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安康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42
单位名称 安康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承担市本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反垄断、物价、盐业、商标、专利等领域执法职责,组织协调查处市辖区及辖区内跨区域和具有全市影响的复杂案件,监督指导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执法工作。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黄沟路2号
法定代表人 张峰涛
开办资金 9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59万元 103.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8月按规定变更登记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打击民生违法,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开展民生专项执法。联合公检法部门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开展阶段性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稳价保质、特设计量、知识产权等专项执法。二是构建执法协作格局。高质量承办全省执法稽查暨“铁拳”行动现场会,在会上作安康执法经验交流。作为“一圈两区”执法协作“秦岭生态区”轮值单位,组织宝鸡、汉中、商洛、安康召开2次“秦岭生态区”执法协作联席会,联合榆林支队开展“计量作弊”专项执法行动,摸排6个线索,立案2件。与湖北襄阳、十堰、随州、神龙架林区、河南南阳构建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其中,支队办理的2起跨区域侵权案件,收到外省维权单位的锦旗。省药监局组织全省药品执法人员来安实地观摩学习探索实施的“三聚焦三强化”药品执法稽查机制。横向强化与其他部门联动,构建“五联”执法机制,完善行纪衔接、行刑衔接等制度,开创市场监管执法与纪委监委、公检法部门聚力执法、合力办案的新局面。三是营造执法宣传氛围。刊发宣传信息60余条,短视频2条,印发“铁拳”简报9期,召开“铁拳行动”新闻发布会1期,发布全市“铁拳”行动典型案例2期,药品典型案例1期,曝光违法案件30起。安康“铁拳”行动工作动态2次入选国家局“铁拳”行动简报,4次入选省局“铁拳”行动简报,查办的2件药品案例入选全省优秀案例。(二)加强风险监测,守牢安全底线。超额完成年度省考目标任务,开展药品抽样545批次,完成率100.93%;医疗器械抽样76批次,完成率100%。食品抽样8856批次,快速检测食品279批次,完成率118.39%;发布25期食品安全抽检通告,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8期。探索实施“三控三联”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工作机制在全省多次会议上做交流,得到肯定和推广。建立全市市场监管执法系统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后处置人才库,做好食品安全抽检的“后半篇文章”,纳入市级、县(市、区)级27名执法骨干,保障24小时内启动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确保停产、停售、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及时到位,有效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三)提升执法能力,建设执法铁军。持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在全市开展“线上线下双融合,送法培训到基层”活动。领导班子带队下沉县(市区)局开展包联县区指导执法办案,采用“五式一”工作法:开展一次“解剖式”监管执法,开展一次“体检式”案件评查,开展一次“会诊式”工作座谈,开展一次“点餐式”学习培训,开展一次“济困式”执法帮扶。现场解决基层办案难题,实地指导县区和镇所办案31起,实现基层所办案“零”突破。组织“执法办案大讲堂”8期,“送法到基层活动”12期,跟班学习3期,参加国家局培训2期,培训执法人员3200人次。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研究制定《执法办案规则》《关于进一步优化执法办案流程的通知》,实施案件办理“六级联审”,牵头组织全市执法案卷交流评查活动,采取执法机构自查、集中互评、法律专家评析的方式评查8个类别15份典型案卷,向各单位下发问题整改单,“以评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推进全市市场监管执法办案高质量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度,全市查办市场违法案件2224件,涉案货值306.01万元,罚没款901.66万元,其中,食品类案件896件,药械化类案件530件,其他案件798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17件,被列为全省典型案件13件,被列为国家级典型案件1件。全市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居全省第一方阵,药械化案件总数居全省第二、万人办案数居全省第一。亲力亲为查办87件,涉案货值184.68万元,罚没款402.98万元,依法移送司法机关5件。积极发挥“双打”牵头抓总作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市场联络站,组织成员单位集中开展“昆仑”“清风”等专项整治,查办侵权假冒伪劣商品案件645件,涉案金额395.9万元,罚没金额188.86万元。抓捕犯罪嫌疑人15人,审结案件6件。“3.15”期间,联合市公安局、汉滨区局对查获的6大类72个品种、货值达68.2万余元的11.4吨假劣商品进行集中销毁。在粮食购销领域、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暨商业贿赂集中整治执法稽查专项行动中,检查涉粮企业112家、立案3件、罚款0.5万元,联合摸排调查商业贿赂线索3个。查处涉嫌虚假广告案等5起案件全部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抽检经费不足。本年度既要完成省级下达的抽检任务数的抽检,又要满足行政执法抽检、临时性抽检、阶段性抽检,财政预算抽检专项经费不足,只能从行政经费中弥补部分抽检费用,从而导致财务紧张。二是执法装备落后。支队现有执法装备均为机构改革前国家和省上配发或者自行购置,配置较为落后,比如执法记录仪存在画面不清晰、内存小等问题,便捷式打印机存在体积大外出携带不方便等问题。(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协调财政部门落实抽检经费,确保抽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积极向同级财政增加执法装备采购专项经费,统一配备一批适用性强的执法装备,推动改善执法装备差现状。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持续开展以执法办案为主题的专项稽查行动,加大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提高全市稽查办案数量和质量。强化行刑衔接工作,及时将涉刑市场监管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二)进一步加强商品质量的抽检。组织好抽检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监督性抽检,提高抽检和快检的靶向性。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强化核查处置工作,确保处置率100%。(三)进一步加强对县区的指导。强化县区的督办和指导,促推县区案件查办工作。探索重大案件专案组机制、案件巡回指导督办机制,形成全市稽查办案一盘棋的格局。定期组织全市稽查执法办案交流培训,开展交叉执法检查,提升一线稽查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