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汉源中心卫生院

宁强县汉源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4-03-27 11:41
单位名称 宁强县汉源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与护理,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事处西城新区七里大道
法定代表人 李华昌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52万元 1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推动医疗服务量和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始终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健全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收集、整理全院医务人员档案,按照“医、药、护、技”四大类进行分类存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召开医疗安全分析讨论会,对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使职工安全医疗意识、服务意识、业务学习意识加强,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全年无医疗纠纷、事故发生。开展卫生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水平,利用苏陕协作、医共体下派人员的有利时机,组织医疗业务讲座10余起,并积极参与各类线上和线下学习,通过培训、进修及学术交流等活动,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二)科学谋划,推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营造良好就医环境,保障群众就医安全,投资9.4万元对医院外墙及门窗进行更换、对医院卫生间防水及水电项目进行维修,投资7.2万元建立住院部中心供氧系统,满足了患者就医需求,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拓展口腔医疗业务发展,投资8.9万元扩建口腔科,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口腔诊疗环境;新添DR设备(陕西慈善联合会捐赠价值80万元)、制氧机、除颤仪、吸引器、呼吸器、无创呼吸机、分析仪、心电图机、冲击波治疗仪共计20.1万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三)医保规范管理和运用。完善修订了《汉源中心卫生院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完善了卫生院、村卫生室考核机制、完善了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统一为辖区村卫生室及社区服务站更新了医保政策、医保宣传资料,通过医保政策宣传、医保扶贫、打击欺诈骗保等举措,提高了医保报销知晓率,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四)规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随访服务。坚持大病救治,建立救治台账,做到应治救治,截至目前累计救治222人。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持续做好脱贫人口、三类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共签约脱贫人口1644户4571人、三类人群196户493人,签约率100%,服务率100%。切实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同时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四种慢性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按规范进行每季度一次随访服务,并将随访情况录入“健康汉中”APP信息系统。执行在汉源中心卫生院住院免收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接诊人次。全年2023年度门诊人次2811人,住院人次352人次,出院360人次。二是疫苗接种。累计接种卡介苗实种4人、脊灰灭活疫苗实种1552针次、脊灰疫苗强化261针次、百白破疫苗实种583针次、百白破疫苗加强270针次、白破疫苗实种669针次、麻腮风疫苗实种610针次、A群流脑疫苗实种382针次、A+C群流脑实种738针次、乙脑实种340针次、乙肝疫苗实种534针次、甲肝实种248针次;完成初一新生腮腺炎疫苗接种750针次,完成辖区入园、入校接种证查验2175人。三是医保基金。全年累计医保报销10626人次(其中住院享受医保报销补偿352人次,住院补偿金额805979.68元,门诊结算患者9071人次,补偿金额710490.29元)。四是居民健康档案。全年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8188份,建档率98.93%,对孕产妇实施妊娠风险“五色管理”分级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374人,管理率98%,高危产妇129人,对高危产妇进行动态管理,管理率100%,产妇产后访视363人,产后访视率95%,并按要求对儿童开展免费体检,改善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状况,发放婴幼儿营养包6781盒,儿童管理率94%,持续开展65岁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常态化模式,全年累计体检4231人次,体检率64.25%,全年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66281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26面,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57次,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7次,累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666人次,完成居民健康素养监测120人次。五是辖区群众获得感增强。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优质护理的推行,通过调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也基本保持在98%以上,职工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患者综合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流失严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临时聘用人员,由于身份难以解决、待遇偏低等因素,流动性较大。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导致特色科室建设还达不到理想状态。三是医疗设备不足,汉源中心卫生院新建后,由于配备设备有限,目前诊疗设备还不够完善。(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人招录与奖励力度,优化绩效分配方案,逐步提高职工待遇,对于在创建活动、项目建设、医疗服务等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落实休假体检、表彰奖励、激励关怀等制度。二是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扩建口腔科、优化皮肤科、加强肛肠科等重点科室项目建设,采取“请进来走下去”、外出进修培训、举办学术讲座等途径和形式,优化技术人员的成长路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依托医疗共同体为平台,利用所处地理位置优势,发挥医共体资源整合优势,与医共体总院(天津医院)进行资源共享,将人力、大型医疗设备、消毒供应、院内保洁服务等多方位进行资源共享,从而节省大型医疗设备、技术人员成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注重人才培养。一是聘用具有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补充我院医师队伍短缺现象。二是礼聘院外专家坐诊、讲学,指导临床业务工作,尽快提升我院年轻医师队伍业务技术水平。三是制定政策及奖励机制鼓励职工积极参加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师考试。四是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有上进心的关键科室关键技术人员去省市县级医院进修学习。五是注重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进行三基知识考试,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通过两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各专业作风严谨、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二)设备投入。中医馆增添冲击波治疗仪、蜡疗机、艾灸床、熏蒸床;口腔科增添拍片机、牙椅;儿保科增添视力筛查仪;住院部增添心电动态检测仪。(三)特色专科建设为了突出我院科室特色,在现有的肛肠、皮肤专科基础上,以医共体总院为依托建立老年病专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漏尿科。力争使特色科室医疗水平在县域内具有一定水平。(四)科室建设在发展特色及重点科室的同时,对手术室进行改建,达到标准化手术室标准。对康复科进行改建,使康复科更宽敞,设备更齐全。口腔科逐步做到复杂牙拔除术、修复正畸或种植。超声影像科逐步全面掌握彩超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技术,包括先心病、高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动脉和静脉以及淋巴系统病变等。检验科开展新增部分检测技术项目。(五)院内绿化。2024年,因地制宜打造“百草园”,种植多种中草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