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业务范围:负责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宣传、发布及相关咨询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七里坝农业综合服务楼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应发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万元 | 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变更登记事项1项:2023年9月19日,因县内组织人事调动,变更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由庞丽变更为李应发。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开展农业信息采集。负责收集整理各类涉农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围绕农业经济与“土特产”式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模式、休闲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工作,开展调研、提炼、总结,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农业方面的新情况、新动态及局系统所做的各项工作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外界更多了解宁强的生态环境优势、文化资源及农业的特色。先后按季度为局党组报送农业经济运行分析4次、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篇。牵头撰写并向省厅报送的“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山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入选全省产业园建设典型案例;推介的“发展生态药材,开创致富良方”入选全省特色产业帮扶典型案例。(二)做好农业宣传报道工作。对中省市下发的农业政策进行梳理,制作课件,会同县委组织部及县乡村振兴局等对镇村干部开展政策宣讲8场次6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镇村干部农业政策水平。会同局属单位在省、市农业信息网、市、县政府信息网、陕西日报、汉中日报、宁强农业等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工作举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上稿287篇,有力地宣传了涉农党政涉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工作动态。多方位宣传推介宁强茶叶(宁强绿茶、宁强红茶)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宁强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为获“茶业高质量发展县域”和“重点产茶县域”称号、“宁强天麻”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永定家庭农场4个产品、金色花海油脂有限公司2个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玉皇观茶文化旅游景区等5个“五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企业)获得市级认定,宁强萨诺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等4个“五个农业”示范园区(基地、企业)获评市级示范点;青木川瞿家大院休闲农业示范园等5个农文旅示范点成功创建为“全市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等农业发展成效。(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条不紊推进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培育、农技人员培训、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推广与应用。通过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四)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指导县农广校克服疫情影响,抢抓农时季节,从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操作实践方面实施培训,完成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200课时,并进行了结业考试与结业证书发放工作,全面完成了150名高素质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五)扎实抓好领导干部培训及人事工作。组织做好干部网络学院学习,联系“三农”工作实际,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干部业务水平。结合病虫害防治和预防、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等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全年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镇村开展技术服务20余次,培训人员400人次,发放《病虫害防治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业养殖技术》及《农业政策法规》等宣传手册3000余份。做好农业农村局机关和下属单位人事考察和任免工作,农业技术人员职级晋升、聘用以及人事统计年报工作。配合做好日常各项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印发《关于做好产业帮扶技术服务指导工作的通知》,将农业信息同产业帮扶技术指导、农业执法活动、电商培训等有机结合,推进农业信息科技进村入户,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2、帮助他们分析市场行情,更好做好市场预判,及时有效调整农业发展计划,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3、帮助他们了解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大幅提升他们发展能力和水平。4、及时总结提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在生产发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加以宣传,让更多的农业主体和农户受益。通过这些举措,在相互结合中,让农业插上了现代信息的有力翅膀,有力推进了农业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步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信息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和多样化。对照单位职能,虽整体上农业信息的采集、整理、宣传、发布及相关咨询活动均已覆盖,但丰富性和多样化不足,与农户及各类经营主体的期待和需求还有些差距。二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当前信息宣传、发布仍然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生动性欠缺,吸引力不够,单篇信息稿件阅读量低,传播力不强。亟需紧跟短视频潮流,制作推出一些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便于群众学习和交流互动。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技术、市场动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提高信息服务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着力提升人员素能,紧跟时代趋势,学好用好更便捷化、更生动的宣传载体,适时发布政策、技术等农民群众急需的信息,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扎实做好宣传阵地建设。重点做好宁强农业等公众号的管理,搞好宁强农业信息宣传报道,让外界更多了解宁强、了解宁强农业,切实做好农业外宣工作,让信息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广大消费者。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以推进农业信息化为主线,扎实推进宁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重点做好农业信息网站管护,做好宁强优质农产品网上展示展销服务,搞好宁强农业信息宣传报道,让外界更多了解宁强、了解宁强农业,切实做好农业外宣工作,让信息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广大消费者。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解决人员不足和设备落后问题,充实信息中心人员和设备建设;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创造条件组织干部外出培训学习、参加相应专业的学历提升教育、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提实绩,切实提高信息中心服务能力。4、扎实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将信息服务工作延伸到农村、农户,与镇村等构架信息服务网络,为广大农民、脱贫户提供便利、有效的适用技术帮助与服务,切实将信息工作服务到乡村,为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