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秦岭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教学,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兴平市西城金城路北侧 | |
法定代表人 | 金青 | |
开办资金 | 594.9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06.95万元 | 607.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秦岭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0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和违法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在兴平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秦岭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校管理,狠抓教研教改,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圆满、顺利的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以党建为引领,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提高责任担当,创优“真美”品牌一是“123”党建引领,把准“方向盘”。学校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123”党建引领思路,即:一个核心强引领、两项强化促提升、三项融合聚合力。积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学习“三规范”,坚持活动“五样态”。本年度,召开支委会21次,党员大会12次,党课开讲5次。开展庆祝教师节、庆祝国庆节、红色教育、“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等主题党日活动12次。二是“三个三”方法,走实“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共以不同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员轮训350人次。11月15日,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全体共青团员、少先队干部代表50余人赴魏野踌烈士纪念展室开展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主题红色教育活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在系统内交流学习;11月27日至30日,在学校全体党员、共青团员及部分教师代表中开展了“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金点子征集活动。后台整理出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2类共39条,及时建立台账,逐一进行认领销号整改,构建整改“闭合环”,筑牢制度“防火墙”。学校紧扣主题教育这条主线,先后开展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一体化育人链条建设活动、“挺膺担当强校有我”等系列活动,不断创优“真美”教育品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以质量为中心,以双减为抓手,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坚持“规范办学”立校思路。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政策法规,规范办学,学区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失学辍学,起始年级大班额消除。认真落实“三项常规”,实行教学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课表编排科学,截至目前,校长、副校长听课累计达117节,检查教案共计140余本,检查作业共计200余本,推门课、公开课、专题课、示范课达80多节。二是做实“三级教研”师资建设。学校建立“三级联学”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定位盲目的现状。开展“青蓝工程”三段式活动,先后培养18名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先后组织124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教学观摩研讨会,开展体音美学科去共同体学校—桑镇中心校送教送研活动等,学校被授予“陕西省名师培养基地校”,面向全市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2次,受益教师200人次;将继续教育与教师评优晋级挂钩,国培、省培、咸阳市参训率、结业率分别达到100%,与时俱进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三、以德育为亮点,以体验为抓手,丰富校园活动,提升育人特色一是教育扶贫厚植情怀。摸排梳理需重点帮扶95名特殊群体学生,由13名领导分解包抓,88名教师予以结对帮扶,每生建立家庭档案和健康成长档案健全,实施精准帮扶,每月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让特殊群体学生深切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全校向96名学生(29名建档立卡学生、9名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其他特殊群体学生58名),每人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250元,共计发放“一补”资金24000元,资助程序公平、公开、规范、资助档案完整,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和好评。二是坚持“五育融通”育人理念。活动育人助成长,先后开展真美校园艺术节、真美读书节、真美运动会等活动20余次;安全教育重体验。先后开展“5˙12”防震演练、消防疏散演练、应急知识培训等,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家校共育聚合力。先后举办“真美大讲堂”之家校共育3期,举行线上线下家长会7次,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张嘉琪等6位同学荣获陕西省才艺之星奖;高晗月、牛舒茸等6名学生在咸阳市第四届青少年才艺大赛博雅杯活动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王帅同学在兴平市教育系统讲解员擂台赛宣讲荣获一等奖;宇文珺彧、张熙媛等8名学生荣获兴平市“新三好学生”;张凌溪、刘紫涵荣获兴平市优秀学生干部;姜佩钊等4名学生荣获新时代优秀少先队员;张钰熙景美惠陈子涵等22人荣获兴平市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二星章;仇昱颖、田梦婕等80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四、以安全为重点,以督查为抓手,整改安全隐患,打造平安校园学校织牢扎密安全防线。本学期两次对在校学生参加校外小饭桌情况进行摸排,共有521名学生参加。