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兴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1:16
单位名称 兴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养老保险政策,参保登记,收缴保费,基金管理,待遇核定支付,档案管理。
住所 兴平市县门西街城关信用社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杨光显
开办资金 1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兴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7万元 11.95万元
网上名称 兴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中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城乡居保中心全体干部高举党建引领这面旗帜,和各镇办密切协作、群策群力,以精细养老金审核发放、优质高效经办服务、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从严开展社保扶贫、加大业务培训和便捷网上经办等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创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夯实经办基础、提升精准水平,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经办工作全面追赶超越。一、抓干部、聚活力,强化党建引领一是积极与各科室签订《2023年度目标责任书》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夯实任务、细化目标,明确责任、严明纪律,确保各项年度任务落细落小。二是坚持每周三政治理论不间断。按照局党委安排,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马嵬办安家村委会参观学习,开展党性体检活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三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陕柴社区进行义务清扫活动,对社区街道的树叶、垃圾及绿化带内杂草杂物进行了清理,使街面焕然一新,也激发了党员同志工作斗志和服务热情。四是扎实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以坚持抓好“三会一课”制度为载体,强化思想补钙和理论提升,注重为民情怀和服务意识。五是坚持每月对党员和干部的日常履职、综合表现、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登记,每季度进行综合打分。六是按照“一岗双责”和“五个一”要求,每季度与科室负责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谈心谈话,及时了解科室情况和干部思想动态,抓实了“扯袖子、咬耳朵”工作。七是按照市上“双报到,为民行”社区慰问活动,一是为老党员送去牛奶、水果等慰问品,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幸福生活,并激励他们向身边群众多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多开展答疑解惑工作。二是开展“六一”儿童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书包、文具、牛奶等物品及节日的祝福。八是给单位同志每人推荐购买了《掌控习惯》和《闭环思维》等书籍,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全力提升综合素养。二、抓服务、重规范,狠抓业务提升一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2023年,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万人,全市16周岁至59周岁参保居民通过税务部门缴纳2023年保费4334万元,全年新增参保764人。严格实行村上报、镇(街道)初审、市经办中心复核“三级把关”制度,每月按时为9.3万名60周岁以上待遇享受人员发放养老金1959万元。二是加大内控稽核力度,抓好防微杜渐。根据人社部、省人社厅和咸阳市人社局《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精神,城乡居保中心及时成立了业务经办管理专项排查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社保局下发的城乡居保风险点7大类34项问题和咸阳市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排查10个方面45项风险点和风险排查重点环节4方面16条内容进行逐一筛查比对,按照风险防控七大类50个小项要求,把关口前移,变事后稽核为事前稽核,坚持每月对可疑数据随机下乡核查,每季度对所有业务科室开展稽核检查,查找工作短板,提出改进措施,形成分析报告,抓好提升落实。截止目前,共计对镇办、各村稽核13次,单位内对各科室稽核3轮,形成稽核报告并提交整改内容,强化内控稽核在风控监管中的作用,按时处理稽核工作疑点,自行通过系统查找核实疑点,按要求上报相关材料,确保按期整改,全面落实。三是强化基金财务管理,务求严实精准。严格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收支审批制度,按规定对养老基金分别建账、分账核算,养老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按规定分别开设,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财政专户严格实施监督控制。每季度根据实际需要核算数据,并向财政专户申请用款,经逐级审批到账后,再经金融管控平台系统操作,按时精准发放到群众手里。四是优化资格认证流程,畅通网上经办。通过分镇(办)召开会议示范、现场指导培训、网上交流引导、微信步骤演示、亲自上门服务等途径,大力推广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的智能应用,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完成资格认证和业务查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群众不跑腿、信息多跑路”。全市60周岁以上养老待遇享受人员通过手机APP已实现认证8.6万人,其他老人采取核心认证的方式也积极参与认证工作,全市生存认证率达100%。五是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社保档案管理规定,确定3名专职档案管理员,7个业务科室兼职档案员,专门负责收集和建立各类参保档案资料,建立密集架档案存放装置,加大了电子档案的存贮力度,以实际行动做到了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三、抓细节、严约束,强化内部管理一是提升业务培训频次。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定期召开各镇办劳保所、经办人员工作推进暨培训会,学习上级文件、规范经办业务,通报有关情况,研究推进工作,确保全市上下业务经办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召开培训会,重点就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及手机APP的操作及有关注意事项对各镇(办)主管领导、劳保所所长、市城乡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全体人员共计200余人进行了系统培训。持续办好“城乡养老保险微课堂”,让业务骨干轮流上台讲业务,努力把经办中心工作人员打造成“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政策通”和“活字典”。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美篇、微信、出租车LED屏等不断强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编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知应会政策指南》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静态计算表》,张贴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纪律规定、通报警示案例等形式,不断加大对群众养老保险的政策宣传和经办人员的警示教育,确保人人知晓、个个敬畏。三是认真做好其他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注重防消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有序;坚持广泛宣传、注重日常巡查,秸秆禁烧任务扎实完成;坚持纪律抽查和卫生评比不松懈,注重日常监管,单位环境面貌清洁舒心。四、产生的社会效益2023全年新增参保764人,按时为9.3万名享受待遇人员发放养老金21425万元,发放率100%,完成目标任务100%;为3013名享受待遇人员发放丧葬费361万元,为9394名享受待遇的“八大员”发放工龄补助金924万元,为7403名被征地农民发放养老补助4076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使广大参保群众感受到国家的这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五、存在问题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缴费档次不高、保障水平偏低、参保吸引力不强,具体经办细则规定还不精细到位,业务交流学习还不经常等问题。对领取养老金人员开展网上生存认证中,运用其他部门大数据比对共享获取认证结果做得还不够。由于部分老人由于年龄偏大,身份证照片和本人实际面部相似度低于77%无法通过手机认证。六、改进措施创新宣传形式,持续做好宣传工作。突出推介生存认证、信息查询等养老业务的宣传应用,让全市60岁以上待遇享受人员随时随地就能办理养老业务。督促各镇办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流动宣传车、印制墙体标语和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有效激发群众自觉参保、提高参保缴费标准的积极性。高效开展镇村养老经办标准化建设和“抓点示范”工作,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本着“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多方位加大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的推广应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开展业务轮训,提高经办效率。主要从制定配套政策、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严格统计报表的质量和时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七、来年计划2024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严格落实经办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夯实经办基础,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坚持党建引领、业务提升的工作思路和“抓精细、抓规范、抓提升”的目标要求,强化措施、对症施策,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切实加强与财政部门、镇村两级的衔接联系,严格落实基础养老金预拨制度,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全力做好特定人员、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工龄补贴和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发放工作,确保全市上下和谐稳定。严格落实经办风险防范和控制暂行办法,不断强化监督制约和风险防控,开展内部控制专项督导和检查,精心做好重复领取待遇比对核查、清理和待遇追回工作。组织各镇办经办人员及村级代办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经办窗口建设,努力提升我市城乡居民养老经办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市各项事业全面实现追赶超越积极贡献人社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