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业机械的依法管理。负责农机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机作业质量检测;农机驾驶员培训和农机新技术、实用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更新报废和农机作业补贴;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省市农机化项目组织实施。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思源南路5号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辉 | |
开办资金 | 26.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27万元 | 26.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水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夯实责任,示范县创建扎实有力。从2022年7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进行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的谋划准备工作,一是组织业务骨干赴乾县、渭南学习兄弟县区创建先进经验,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二是成立了领导机构、组建了工作专班,聘请专家团队,明确了任务分工和具体要求;三是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并与相关街办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四是先后10余次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技术培训会、现场演示会、专家座谈会,积极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开展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2、坚持“四抓”,农机购置补贴任务超额完成。坚持做到“四抓”,即:抓培训,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办理补贴业务的质量和效率;抓宣传;抓机制,建立登记预约机制、限时办理机制、核查公示机制、兑付回访机制,从人财物给予补贴办理重点支持;抓服务,设立农机信息服务点,做实补贴前服务、农机送检下乡等服务。3、严把“五关”,农机驾考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严培训严考试、先培训后考试、考完试再警示”的原则,严把“五关”,即:资格审核关、考前培训关、理论考试关、实践考核关和警示教育关,确保了农机驾驶员质量。现已举办农机驾驶员理论知识培训2次,安全培训2次,驾驶技能培训6次,集中考试2批次,集中发证2次,培训农机驾驶员60人,发证58人。4、源头管控,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全年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28台,登记挂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09台。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联合公安交警、农业综合执法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11次,发放农机安全温馨提示贴1300余份,与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470份。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实现了零事故、零上访、零曝光的“三零”目标。5、营造氛围,农机宣传培训工作富有成效。在省市农机化网站发表各类农机化信息稿件73篇,提前超额完成了市农机中心下达的信息宣传任务。无论是信息宣传稿件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围绕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免费管理、小麦机收减损、宽幅沟播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内容,6、措施得力,“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有序推进。一是提前召开工作安排会,进行详细部署;二是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为确保及时抢收,颗粒归仓,及时向渭南、甘肃、长武县等农机部门发出收割机协调函,请求驰援我区“三夏”机收工作,最大限度弥补我区收割机具不足;三是印制“三夏”农机便民服务卡,内容涵盖我区范围内农机维修点、农机配件销售点、加油站点及“三夏”“三秋”值班、接待站、应急服务队电话等信息,方便机手求助。“三夏”“三秋”期间,共检修农机具990台套,发放跨区作业证99个,设立跨区接待站7个,成立应急服务队8个,发放便民卡2600份,联系流动加油车3辆。7、规范管理,农机化项目稳步实施。在农机化项目工作实施中,我们坚持项目评审制度,严格按照项目验收程序和项目审计要求,对拟实施的农机化项目逐一评审论证,做到农机企业(合作社)先PPT汇报,验收组现场查验资料,然后专家质询,验收合格的项目再委托专业机构审计,对验收合格、审计合规的农机化项目资料归档,按程序足额拨付资金。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1、2023年,中省下达我区农机补贴资金575万元,已受理补贴机具563台(套),受益农户313人,办理补贴资金744.5万元,支付补贴资金560万元。2、创建了“1311”模式、成立了秦都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盟、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庞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了农机手培训基地、实操平台和规范作业示范区,搭建了一套应急服务体系和一套全程机械化机具组合方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3、先后印发宣传资料25000份,悬挂横幅标语85条,出动宣传车45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21场次,受益群众达8千余人次。三、存在问题1、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质和量两方面短板,农机合作社发展层次不齐,个别合作社发展不足。2、农机社会化服务在信息化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机械化联网有待提高。3、农机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畜牧水产、园林以及农产品加工领域农机化生产还存在短板。四、整改措施1、继续加强对植保无人机和中医农业产业技术的大力宣传,严格行业规范,加大该项技术作业面积。2、持续强化机艺融合,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粮、果、畜、菜、花,确保农机化生产取得纵深进步。3、严格规范项目验收程序,先进行农机企业(合作社)PPT汇报,验收组现场查验资料,然后专家质询,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项目资金审计,农机化项目验收合格、审计合规后,按程序拨付项目资金。五、下年工作打算2024年以农机化项目为抓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以主导产业和重要农时为重点,围绕全区主导产业,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方向,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2、扎实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以农机驾考和检审验为重点,严把“五关”(资格审核关、考前培训关、理论考试关、实践考核关和警示教育关),不断提升农机驾考质量。3、认真完成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以“四抓”和“三严格”为重点,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4、严格落实农机化项目管理工作。以创新机制和完善制度为重点,不断提升农机服务管理水平。5、完善巩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成果。以推广“1311”模式为重点,全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6、积极完成农机化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7、积极做好农机化宣传培训工作。围绕示范县创建、农机安全、牌证管理、购置补贴等业务,开展了大宣传大培训活动.8、加强农机牌证管理工作。农机部门严格农机购置补贴办理,圆满完成全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