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

宁强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40
单位名称 宁强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城市环境卫生提供保障;业务范围: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城市生活垃圾运输、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与运营(及相关业务)。
住所 陕西省宁强县羌州北路
法定代表人 曹军利
开办资金 16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5.96万元 165.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清扫保洁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我所严格执行21小时两班倒工作制,每日投入清扫保洁人员110余名、扫地车1辆对县城区域进行清扫保洁作业;投入冲洗车2辆对南北大街、汉源大道等道路以及垃圾投放设施进行冲洗(除下雨、冷冻时节外);每周安排专人对人工湖近水平台及水面湖面漂浮物进行清扫和打捞。全年累计迎接中省市检查40余次;冲洗道路160余次;人工湖打捞保洁120余次;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对环卫工人购买了养老保险以及工伤、意外保险。2、垃圾清运管理工作落实情况。随着我县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县城区域面积的不断扩大,生活垃圾急剧递增。我所加大环卫收集设施的建设和投放力度,大大提高了县城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效率。目前,我所每日投入垃圾清运人员20余名、压缩车3辆、摆臂车3辆、小型钩臂车8辆、农用车2辆、电瓶垃圾清运车5辆、电瓶挂桶车5辆进行垃圾清运作业,县城内生活垃圾日清运50余吨,严格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对单位所有作业车辆购买了商业保险。3、垃圾处理场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县城区域面积不断增加,产生的垃圾量也日益增多。上半年,累计回填垃圾场区内道路5次;垃圾覆盖用黄土3060余m³;消杀灭蝇540次;购置微生物除臭剂0.5吨,每日进行除臭,有效的净化了填埋场周边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完成防渗膜修复300㎡。4、公厕维护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县城公厕实行专人管理,需全天候及时对厕内卫生进行清理;每日进行消杀除臭处理1次;每个公厕均设立“三防”设施、残疾人专用蹲位;安排清扫管理人员每日对公厕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维护。5、生活垃圾分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情况:截止目前,已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20000余份,在人民广场、三角洲公园、感恩广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8次,分发宣传册10000余份,并要求县城45个居民小区和41个公共机构投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已达到85%。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情况:目前中标单位正在核实数据与前期对接、熟悉环境。6、投资保障方面。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针对城区地埋式垃圾箱站点进行了全面升级。为了提升城区垃圾的清运模式新购置6方压缩箱6个资金投入154.8万元;大钩臂车2辆资金投入139万元;针对城区内各小区将地埋式垃圾箱提升改造新购置小挂车2辆资金投入27.6万元;为了加大城区垃圾的清运频次及提升清运模式取缔以前人工装运新购置电瓶挂桶车3辆资金投入12.6万元;为了提升城区品质新购置240L垃圾桶200个资金投入6.6万元;以上资金总投入340.6万元。为了更好的提升城区公共卫生间的质量,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针对城区15所公共卫生间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及提升,资金投入16.8万元。城区公共区域地埋式垃圾箱站点的改造6座,总投资93万元现基本已改造完成;以上资金投入109.8万元。城区垃圾转运模式进行了全面提升,新购置大挂车2辆资金投入149.72万元,17方压缩式垃圾箱4个资金投入156万元,以上资金总入305.72万元。7、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情况。根据省市环保部门对县城区大气整治的要求,我所根据道路保洁作业标准,落实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五位一体”作业模式,加大对城区主次干道每天的洒水作业频次,加大洒水降尘力度,确保洒水降尘作业发挥最大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扬尘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取得了较好成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成效取得重大发展。2、健全监督机制,促进环卫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3、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研究,推广新的环卫科研成果,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向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发展。5、加大工作力度,向环境要效益,充分发挥环卫工作的社会效益。6、参加公益活动,做好环卫宣传,树立环卫意识。环卫工人是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主力军,了解环卫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应尊重环卫工人,支持环卫工作,增强环卫意识。7、为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提供可支持性环境,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2023年,我所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稳步推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在工作上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问题:垃圾场使用年限已到,且库容已满,已无法正常使用,需加快新建垃圾场工程进度。部分环卫设施的逐渐老化,已不能满足日常清扫清运工作的需要。3、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由于县财政资金有限,项目资金尚未到位,与中标企业前期协商,部分合同条款未达成一致。4、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于资金、群众意识等问题,工作推进速度较慢。(二)整改措施1、继续协助县政府和主管局加快对新建垃圾场工程工作进度。2、积极争取环卫资金,逐步更替废旧环卫设施,努力达到创卫工作标准要求。3、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积极向县财政申请项目资金,尽快同中标企业达成共识,开展移交环卫设备工作,并开展试运行和签定合同。4、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严格按照市、县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垃圾分类配合工作,逐步减少人工操作,完善智能化管理,继续加强社会宣传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加强环卫工人招聘工作。2、保持清扫、清运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大对环卫工人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环卫工人的安全意识。3、加强环卫车辆的修理、用油,做到节能降耗,严格按照规则制度执行车辆管理,对驾驶员进行交通意识法规教育“宁让三分、不强一秒”。4、对城区公厕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则制度,完善公厕设施建设,做到入厕无异味,损坏有修理,做到长效机制的循环运作。5、2024年完成征收垃圾费60万元。按照国家劳动法给环卫工人办理相关保险业务。解决好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赔付的资金。8、2024年度安排全体环卫工人进行一次体检。9、继续配合与督促垃圾场热解气化项目的建设进度。10、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积极向县财政申请项目资金,尽快同中标企业达成共识,开展移交环卫设备工作,并试运行和签定合同。11、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一是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性小区;二是构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主要是再次完善城区垃圾站点建设,规范垃圾清运管理工作;三是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可以借助汉源大讲堂或者请专家进学校宣讲等形式进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