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项目资金投资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预算安排的准确性进行专项评价与核查,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政府性融资、财政性预算内专项资金、其他财政性资金、需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的其他项目或专项资金。 | |
住所 | 定边县南大街财政局办公楼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波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定边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万元 | 1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情况评审中心根据《定边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工作的通知》(定政财发〔2023〕43号)要求,不断强化职能,健全机制,努力服务全县项目建设。(一)围绕中心工作,提升服务质量。评审中心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更好地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作用。一是严明评审范围、评审时限、评审程序、价格确认以及报审有关要求,做到一次性告知,让建设单位少跑腿。二是实行容缺办理,对缺少非关键资料的项目采取边评审边补充的方式,缩短因补充非关键资料导致项目评审延误的时间,并同步将报审资料发送中介机构及时开展项目预算评审,进一步提高评审效率。三是大幅压减评审时限,明确在建设单位报评资料齐全、规范的前提下,预算金额500万元以内(含500万元)的项目评审必须在2个工作日、500-1000万元的3个工作日、1000-5000万元的5个工作日、5000-10000万元的7个工作日、1亿元以上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二)突出项目重点,拓宽服务领域。评审中心抓住民生工程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投资范围不断拓宽的契机,不断健全评审制度,强化评审职能,提高评审质效,更好地满足政府投资领域拓宽的需要。评审范围从单纯的预算内投资项目拓宽到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政府融资等所有财政性资金,从新建项目拓展到扩建、维修等所有建设项目,并收到了良好效果。2023年,共完成评审项目170个(其中自评8个),审查金额23.67亿元,审定金额21.82亿元,审减金额达1.85亿元,平均审减率为7.8%,充分发挥了财政投资评审“过滤器”和“控制阀”作用。(三)创新组织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为解决现有评审人员短缺、力量不足且非专业这一问题,评审中心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组织方式:一是根据财政局采购中介机构模式,采取委托中介机构初审,评审机构复审的工作方式,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抓大放小。评审中心根据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评审工作,把有限的评审力量放在刀刃上。三是计划评审。通过提高评审工作的计划性,合理安排评审力量,做到有序评审。通过评审组织方式的改革,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四)强化职能职责,保障服务效果。评审中心注重职能职责建设,通过健全财政投资评审机制,不断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职能。规范评审流程,强化评审结论的使用,理顺了评审机构与中介机构的职责分工。对评审的工作流程、相关机构职责、评审报告的内容、评审结论的批复以及档案管理等进行明确规范,逐步建立了资料初审、局长签发、抽取中介、初评报告、结果复核、反馈意见、评审批复、资料归档的财政评审工作流程。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评审的项目涉及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教育设施改善、乡村振兴、市政工程、城市绿化等领域。2023年,为政府和财政共节约项目建设资金1.85亿元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财政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评审力量与评审任务的矛盾突出,严重缺少专业人员;二是建设单位项目预算控制不严,预算水分过大;三是中介机构评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资质与评审项目类型不符;四是建设单位对初审意见反馈不及时,导致项目实施缓慢;五是各市县评审中心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的上级单位,难以推进财政评审工作发展。(二)整改措施。一是充实评审队伍,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公开招考或调入专业评审人员,适度引进高素质专家性评审人才;二是加强项目建设单位内部管理,严格预算,资料齐全的情况下进行报审,对建设单位进行综合评分,并将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三是根据《定边县财政局关于加强中级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四是向上级反映,建立统一的评审程序和方法,推进评审发展。四、下年度工作计划如何在新时期做好财政评审工作,服务全县重点工作大局,是评审中心所亟需解决的问题。今后的工作中,评审中心将加强制度、团队、党风廉政等三个方面的建设。(一)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建设。完善的制度是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今后,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在管理制度层面,明确评审概念、评审范围、评审管理体制、评审内容,评审流程、相关各方职责等内容。在内部管理层面,用制度规范评审程序和控制评审风险,用制度保障评审质量和效率,用制度激励和约束评审行为,特别是强化中介机构的质量责任,以此保障评审质效。(二)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团队建设。评审中心组建时间短,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和思想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一是增强财政投资评审品牌意识。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是专业技术审核机构,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公信力。强化评审人员创建财政投资评审品牌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自觉维护财政投资评审良好形象,努力打造财政投资评审金字招牌。二是创建学习型团队。加强评审人员的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评审队伍的政策素质和业务技能。三是培育和谐的团队文化。树立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培育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追求和谐勤廉的精神境界,形成诚信团结、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团队文化,用和谐的团队文化打造一支优秀的评审队伍。(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牢固树立廉政意识。公正执业、廉洁评审,对于树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公信力至关重要,要牢固树立廉政意识,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原则,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将党风廉政建设与职业操守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教育,在强化“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工作理念中,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三是培育具有财政投资评审特色的廉政文化。要通过教育活动,将廉洁自律、职业操守内化和优化为中心全体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习惯,成为大家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和价值取向,从而培育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