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主要承担法律法规直接赋予本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责,以本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名义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 |
住所 | 定边县西环路中段海港酒店旁 | |
法定代表人 | 马俊宏 | |
开办资金 | 3.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定边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万元 | 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定边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环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是学用紧密结合,提高队伍素质。我大队始终将严格依法行政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注重通过业务学习,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干部职工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二是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坚持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与日常工作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重点行业整治和监管,围绕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行业乱象,加大日常监管检查频次和力度,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执法检查,环境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等,督促各种环境安全隐患和突出环境问题及时整改,深化行业领域整治。对排查出的行业乱象及时整治,消除乱象,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乱象整改到位,对收到的“三书一函”,认真整改并按时限要求及时回复。共收到检察建议书11件,全部按时完成整治,持续推动行业乱象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三是积极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督查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方面,查处交办信访问题20件,已全部办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反馈问题,我县共涉及5项问题,其中共性问题1项,个性问题4项,现共性问题已整改完成,个性问题全部配合市级牵头整改部门按时序有效推进。2023年4月3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查工作组入驻定边县,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反馈督查问题交办单16个,目前已全部按期完成整改。四是做好应急值守,全面排查隐患。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信访维稳,确保重要时段我县环境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我队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强化岗位职责,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先后开展了两会”及春节期间环境隐患排查、汛期应急工作防范、全县环境安全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同时要求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细化分解相关工作任务,做好环境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确保从根源上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做好环境安全防范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县域内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五是有序开展日常环境监管。结合日常监管和各级监督帮扶、执法大练兵、“双随机”专项执法检查、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固体废物、工业炉窑、入河排污口、农村黑臭水体、乡镇“两场”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持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第一,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检查企业424家,检查污染防治设施24套。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4份、立案查处52起,移送公安6起,共处罚款443万元。第二,全年共受理生态环境信访件154件,涉及噪声污染40件,大气污染39件,水污染2件,固体废物污62件,其他污染3件,其他投诉8件,办结率100%。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要熟练运用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工作属于业务性较强的专业,环保法律法规近几年修订、修改频繁,各项技术标准更新快,要时刻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受制于基层执法人员不足、工作繁杂等因素影响,业务学习时间不充足,导致执法水平能力有所欠缺,执法能力提升较慢。二是为民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与意识形态有待加强,基层工作繁重,理论学习不足,精神之钙不足,为民服务的理念和思想未能贯穿始终。三是重执法轻普法意识有待整改。基层执法人员注重执法,客观上未能将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模式全面开展,对企业的帮扶和宣传教育层面单薄,普法形式单一,未能创新性开创执法普法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四是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滞后于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执法能力建设薄弱,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和执法装备等与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要求差距较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将业务学习与执法工作有效结合,从组织领导、现场执法、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塑造一支能打胜仗的生态铁军,推动环境监管服务全方位覆盖。二是严格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坚决查处重点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着力解决重点污染企业的超标排污问题,对查处的违法企业,要定期复查,对整改不到位、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的,要挂牌督办、追查到底。对重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加大监测监察频次,及时掌握排污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严防企业偷排、超排行为的发生。三是强化为民服务理念。加强为民服务思想教育,提升执法人员的为民情怀,既要注重业务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内心修炼,环保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时刻本着为民着想的大局意识,在基层工作中不断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身边的环保难题。四是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组织企业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激发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议对生态环境保护突出企业实行嘉奖措施,对生态环境保护落实不力及环境违法频发的企业实行整改教育与处罚并用举措,进一步改善提高生态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