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城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38
单位名称 城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整合教育资助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贷后管理工作
住所 城固县教体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肖开斌
开办资金 19.9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49万元 58.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抓宣传促知晓,提升资助满意度资助中心一直把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作为重点来抓,全面安排部署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3月和9月是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充分利用家长会、报告会、班会、板报、展板、电子屏、广播、校园网、资助政策测试、通讯报道、享受资助明白卡等形式,广泛宣讲和解读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和教育惠民精准资助政策,确保政策宣传落到实处。二是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告知制度。资助中心分春、秋学期,给享受教育惠民政策的“重点保障人群”学生家庭一户不漏地出具了享受教育惠民政策明白卡,由受助学生户籍所在镇办学校老师负责入户宣讲资助政策,并将“明白卡”送达受助学生家中,极大提升了群众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三是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采用师生结对帮扶模式,由结对帮扶老师利用家访机会,给学生或其家长宣讲教育惠民政策,培养政策明白人。2.勤对接快比对,精准建库保落实资助中心严格按照《陕西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做好困难学生认定、建立困难学生信息库工作。一是采用自上而下、自下到上的“双保险”机制,一个不漏地识别资助对象,建立本县户籍本县就学的“重点保障人群”(“重点保障人群”指2016年及以后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城乡低保户、特困救助供养户、孤儿、本人残疾或父母重度残疾、突发严重困难家庭、优抚军人家庭)学生信息库。资助中心把教育部门“学生学籍数据”、乡村振兴局“脱贫人口数据”、民政部门“低保、三类人群和特困救助供养数据”、残联“残疾人口数据”、军人事务局“优抚对象数据”进行比对,精准识别本县户籍的“重点保障人群”学生,并把比对识别出的“重点保障人群”学生下发给学生就读学校,学校结合学生就学实际,查缺补漏,精准上报,准确建立《各学段本县户籍本县就学的“重点保障人群”学生信息库》。二是采用资助政策告知书和学生或其家长承诺制,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资助政策严肃性。三是做好线上线下数据比对和实时调整,确保重点保障人群学生一个不漏地享受相应的教育资助政策。我们把“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下发数据和“重点保障人群”学生信息库有效比对,确保系统核对的“有效数据”和“重点保障人群”学生信息中脱贫户学生数据一致,保证了教育惠民精准资助一个不漏。另外,资助中心对系统中核对的“无效数据”进行跟踪管理,为控辍保学工作筑牢防线。四是建好非“重点保障人群”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按贫困原因,分困难和一般困难两档,建立《各学段非重点保障人群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3.重录入严审核,实现学生资助信息化管理资助中心按照省市关于学生资助系统数据录入工作要求,资助人员积极参与,按时间节点,在系统中完成数据录入、审核工作,实现学生资助工作信息化管理。2023年度,我们按照时间节点,准确地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和受助信息;在“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核对、审核重点保障人群就学受助信息;在“汉中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云数据平台(部门端)”核对重点保障人群学籍和个人就读信息;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内各学段录入了学生享受资助政策信息情况,确保了线上线下数据一致,真正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共享,推动了资助中心学生资助工作科学、规范发展。4.简程序优服务,全力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本息回收工作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一是做好贷款预申请工作。五月份,在全县高三毕业生中开展助学贷款预申请工作,1375名学生参加了贷款预申请。通过预申请的学生,正式办理贷款时,可免于资格审查。二是简化手续。在办理生源地贷款时,既严格执行政策,又尽量简化办事手续,能合并办理的合并办理,能一次办理的决不让群众跑第二次;在审查贷款资料时,我们现场进行录入确认,对于资料有误或不齐的学生,当场指导学生更改或完善;在本息回收时,提醒学生尽量用云闪付、支付宝还款,达到方便快捷,对行动不便的家长,主动登门收缴。三是周到服务。在生源地贷款办理阶段,我们在县政务大厅教体局窗口、学生资助中心同时展开贷款受理工作;在办公室专门提供电脑一台,方便学生使用。四是跟踪催收,做好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第一轮提醒宣传。六月份通过电话、QQ群、邮箱等渠道对本年度即将毕业的贷款学生,进行第一轮提醒,并宣传2023年助学贷款免息和到期本金延期政策,告知学生12月15日前偿还本金无利息;第二轮常规提醒。十一月初进行第二轮常规提醒,电话通知贷款学生偿还2023年度到期本金的还款方式和时间节点,再次宣讲2023年助学贷款免息和到期本金延期政策,并鼓励学生提前还款;第三轮攻坚提醒。十二月份进行第三轮集中攻坚提醒,对无法联系的贷款学生,深入村、组,登门入户进行攻坚提醒。另外,我们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告知明年毕业的贷款学生还本付息的时间、方式,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收工作打基础。5.精研判动态补,确保精准资助一个不漏资助中心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切实做到“应助尽助”。每学期资助中心对“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下发的数据进行比对审核详细研判,对比对出的未享受资助重点保障人群学生迅速进行资助,用县级教育救助金及时予以动态发放,确实做到“应助尽助,不漏一人”,今年以来动态发放共计71人次2.8375万元,此举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一致好评,确保精准资助100%,做到了应助尽助。6.建机制细排查,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根据县教体局制定的《城固县教育体育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城固县教育体育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要求中心校每半月在辖区内进行一次摸排,将辖区摸排结果及时上报资助中心。通过网格化排查和数据分析,未发现控辍保学风险数据,未发现疑似问题。乡村振兴局不定期反馈的拟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经认真核实,其监测对象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均无自费高价择校就读或出国、出境留学情况。通过监测摸排,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本年度承担教育支出(剔除各级财政政策补贴和资助后,不包含学生个人生活费)超过5000元的学生共有121人,并及时反馈给县乡村振兴局,同时按规定对74人次落实资助政策75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3年,按照“学籍在且人在校”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共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377人次3689.69375万元(重点保障人群学生14188人次1083.03125万元)。其中:学前教育阶段3473人次130.237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11615人次451.75625万元;普通高中教育学段5419人次547.375万元;中职教育阶段免学费4042人次363.78万元,助学金2888人次274.9万元,国家奖学金3人1.8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52人1893.245万元。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惠计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243人14.9万元,用县级教育救助金资助有特殊困难的大学新生42人11.7万元。另外,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资助中小学幼儿困难教师51人53万元。圆满完成了各类资助任务,使党的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23年3月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学前一补资金发放程序繁琐,增加了基层幼儿园在一补资金执行过程中工作量。(二)改进措施积极向上级部门反馈学前一补资金发放过程中的弊端,争取采用银行打卡方式发放学前一补资金,便于基层幼儿园操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新的一年里,将进一步强化资助政策宣传,优化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规范管理,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能,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以教育惠民政策支持乡村振兴计划为重点的各项资助工作,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3月被中共陕西省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表彰为“2022年度全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