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南市镇子孝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教学,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兴平市南市镇子孝村 | |
法定代表人 | 孙乾林 | |
开办资金 | 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9.8万元 | 9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南市镇子孝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子孝小学在南市镇中心校的领导下,沿着期初制订的目标,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务实进取。这学期学校继续遵循“以学生为根本,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在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管理、常规管理、班级管理上狠下功夫。一学期来,我们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天班,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各项工作扎扎实实、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现在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小结。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抓师德工作,建设和谐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好学、爱生、爱校。我们利用每周例会的机会,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本学期,我们以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开展一次了师德教育。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安心本职工作、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和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将奉献教育当做乐趣。这学期,我校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任劳任怨。在我们学校许多老师带双主课,他们都能够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许多教师为了及时处理当天作业,经常要迟下班四五十分钟。另外,为了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非常重视校务公开。只要是学校的重大事情,我们都严格按照民主管理的程序,在教师例会上公开讨论,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事务中来。正因为如此,教师们都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操场有白色垃圾有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去捡,有学生追逐打闹只要教师看见了会主动上去制止教育,发现某些不良现象会主动去办公室和教师们商量办法……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各项工作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得多了。(二)打造德育教育特色,全面提高育人实效。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专业化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学校以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活动为抓手,鼓励、促进班主任、辅导员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努力造就一支胸怀育人理想、掌握现代德育理论、富有德育实践经验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同时,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例会,大家共同探讨德育教育过程中好的做法及遇到的困难、困惑,同时少先队依据考核细则进行量化考核,有效提高了工作热情和班级管理的水平。本学期召开班主任培训4次,评选优秀班主任2名。2、抓好学生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少先队全方位地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特别是抓好学生的集队、两操和课间行为规范等,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针对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开展规范周、文明餐桌评比、评选文明之星、评选文明班级等活动,使规范落实到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取得的良好的教育效果。3、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平时,我们注重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班级群等形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本学期共召开家长学校主题教育5次,有效地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4、加强德育阵地建设(1)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国庆、重阳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使学生更好的感悟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节约意识,引导学生树立鲜明的民族意识。(2)继续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少先队围绕主题,结合实情,利用橱窗、板报等媒体广泛宣传生命教育的意义,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加强学生乘车、饮食、交通、防火、防溺水、用电等安全教育,本学期共召开主题班会18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成长、价值与关怀的教育,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三)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1、严格课程设置,强化教学常规细节管理。学校严格执行《小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教育法律法规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等手续。学籍管理档案齐全、规范、真实准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每个月,教导处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后反思等作为检查重点,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及时改进。同时,每周对各教研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切实保证每位教师能深入参与活动。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业素养。本学期,学校在期中、期末学生学业情况检测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同时,教师们能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和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并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予以弥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素养。(四)充丰实教师培训模式,有效提高科研成效。1、强化校本培训,抓实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本学期,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组织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悟课改精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自主学习了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与课改意识、科研意识、自我发展意识,争做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2、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安排了常规教研课、随堂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课,能全程参与指导,确保活动质量。(五)扎实推进特色建设,深入促进内涵发展。特色教育体系,是推动教育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迫切需要。目前,我校社团活动已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学校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特色教育教师队伍,按规定配齐、配足、配好教师,积极开展体艺活动,本学期进行了合唱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促进了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六)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明确职责,切实抓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安全法律法规为重点,以安全常识为内容,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针对本校实际,有计划、多形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消防安全演练,安全法规、安全常识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学校与派出所、村委会等单位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既保证了学校自身的治安秩序,又对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治安等起到了监督作用。学校通过集体晨会、发告家长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类专题安全教育。本学期共进行安全演练4次,发放安全提醒200份。同时,学校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要求从事食堂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同时搞好个人卫生,不带病、带伤工作。学校还不断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制度,严把病从口入关,学校还对食堂工作进行随机检查督促与指导,保证食品卫生和师生的饮食安全。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2023年2月,冯超婷荣获兴平市教学能手。2、2023年9月,我校荣获义务教育质量考评“先进单位”。3、2023年9月,李艳妮获得咸阳市教学能手。4、2023年12月,我校获得南市庆元旦校园文化艺术节一等奖。5、在2023小学六年级毕业测试中荣获全市第一名。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片区群众的一致好评。6、学校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7、被镇中小学评为责任目标考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等称号。8、兴平市小课题立项1个,顺利结题。三、存在的问题1、课堂效率的高效性还有待于提高。2、学校教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3、教师对学生训练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内容、方式简单。4、学生的劳动技术能力有待于加强和提高。5、教育教学成绩还需要再进一步的提高。四、整改措施1、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加大教科研资金投入。2、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促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研修学习。3、多和兄弟学校交流,相互学习。4、认真上好每节劳动教育课,教育学生学会劳动,培养劳动能力。5、加强教育教学的投资,奖罚分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注重教师发展,打造一流的教师文化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只有一流的教师文化才能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成就一流的教育事业。按照“立足岗位,发展自我,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教师发展指导思想。努力实现2024年1名教学能手的教师培养目标。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四多”:对学生多一点爱;对同志多一点关心;对工作多一点责任感;对学校多一点贡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坚持活动育人每天的大课间,强其筋骨;每周的升旗仪式,固其品格。学校每年进行运动会、歌咏比赛、艺术节,诗歌朗诵比赛,定期组织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各部室、班级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下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课堂学习、读书活动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锻炼能力,扩大视野,增强自信,搭建广阔的平台。3、加强劳育工作实效,构建劳育课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学校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实施,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劳动周,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家长要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要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团结奋进,争取更大的成绩,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