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电化教育馆

榆林市横山区电化教育馆

发布时间: 2024-03-27 11:2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电化教育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教育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农村远程教育项目技术服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普及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技术培训等工作。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第三小学院内
法定代表人 贺生堂
开办资金 5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7.86万元 40.8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电化教育馆.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认真履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要求及时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全馆领导干部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区电教工作跃上新台阶。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教育信息化工作1.继续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组织各项活动,推动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助推教育信息化进程。(1)精心组织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优秀案例评选工作,贯彻落实《榆林市横山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考核管理办法》(横政教体发[2021]192号),评选优秀校长、评选优秀案例、评选优秀管理员推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向广度深度发展,提高我区教师融合应用水平,进一步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2)精心组织各种赛事活动,以赛促用,以用促学,以学促教,力求达到熟能生巧、巧中求新的目标。第八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报12名参赛选手,9人获奖,横山区教体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新媒体新技术大赛是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校级初评,区级复赛,择优推荐再参加市级决赛,整个赛事活动教师们经过限时备课、赛课、说课这些环节的历练,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今年,全区总共有57名教师参加区级复赛,34位老师获等级奖,12名教师晋级参加市级决赛,9名教师获市等级奖,横山区教体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组织教师参加第八届中小学、幼儿园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和全国科普资源助力“双减”科学教育资源和创新案例评选活动。(3)科研引领,提升质量。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小课题研究工作,去年立项的33项教育信息化专项小课题,20项结题,为了让教科研工作真正起到引领指导教学的作用,我区实行校、区、市三级联合滚动研究机制,大大提高了教学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今年,有67项校级课题在区级审核备案,有21项优秀区级课题滚动为市级课题。(4)组织开展第三届教育技术论文大赛,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2.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1)监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足开齐。(2)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电脑制作活动和信息技术操作竞赛,今年选送23件作品参加国家级赛事活动。(3)成功组织3351名八年级学生参加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合格率为100%。(4)组织师生参加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组织的“承传统文化,讲中国故事”主题英语读书活动,全区1411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六中学获优秀组织奖。3.依托互联网做好教育管理工作(1)依托榆林教育云平台、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平台、扶智平台等教育平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2)按季度及时更新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统计数据,如实反映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4.大力开展数字校园普及行动,提升办学水平。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数字校园普及行动,中心城区18所学校通过省市验收。并做好数字校园建设调研工作,为后期普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二)实验教学工作1.加强部室管理,有效促进减负增效。结合数字校园普及行动深入主城区学校开展部室应用专项检查活动,针对学校逐一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时整改,保障第二课堂的高质量开设,促进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2.成功组织实验操作考试,无不良反响。成功组织1451名高二学生、2294名高一学生进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完成学业水平测试。成功组织3329名九年级学生、3351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完成学业水平测试。其中,八年级生物实验考试与信息技术考试混编,省时、省力,受到社会好评。3.积极推广实验教学成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1)组织理科教师参加榆林市理科教师说课大赛9人参赛5人获奖;参加榆林市实验技能操作竞赛赛19人参赛,12人获奖,横山区教体局获优秀组织奖。(2)积极应用榆林教育云平台实验教学模块,上传实验教学成果,推广教学经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4.建设“创新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数字化水平。以第二中学为试点建设创新实验室,提升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目前,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三)组织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数字素养能力提升、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业务成长等各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2231人次;组织实验教学相关培训达91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了综合素养。(四)影视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影视教育系列活动,促进德育建设。今年拷贝27部省教育厅审核的优秀影片在全区中小学播放,并组织开展影评、微剧本和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共收到学校上报影评作品321篇,微电影3部,经评委组认真评审,选出区级优秀影评72篇,微电影3部,并推举参加省级评选。(五)网络安全工作监管各类教育网站、校园网络,保障教育网络绿色畅通,实现网络安全零事故发生。二、取得社会及教育的主要成绩(一)成功组织八年级(3351人)、九年级学生(3329人)实验操作考试,秩序严谨,施考公正。(二)全区3106名参训教师2.0所有受训项目项目经过省级专家考核,通过率达94.73%,受到省教育厅表扬,并要求征集典型案例,进行经验推广。(三)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数字校园普及行动督查工作,组织单位技术力量逐校排查问题,整合改造校园现有资源,提升校园数字化应用水平,首批申报学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四)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收到市教育局的表彰,并在全市交流经验。三、存在的问题教育资源零散封闭不能实现共享,随着数字校园的普及,收集整理本土资源,建成分类设层的教育资源库,迫在眉睫。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没有落实,这些直接影智慧校园的创建。没有建成统一的教育管理平台。四、改进措施积极收集和整理本土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一个开放式、分类设层的教育资源库,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共享和自主学习。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创制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机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构建一个涵盖教学、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功能的统一教育管理平台,支持移动学习、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加强党的领导,细致扎实做好党建工作,继续紧抓干部作风建设,确立工作、学习新风尚,精心组织,确保干部作风整顿落到实处。(二)加大调研力度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我区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为教育教学整体决策提供思路。(三)全力以赴,做好学业初中级水平考试智能考场建设与首次考场应用的宣传与施考工作。(四)全面开展技术在教学中应考察,放眼国内教育技术发达地区,及时反馈、引进技术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应用,新实践,为我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新借鉴、新思路,为创新实践提供影响力。(五)密切关注中、省、市等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与工作动态,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做实本职工作。(六)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参与各类培训、活动、实践类的培训与指导工作,紧密联系学校、教师、学生,促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积级配合,主动担当,做好横山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申报与建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榆林市第八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竞赛优秀组织奖;榆林市第九届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竞赛优秀组织奖;榆林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中小学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表现突出单位;榆林市义务教育段理科教师实验操作竞赛优秀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