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科技馆

安康科技馆

发布时间: 2024-03-27 11:04
单位名称 安康科技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进社会科技进步。安康科技馆日常管理;安康科技馆展区陈列展览、讲解、展品维护和管理;开展科普讲座、科普论坛、科普巡展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住所 安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文化公园水上展厅
法定代表人 邹小兰
开办资金 3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科学技术协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55万元 276.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市科协加强对安康科技馆的领导,将工作纳入科协全盘工作进行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到工作有计划、经费有保障、运行有成效,推动安康科技馆事业实现新进展、新突破。1.高质量开展科普教育。认真落实免费开放要求,全年开放天数315天,扎实开展大型科普讲座、科普论坛等活动。积极探索开展特色科普教育活动,结合教育“双减”政策,每周二至周五组织专业老师到学校上航模、船模、木艺等手工延时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举办“汉江水鸟”等科普短期展览3期。发布安康科技馆开闭馆情况、日常工作动态、科技知识等内容100余篇,发放科普宣传图书、画册10000余份。科普大篷车“百校万里行”巡展活动先后走进我市汉滨区、旬阳市、紫阳县等各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展教活动,全年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52场次,服务青少年4万余人次。积极参加“三下乡”“科技之春”等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送科普下乡村、到社区、进校园。2.高标准接待服务观众。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安康科技馆工作人员绩效评估奖惩制度》《安康科技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等。在展馆一楼、二楼门口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公开免费开放项目、文明参观须知,坚持为观众提供物品寄存、参观导览、休息座椅、无障碍通道等各种服务设施;组织讲解员、志愿服务劝导员等集中强化培训,招募安康学院志愿者4人参与临时展览和送展览下基层活动。制定观众投诉流程、意见箱、服务投诉热线,及时有效处理观众投诉。3.高效益使用专项资金。严格执行《陕西省科技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认真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物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2023年省科协、省财政厅下达安康科技馆免费开放经费221万元。其中用于展品更新73万元,用于设施设备维护、科普知识讲解、科普报告举办、科普短期展览、文明城市创建、科普大篷车运行等141.3万元,资金使用率达97%。新采购3D针雕打印枪、划船机、发电单车、乐客影院四人版等展品13件(套),保证了科普展品的实用性和时代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安康科技馆常设展厅组织接待观众11.6万人次,接待团体参观144个,开展室内外展教活动188场次,举办培训讲座、亲子科技制作60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开展线上科技知识宣传讲解52场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每周二至周五下午组织2名科技馆专业老师到安康市城东小学、红旗小学、江北小学等学校上航模、船模、木艺等手工延时课354课时;利用周末、法定节假日在馆内开设亲子木艺手工制作课56场次,不断提升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我市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科普形式较单一。多以讲座、展览等传统方式为主,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许多科普文章、讲座等内容过于专业化,难以被一般公众理解。2.创新力度不够。面对现代化科技馆体系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科技馆科普观念、科普思路、科普方式略显陈旧,对公众科普需求把握还不够精准、措施不够有力。(二)改进措施:1.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坚持“走出馆门办展览”思路,深入城镇社区、农村乡镇和中小学校举办流动展览,宣传普及科普知识,延伸科技馆社会教育功能。2.采取“上级要求+自主举办”的形式,每年策划开展3-4场特色青少年科技活动,大力吸引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启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努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抓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坚持好的工作经验,常态化落实免费开放制度,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科技馆,接受科学知识教育。探索更加务实可行的科教方法、科普思路,让科学知识更好的融入青少年的知识系统。(二)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坚持征求服务群体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开展服务措施改进工作,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提升服务水平,让科技馆成为我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