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市委党校图书馆馆员参加市图书馆学会业务培训,邀请安康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段昌华做题为“授图情研究选题策略与研究过程”的学术报告,社会阅读推广人侯亚萍做了题为“站在读者的角度,谈阅读推广的策划宣传及执行”的专题授课,50余人参加培训。(五)阅读推广工作。一是开展线下讲座、培训类活动共计112场,参与人数达2.5万余人次,包括王庭德励志讲座、家庭教育讲座、健康知识讲座、寒暑假公益课堂等不同形式,以适应老中青读者群体的学习需求;二是策划开展安康市2023年全民阅读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全民悦读最美三秦”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安康市分会场系列活动,期间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300余场,参与读者7万余人,直播点击量21万人次;三是举办第三届“朗朗书声满全城我是安康讲书人”大赛,参与读者2千余人,线上直播点击量达21万人次;四是开展“我为留守儿童捐图书春风行”活动,募集图书4342册,在恒口示范区梅子铺教育集团辖区4个学校、7个村(社区)建立了爱心书柜。(六)高质量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一是配合市文旅广电局公共服务科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验收工作。安排专人整理编辑全市持证读者、人均藏书量、线上活动场次等指标资料,指导各县(市、区)村级服务点完成50万余册图书的书目数据录入工作,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线上复核;二是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中的6项任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接待到馆读者60.1137万人次,书刊外借19.3186万册次,新增持证读者5729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129场(其中,线上活动438场,线下活动691场),参与读者62.7402万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馆员业务创新思维不够,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二是图书馆专业素养有待继续提升,需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三是社会化分馆和服务点的业务建设有待完善,服务效能偏低。(二)改进措施:一是借鉴和学习中东部地区图书馆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结合本馆实际,找出适合本馆业务创新的方式,增进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出新出彩;二是通过集中培训和自学等方式促进全体馆员业务素养和新技术运用的提升,促进业务规范化开展;三是全面整理本馆分馆、服务点现状,完善相关业务规范,加强对分馆、服务点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促进相关业务工作符合总分馆服务标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逐步推动全市村(社区)图书室书目数据化工作。(二)持续完善中心主城区服务网点建设,改善城东片区及大型老旧小区的阅读设施。(三)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范围,流通总人次与图书外借量较2023年有所提升。(四)持续打造阅读推广品牌活动,力争至少一项创新活动在全省有较好反响。(五)关爱乡村儿童阅读,以“阅种未来”计划为核心,面向更多乡村学校提供图书流动服务。(六)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与市文联、市作协合作,建成“安康文学馆”,展示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七)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举办全市公共图书馆基础业务建设与学术研究专题培训班。(八)加强古籍保护与利用,指导汉滨区少儿馆完成古籍数字化加工和古籍陈展室建设工作。(九)推动文旅融合,开展“安图出发阅见安康”研学项目试点,举办文旅研学和阅读分享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3年2月,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基地”称号;2.2023年4月21日,由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评为2022年度联盟工作先进集体;3.2023年12月28日,由陕西省图书馆学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4.2023年12月19日,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23年接受各级单位及社会团体、个人捐款图书1399册,目前这些图书已经编目上架,供读者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