通过家长会,钉钉群,微信群及时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理性慎重选择托管或校外培训机构,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及时与托管机构签订学生安全监管协议,确保学生在托管机构安全。坚持13530安全提醒制度,定期向家长发出当季温馨预警提示;坚持领导带班值班制,加大巡查力度,坚持隐患排查。2023全年无重大安全隐患存在,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五、以校园数字为重点,以信息化赛事为抓手,积极推进校园数字化,打造省级智慧校园在开展校园信息化、数字化的同时,我们注重五育并举,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各种信息化大赛,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梁馨文老师在陕西省第二届ST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郝富国老师在咸阳市STM案例《自动灭火》课程案例荣获三等奖;白皓睿同学的平板支撑项目、符毅晨同学的立定跳远项目、邱皓轩同学的一分钟俯卧撑项目、王祯琪同学的三阶魔方六面复原、四阶魔方六面复原项目荣获陕西省挑战达人奖。六、产生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学校被授予“中央电教馆VR虚拟实验室”;“陕西省名师培养基地校”,面向全市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2次,受益教师200人次;荣获“陕西省青少年大美校园专项比赛活动”优秀组织奖;“陕西省第四届青少年爱挑战活动”优秀组织奖;陕西省基于青少年爱挑战数据驱动小学体育测评设计与实践应用优秀案例;陕西省名师专业成长基地学校;咸阳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咸阳市少先队大队2023年度“红领巾奖章”二星章;咸阳市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三等奖;咸阳市“双减”我们在行动应用案例一等奖;目标考核优秀单位;中小学生主题阅读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兴平市第一届传统文化进校园小能手剪纸组织优秀单位;兴平市2023年少先队鼓号队检阅大赛二等奖等荣誉。黄群峰副校长在陕西省第二届创新课堂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段静老师在教育系统组织的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牛飞红老师荣获2023年度兴平市少先活动展示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一等奖;4位老师在咸阳市教师发展“五个一”活动中获奖;26位教师在论文评赛中获奖;4个咸阳市课题顺利结题,3个兴平市课题顺利结题。七、存在问题1.在“双减”背景下,聚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校园基础建设,硬件设施亟待改善。3.师资力量不足,师生配比率低,体音美专业课老师紧缺。4.实验教学设备报废,亟需新建。5.教室电教设备缺项大,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学生计算机达标与优质均衡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6.学生文明素养程度亟待提升和改进。7.课程建设推进缓慢。八、整改措施1.通过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建立优秀教师领跑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2.多措并举引进人才,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加大体音美等专业课教师配比。3.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过硬教师队伍。5.学生养成教育需要长期不懈努力,下一年度,细化责任,狠抓学生养成教育。6.定期进行校园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7.提升校文化建设品位。定期请专业人员对校园绿植进行修剪、浇灌,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养护,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九、下一步计划1.聚焦党建引领,铸就高质量发展之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促进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坚持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一体化”育人链条,把学校党建与日常教育教学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日常党建活动丰富形式,充实内容,更接地气,结合学校实际,修订较为完善的评价量规,铸就高质量发展之魂。2.聚焦文化品牌,厘定高质量发展之路。秦小将以“真美”文化,领跑学校高质量发展;以课程文化,助推学校内涵发展;以团队文化,创优学校品牌发展。以“中心任务+提升活动”为实施策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激发全体教职工主人翁意识,保护教职工权益,倾听教职工心声,团结全体教职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通过党建塑人、制度管人、文化聚人、情感化人、事业成人、榜样引人等方式,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持续开展清廉学校建设,用风清气正的文化引领,达成思想统一,同心、同向、同行、同乐,为秦小品牌化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3.聚焦队伍建设,锻造高质量发展之师。多措并举,培育优秀教师团队。依托教学节系列活动及教师专业发展“五个一”行动,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育人实践,不断提高业务素养。4.聚焦数字校园,唱响高质量发展之歌。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科技进步、学校发展的必然,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校追求的目标,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学校将加大投入,建设良好的数字环境;优化资源整合,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开设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校、师生、家长提高信息化素养程度,数据资源安全应用,搭建崭新的平台。未来已来,希望在前。2023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完结,2024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秦小人将重整行囊!身体,行进不止;头脑,思考不止;格局,放大不止!继续坦荡而热烈的追光逐梦,履践致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