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文化和旅游、文物的综合执法,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提供保障。执行全市范围内的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市场领域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与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综合执法。 | |
住所 | 兴平市体育厂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边春雷 | |
开办资金 | 1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96万元 | 15.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以来,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市文旅局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局中心工作和大队工作计划,创新思路、文明执法、规范管理、扎实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构建和谐有序的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2023年工作报告如下:一、2023年大队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持续加强文化市场监督检查工作。制定并实施大队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年初完成文化文物执法融合,及时调整安排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夯实监管责任;组织召开了2023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会议,对全年文化文物领域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先后开展了“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日历台历专项清理行动”、“低价游专项检查治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行政执法检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等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常态化开展市场巡查检查,整合配齐执法检查装备,设专人管理,按需配发。及时上传公示执法检查情况,对重大问题加强讨论审议,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加强移动执法工作进展,开展双随机检查1310家次。2023年,共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2200余家次,开展部门联合检查行动14次,出动检查人员7000余人次,责令整改140家次,约谈警告15家次,立案调查1起,做到文化经营场所全覆盖,有力维护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二是重视加大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兴平市文化市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各场所签订《2023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经营者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职责任务;制定安全生产行业监督检查指引,建立安全生产排查对象、隐患问题、监督整改三项责任清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网格化责任包抓,夯实监督管理责任;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制作消防安全、防溺水内容展板20块,印制行业安全宣传手册、宣传单3万份,利用惠民演出、双报到为民行活动等形式,进场所进社区进广场,开展安全宣传活动15次,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6次,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逃生及灭火演练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在全国“两会”、春节、五一、国庆、中秋等重要假期前后,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下发《关于立即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场所深刻汲取银川市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教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部门联合检查,对文旅行业经营场所、文旅新业态监督检查做到全覆盖,全力清查安全隐患风险。今年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问题69个,确保市场安全稳定。三是全力做好文物安全巡查保护工作。认真落实文物安全监管责任,制定《田野文物巡查登记清单》及《巡查检查情况周报表》,认真开展文保单位和田野文物安全巡查保护。对大队管辖的县保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项排查上报;对全市县保以上文物单位进行梳理,确立“秦五女墓”和“犬邱遗址”申报为咸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对全市在建大项目文勘工作进行了抽查,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9份,约谈未及时落实文勘项目5家;加强田野文物巡查保护工作,开展了秋季“青纱帐”田野文物专项巡查,对举报发现的古墓葬现场进行24小时值守保护,向市博物馆移交陶俑残片26块;对损毁的汤坊遗址、仄棱堡遗址;损坏的张耳墓遗址、御井、吴贺遗址、杨家遗址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进行了重立及修复。配合市局开展全市文物安全巡查检查,确保辖区文物安全。四是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今年来,大队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组织召开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传达省市“双减”工作要求,提高各培训机构法律法规和行业守规经营意识;向社会发布培训机构合法经营白名单,向学生家长发送“告家长书”,在场所显要位置印制张贴温馨提示,宣传国家“双减”政策,形成政府群众同心同治监督氛围。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组织文化执法人员围绕资质审核、资金监管、合理收费、教材资料等问题进行不间断排查整治,不断加强培训机构规范化经营;开展无证场所动态排查登记,督促场所完善资料,及时申请办证;联合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形成整治合理;认真接待场所业主和家长来访,合理处置化解举报纠纷问题20余起,现场监督检查社会艺术等级考试活动场次,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深入开展。五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综合治理工作。按照省咸及兴平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大队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工作。结合文旅行业实际,深入开展艺术品经营、演出售卖、保健旅游等养老诈骗活动,开展相关宣传活动10余次,宣传彩页3000余份;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暨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2次,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店、音像店、报刊亭、文具店等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深入开展“绿书签”、“监管护苗”等活动,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印包企业五项制度检查活动4次,整改3家次;配合宗教局开展宗教场所非法出版物监督检查,开展问题日历台历专项检查,收缴违规出版物330余本,坚决封堵清缴有害出版物和有害思想的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二、2023年工作取得的成效今年来,大队坚决执行局党委工作安排,完成了文化执法大队与文物稽查大队的合并融合,对办公区电力线路进行了维修改造,确保办公区域安全;顺利完成年初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完成假期旅游市场执勤值守工作;圆满完成兴平市第二次马拉松安保工作任务;开展中高考期间文旅活动检查管控;完成各项大型演出活动执勤保障等临时性工作安排。大队在省文旅厅2023年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推广;被咸阳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22年全市“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被咸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评为“2022年度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兴平市文旅局2022年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先进党支部;边春雷同志被评为2022年度治污降霾工作先进个人;康永刚被评为2022年度咸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先进个人;李小恒同志被评为2022年度咸阳市文化市场平台应用工作先进个人;田君同志被兴平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三、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大队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急需整改的问题和亟待提高的工作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队伍合并后职责业务范围扩大,执法队员业务能力水平普遍偏低,差距明显,需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二是工作宣传力度不够,需培养干部写作水平,重视宣传工作重要性,加大信息宣传。四、整改措施对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文化执法和文物执法融合,特制定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所属人员业务知识技能学习,不断提升文化执法队伍执法质量。二是加大文化市场宣传力度,在全市树立良好的文化执法形象。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抓健全机制,常态落实监管责任。立足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格局,聚焦重点难点,在健全完善监管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双随机”力度和覆盖面,抓实抓牢节假日等重要节点、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推动形成常态检查全覆盖、专项检查有成效的工作格局。二是抓责任主体,筑牢市场安全基石。以安全生产为载体,健全完善“三个清单”,认真总结“安全生产月”工作成效,大力推进安全隐患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定期开展行业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在推进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管理上进一步发力,形成管理规范安全有序的文旅发展环境。三是抓市场生态,坚决维护市场秩序。强力推进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专项各类整治行动,坚持重拳出击,严厉查处文化市场违规行为;同时,配合市委宣传部,积极完成印刷、出版物市场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坚决维护全文化市场良好生态。四是抓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政治能力和执法业务学习机制,用好用足“学习强国”“全国文化市场技术与服务监管服务”等平台,着力培育学习型、实干型执法队伍,不断提升执法能力水平,确保胜任新时代和形势需要。五是抓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工作短板。按照市局“双减”工作部署,下大力气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对证照不全、资金监管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同时,开展全面排查登记,严防“卷钱跑路”等违规现象发生,维护学生家长权益保障;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保护,加大基建工程文勘工作巡查检查,确保辖区文物安全;开展旅游市场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低价游”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按照新的监管职责,联合开展“竞技宾馆”综合治理,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一年来,大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对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各项目标任务均按要求完成,但与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市局工作为中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创新监督管理措施,严查违规经营行为,聚焦主责主业,按照局党委安排部署和局领导的工作要求,着力为兴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咸阳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22年全市“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被咸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评为“2022年度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