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防疫保障。疾病监测、疾病防治研究、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培训与技术指导,突发卫生事件处理。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小康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为军 | |
开办资金 | 45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杨陵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1.39万元 | 1158.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杨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1、艾滋病丙肝防控。完成监所新进在押人员艾滋病血清标本检测86人次,自愿咨询血清标本检测206人次,老年艾滋病扩大检测8859人份,丙肝扩大检测5000人份,青年大学生哨点监测800人调查问卷,完成2023年艾滋病丙肝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核查工作。2、结核病防控。做好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截至目前共报告肺结核患者78例,管理率94%。重点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学校结核病病例,共下发督导通知单10份,筛查密切接触者185人。3、手足口病防控。加强病例监测,开展病例实验室检测65份,强化学校聚集疫情防控,处置聚集性疫情5起,指导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散发病例随访管理。全面推行“84”化消毒,免费向0-6岁儿童家庭发放“84”消毒液,两轮共发放2.9万余瓶。4、布病防控。开展摸底建档,对全区养殖企业及从业人员进行摸排,建立档案。做好高危人群布病筛查,完成血检103份。做好宣传教育,深入养殖企业10余家,散养户16家,发放防护用品20包,宣传彩页2000余份,受众人群约2000人,提升高危人群防控意识。5、疫苗预防重点传染病防控。按照防控方案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将积极推进人群疫苗接种。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报告犬伤2194人,狂犬疫苗接种2193人,三级暴露应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1496,实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899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率60.01%;出血热疫苗重点人群接种1800支,乙肝疫苗重点人群接种600支,现正在持续接种中。(二)提升基本公卫项目工作质量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加强全区传染病网络规范运行,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对各医疗机构传染病规范报告知识培训,对全区13家责任单位报告传染病网报病例质量进行现场核查,确保全区传染病网络报告病例及时准确。加强日常疫情网报信息监测,对网报系统报告的重点传染病病例及时开展预警分析,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完成传染病报告疫情月分析11期,年分析1期。2、预防接种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强11家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督促指导各预防接种门诊加强人员配备,增添设备,健全工作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加大培训及指导力度,开展业务培训5次,全覆盖检查指导6次,切实提升接种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三是持续做好全区疫苗接种门诊信息化管理,严格疫苗冷链管理,做好适龄儿童及流动儿童管理,及时建卡建证,按照接种程序规范疫苗接种,定期开展查漏补种,确保单苗接种率95%以上。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4.25专题日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疫苗相关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广大群众接种疫苗积极性。3、慢性病管理服务。做好慢病患者管理服务,开展培训督导,提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建档、随访管理工作质量。截止目前,高血压患者累计建档管理17972人,规范管理11367人,规范管理率63.25%,血压控制人数9911人,血压控制率55.15%;糖尿病患者累计建档管理5607人,规范管理3523人,规范管理率62.83%,血糖控制人数2870人,血糖控制率51.19%。4、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制定下发了《2023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调整工作指标及要求。举办全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项目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强化部门协作,做好每季度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与公安、残联、民政进行信息交换,切实做好全区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建档、规范服药、随访等工作。截止目前,我区累计建档患者1059人,在册患者947人,管理908人,管理率95.98%。落实100名贫困患者享受免费服药项目补助14万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努力,业务能力大幅度提高,圆满完成疾控大培训,秋冬季疫情应对能力提升等培训,为全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能力薄弱,存在专业队伍常备化建设不到位。流调专业人员不足,对流行病学调查知识掌握不全面,流调质量有待提高;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缺少常备化的专业消毒队伍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疾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及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防控能力,满足防控工作需求。二是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防控规范要求,及时应对处置,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落实落细专病专防策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日常熟练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各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专业人员人员缺乏,人员流动大,业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整改措施:加强预防接种管理,规范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生。3、慢性病规范化随访技术服务水平不高,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及重性精神疾病报告患病率指标较低,未达到省级要求。信息化管理率较低,病人管理信息不完整。整改措施:强化培训督导,规范实施基本公卫项目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全省要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基础设施及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培训考核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规范开展防控工作。2、持续做好聚集性疫情监测处置,按照防控方案要求,及时应对处置,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疫情扩散。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管理,落实落细专病专防各项措施,努力提升管理水平,有效完成工作指标任务。3、继续加大对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业务培训及指导力度,加强人员资质管理,规范疫苗接种及接种个案信息系统管理,确保疫苗接种率。4、切实做好慢性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诊断、登记报告与建档工作,规范开展随访服务,完成管理目标任务,持续提升管理水平。5、提升职业危害因素、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能力,圆满完成年度监测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