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兴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1:16
单位名称 兴平市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完善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参保登记,缴费年检,个人账户和医保信息管理;参保职工及城乡居民异地就医、关系转续,医保费用报销,参保单位缴费核实;门特病认定;定点医药机构的确定,医保服务协议签订和日常管理等。
住所 兴平市金城路中段信合4楼
法定代表人 陈曼
开办资金 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兴平市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万元 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参保管理工作规范运行持续优化参保缴费服务,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缴费“统模式”改革,按规按时完成参保征缴任务。根据咸阳市年审通知要求,全市2023年医疗保险年审工作已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全市共225家单位,企业单位参保缴费共342家单位,共计参保人员72902人。全力以赴配合税务部门进行2024年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工作,理顺了军转干部、对越反击战特殊人群参保缴费工作;优化了灵活就业人员参(续)保缴费经办服务;强化了重复参保治理,推进了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信息查询等参保管理工作规范,全市参保率保持总体稳定。二、医保经办服务有效提升(1)深入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异地安置参保职工备案2014人次,居民异地备案2114人次,职工异地就医结算156622人次,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结算16556人次。(2)加强基层经办服务力量培训工作。对镇村医保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系统操作、政策解读培训,确保服务事项“放得下、接得住”。(3)门诊慢特病办理更加优化。持续释放医保红利,将准入认定端口前移至定点医疗机构,采取“及时申请、即时认定、全城通办”新模式,有效解决部分参保人员患慢性病后不能及时得到认定并享受相关待遇问题。2023年职工门诊特殊病申请人数1237人,鉴定通过942人,居民门诊特殊病申请人数2132人,鉴定通过1539人,鉴定通过率(城镇职工76%,城乡居民72%)。三、医保政策培训强基固本2023年2月24日,我中心组织全市两定医药机构医保负责人开展“2023年医疗保障协议管理暨政策培训会”参会人员约230余人。会上中心各科室负责人就《咸阳市医疗保障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协议》(2023年)、《咸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实施细则》、《咸阳市门诊慢特病业务经办流程》、《咸阳市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管理办法》政策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培训。稳妥推进职工门诊统筹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心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政策培训及宣传力度,开展大型线下培训会议4次,其中医疗机构培训会2次、参保单位培训会2次;同时在“兴平市医保中心公众号”进行政策解读。为促进中心干部人人懂政策,个个业务精,做到医保业务行家里手。我中心在学用共进基础上,处理好“工学矛盾”,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为激发全体医保经办人员,学练比超,爱岗敬业,建立医保经办人员学习制度,“综合柜员”政务大厅业务人员学习台账,确保窗口经办人员业务经办能力再提升。组织参加咸阳市“练兵比武活动”,并取得了成绩优异。四、协议管理工作持续加强严格执行定点准入评估机制和年度履约考核机制,医保,卫健,纪检,市场监管共同参与准入评估确保准入评估公平公证。按照上年度考核结果规范签订服务协议,2023年我中心持续开展日常检查,常态化组织现场检查,实现协议管理全覆盖。对兴平市7家二级医院、部分一级医院及药店的康复理疗、血液透析、精神病专科、门诊特殊病、门诊统筹等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及时纠正,对不及时纠正存在问题的,我们将按协议做出约谈、整改、扣除违约金等处理决定。五、内部控制管理日趋完善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成立内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岗位职责,识别排查岗位风险,提出防控措施和具体要求。实现人员操作、政策制定、信息安全等风险点全覆盖内部控制,整体上内部控制有所提高。六、行风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制度,结合中省经办规程、市医保政策调整等文件出台,及时动态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全面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有力推进“综合柜员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等制度。七、“全民健康保”参保深入推进为进一步把“陕西全民健康保”参保工作做实、做细,我中心采取多种方式,深入相关单位、镇(街道)和村(社区),利用面对面宣讲、短视频、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全民健康保参保宣传工作。兴平共计有16121人参加全民健康保,有力推进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八、聚焦基层服务,优化推进严格落实《关于落实“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咸医保发(2023)1号文件精神,做好新冠治疗门急诊、住院治疗费用结算清算等工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做好特困供养、低保户、脱贫不稳定等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障工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百姓需求,通过优化经办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承诺限时办结等方式,努力提高群众办事体验感。九、强化党建工作,提升业务一是依托“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与监督,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向心力、组织力、凝聚力,有效促进了全市医保事业的良好发展。二是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成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三、扎实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双报到为民行”活动、深入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医保中心各项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医保人努力付出的结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我中心严格执行医保政策,确保了医保基金审核报销规范及时。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医院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2023年,职工、居民基金共计支付52010万元,其中职工支出24019万元,生育津贴支出449万元,居民支出27991万元。个人现金结算2103人次,基金支付1105.6万元。目前兴平市定点医院已经陆续结算职工门诊统筹费用,运行平稳。截止目前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280443人次,职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1189.74万元。三、存在问题1、政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城乡居民新生儿参保、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报销、分级诊疗、门诊特殊病申请鉴定等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2、对全市各定点医药机构监督检查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我中心医保结算和监督检查人员少且大数据比对技术人员欠缺,日常监管手段有限,监管检查处于被动局面。四、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将政策以清晰直白,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灵活多样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医保政策、业务经办流程,稳步推进基本医保缴费“统模式”改革,提升全市参保率,最大程度地防范化解政策实施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为医保经办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谋划人岗编制。通过加强业务培训,逐步提升非医护类专业的党员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系统内党员干部的整体工作水平。3是借助医保社会监督员、医疗专家、新闻媒体三方力量,依托两定机构内部监督机制和投诉举报奖励承诺等项规定,形成医保网上监控复核费用、实地检查核实,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参与的联动联查联处监管模式,努力把老百姓的治病钱、救命钱用好。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做好医保政策的学习、执行与宣传工作我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医保政策、业务经办流程等,使医保政策不断深入人心,为医疗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加强两定医药机构协议管理2024年我中心进行县区之间的交叉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按照医保协议进一步规范两定医药机构管理,用好群众看病的“钱袋子”,严把基金“入口关”和“支出关”。从日常审核和履行医保协议上对“两定机构”进行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平稳运行。三、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1、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进行对接,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细化职责与分工,将每一项工作具体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标准和完成时限,使每一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各项工作达到更高的标准、取得更好的效果。2、继续加强医疗保障行风建设,提高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优化科室人员组合,完善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和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四、继续加强支部党建工作力度依托支部阵地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各类有益活动有序开展,激发干事热情,树立先进典型,以党建工作开展促进医保业务有效实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