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地震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建设、信息网络与预警系统的建设、运行工作;管护监测设施、观测环境和地震遗址、遗迹;参与防范次生灾害的技术评估等。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秦皇北路96号秦都区市民服务中心1119室 | |
法定代表人 | 刘旭 | |
开办资金 | 56.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72万元 | 62.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地震监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秦都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抓牢理论知识学习,强化思想建设。区地震监测中心多次开展各类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采取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和“学习强国”APP等形式,先后组织集中学习10余次,专题讨论4次,撰写个人心得体会3篇。(二)扎实做好全年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为了便于全年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专题研究部署,落实专项资金,用于宣传资料印制、物品采购。物品资料主要用于各个时段宣传工作,并免费向街办、单位发放。宣传期间各单位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在今年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竞赛中,英才学校获得了第二、三名。为了提高校园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今年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学校领域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收到参赛作品六千余份,师生参与率达到85%以上。在防震减灾知识六进中的进社区期间,主要在辖区的高层社区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举办讲座一场,播放应急逃生演练视频一次,并组织居民进行应急演练,发放普资料千余份,参与群众近二百人,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基地建设和地震应急工作。今年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一所,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学校一所,目前,已通过初步审查。在辖区医院和学校开展抗震设防要求的执行情况和第五代烈度区划图应用情况,共联全执法检查两次。防震减灾宣传周期间,秦都区地震应急志愿者80余人,开展应急通讯演练1次,演练了设备安装架设、无线电信号传输、图片传输等应急通讯操作技能,提高了地震应急志愿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了更好的让抗震设防技术服务于农村,让群众更方便的掌握技术要点,我们在街办设立了技术服务站,邀请有关专家培训了街办的工作人员,让群众在第一时间能了解到实用的房屋建筑抗震技术。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在历经几个的查询数据,收集汇总,分析结论之后形成报告,由省级专家组前来验收,全票通过。(四)全力保障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开展。要保障工作的开展,必须制度先行。第一,我们召开全区的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安排全年的工作任务,与10个街办签订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分工各责任。第二,为了提高办公效率,申请专项经费,更换了办公设备,增加了部分打印设备。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印制宣传资料、制作小礼品、宣传桌椅、台布等,向有需要的单位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全力为各项宣传做好准备。(五)常态化抓好监测预报管理工作。继续执行每周台站安全检查一次,包括设备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台站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全年总计检查50余次。及时处理设备故障1次,台站整个运行情况来看,位于县区台站运行前列,观测数据荣获“咸阳市地下流体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一等奖”荣誉。今年对全区167名三网信息员开展了业务培训活动,同时还对街办主管领导和本级三网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收到本年度来自街办和社区的上报信息达936条,全年无异常情况发生。全年共参加会商会12余次,提交报告12余份,历年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节假日和重大时段的值班,均安排两人值班。共参加三级联调12余次,网络运行达100%,排名位于全市前列。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一)修订了秦都区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工作高效有序、有章可循、有备无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二)在全区中小学校举办“教育系统防震减灾手抄报、征文”活动,参赛作品六千余份,向市局推荐优秀作品10份。(三)在网络公众号、机关单位、社区、学校等张贴和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四)是在重要时段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普及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今年“5.12”期间我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科普读物、宣传单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群众宣传讲解地震基本知识、地震应急避险技能及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三、存在问题一是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薄弱,监测手段单一。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三是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四是地震应急物资及装备不足。五是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一是派遣业务骨干到省市地震监测台站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提升工作专业技能。二是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和应急避险演练,使广大群众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三是多方争取省市专项资金,弥补资金不足。四是加大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五是积极开展各层面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地震台站的管理维护和日常运行管理,确保地震监测系统正常可靠运行。二是在全区中小学校安装地震震预警设施。三是加强群测网点、灾情信息速报网络建设,着力提高地震观测水平。重点抓好地震“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四是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五是提升地震应急处置水平,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指导学校、社区、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演练工作。六是建设我区防震减灾科普主题公园、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小区。七是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