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丰仪镇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管理与监督。 | |
住所 | 兴平市丰仪镇政府对面 | |
法定代表人 | 范乐 | |
开办资金 | 3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补助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2.31万元 | 279.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丰仪镇卫生院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院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申请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星火槐里•擂台比武按照上级要求,我院制定了本院星火槐里•擂台比武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紧密围绕“提素养、比技能、讲奉献、树形象”的主题,开展广泛动员,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与步骤,激发全员参与岗位练兵与文化比武的积极性,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培训、全员提高的良好氛围,按要求已完成书法、拔河、单人跳绳、诗歌朗诵、临床知识技能擂台比武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我院全体职工团队协助凝聚力及文化修养,提高我院全体医务人员业务服务能力。(二)医疗服务优化病区设施布局,改善门诊住院流程;我院高度重视改善医疗服务,对住院部病房安装了空调,增设住院呼叫系统。对医院地面引导标识进行更新,门诊、住院等均有明显易懂的标识,标识与服务区域功能及路径相符,规格和样式统一,方便了病人就医,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护理制度与护理岗位职责,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每季度组织由上级医院老师授课及在院护士轮流讲课的护理”三基”理论培训和三基技能操作考核,每季度在出院患者中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处理患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制定了医院各项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2023年截至11月10日,医疗收入120万元,其中门诊收入82.9万元,门诊患者17862人次;住院收入37.1万元,住院患者229人次;(三)医共体建设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保基本、强基层,确保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序实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基层群众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按照上级要求,我院将医共体建设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与兴平市人民医院建立医共体合作关系,在市人民医院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健全各科室管理制度,团队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今年在医共体的协同下,完成外科手术2例,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为我院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中医馆建设自我院中医管建成以来,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效果明显的理疗设备都得到了患者的称赞。分别设立了中医诊疗室、中医理疗室、中医煎药室、中药房、治未病室、康复科等综合中医治疗室。目前有中草药306种,我院结合住院病人,针对不同病人辨证施治,在住院及出院期间给予患者中医药身体调理及康复治疗,我院依托与中医院医联体建设,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中医院达成中医馆医疗托管,截至10月底,共接诊865人次,熬制中药4530余袋,在康复方面,在中医院的指导下,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贴敷、中药熏蒸、腰椎颈椎牵引器、电针仪、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极大的提高了康复效果,有效地缩短了康复疗程。(五)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我院已通过“优质基层服务行”基本标准,近两年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优化诊疗服务,严格按照优质服务基层行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今年11月初省市专家组已对我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申请进行复审。(六)“学习强国”平台开展情况本单位平台现有学员23人,截至11月18日活跃人员23人,参与度100%,活跃学员参与度100%。(七)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情况1.健康教育: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1期,公众咨询9次,发放宣传手册14202余份,其中慢病宣传册5285余份,受益人次8600余人。以上活动均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2.慢病管理:截止10月底,高血压共有2793人,随访12457人次,体检2793人;糖尿病共有588人,随访2742人次,体检588人。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共152人,规范管理152人,规范管理率100%,无肇事肇祸事件发生。4.预防接种:截至11月17日,门诊接种儿童6247针次,单项接种率95%,建证建卡率100%,卡证符合率100%。按时上报各类报表,无疫苗接种相关疾病的发生,无接种安全事故发生。5.妇幼保健管理:截至11月17日,孕产妇总数209人,孕妇115人,产妇94人,其中早孕建卡率98%,服用叶酸183人。发放叶酸片1072瓶。6.儿童保健工作:0—6岁儿童共体检1025人,筛查高危儿和体弱儿共27人。7.老年人健康管理:2023年共摸底登记在册的65岁以上老年人3429人,3月至5月份在卫生院智能健康管理中心开始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截至目前共体检2483人。体检率72%。8.居民健康档案:截至11月18日,共新建档案295份,规范化电子档案26358份,核查档案26358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9%。9.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积极配合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各类公共卫生卫生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协管,并及时上报协管信息。对辖区所有学校及托幼机构、职业卫生、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进行了摸底登记,全年共巡查学校22次、职业卫生18次、饮用水8次、医疗机构64次、公共场所64次。10.中医药管理工作:我辖区65岁以上老人摸底3429人,已完成2751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完成率80%,0—36月龄儿童摸底436人,共完成中医药管理服务569人,完成率130%。11.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7人,均正在规范管理中。12.计生工作:共发放避孕药具427人,避孕药物46人,宣传3次。(八)安全稳定我院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卫健局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配合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年初与各科室、卫生室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对全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安全生产知识培训4次,开展应急演练4次,全年无信访案件及不稳定事件发生。(九)乡村振兴工作今年我镇共有脱贫户237户608人,脱贫不稳定户6户12人,边缘易致贫户2户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7人。其中患有三类慢病124人,六类慢病66人。按照市卫健局工作安排,每月在全镇开展大病、预警线索摸排工作,我院医师服务团队同二级帮扶医院每季度对慢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第四季度慢病随访并已录入系统。二、产生的社会效益(一)医疗服务方面。我院开展住院服务以来一直深受患者一直好评,经过我院医务人员的不断努力,我院医疗收入稳步提升;今年我院不断总结发现在工作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由上级来我院进行查房,每月召开医疗质量分析谈论,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公卫服务方面。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我院在公卫服务方面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特别是在老年人体检工作,不再下村进行体检,在我院智能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一站式体检服务,大大减少了村卫生室工作量及手动录入时出现的错误。第三季度组织公卫人员对慢病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确保随访真实性。并对各项目每季度进行质控分析,召开公卫纠错会,不断提升我辖区公卫服务质量。三、存在问题(一)由于工作量大,相关专业人才少,导致部分医务人员不能积极主动的深入辖区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从而影响了辖区公共卫生工作的进度(二)业务用房不够用。由于我院住院患者不断增加,现有病房病床不能够满足我院医疗业务开展需求。(三)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医馆建成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但群众知晓率不高。(四)我院及村卫生室存在部分用药不合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1、继续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积极招聘离退休医师来院坐诊,带领新人,为我院医疗服务储备人才。3、加强医务人员诊疗知识培训,特别是村卫生室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提升我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五、2024年工作计划(一)严格按照第三版版规范要求,加大对村医的培训、质控、督导和考核,加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加大对责任医师团队的考核力度。保质保量完成此项工作。(二)发挥医共体优势作用,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细化医共体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及病患对医共体的医疗政策的知晓率。与上级医院建立完善的双向转诊、会诊查房机制,将派医务人员赴上级医院学习进修,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服务辖区群众。更好发挥医共体的优势作用。(三)切实加强中医药服务技术的推广,将传统民族医学传承发扬光大。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医疗技术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中医药各项技操作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宣传工作,确保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9月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