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定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31
单位名称 定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预防、监测、检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住所 定边县定边镇木业南街畜牧巷
法定代表人 石祯
开办资金 136.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09万元 37.83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业农村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目标任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现将全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动物防疫工作1.强化工作措施,夯实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及时组织调运及时指导开展免疫注射工作;二是冷链运输直接到镇,确保疫苗运输环节安全可靠;三是建立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镇工作,实现全县乡镇包抓工作全覆盖;四是开展实地培训和指导,夯实镇村两级防疫技术,全年累计培训40余次,开展实地指导120余次,确保乡镇强制免疫工作质量达标;五是购买防疫消毒药品、疫病监测防护用品,提升免疫效果评价和人员防护。全县免费发放山羊痘苗30万头份,三联四防苗20万头份,羊支原体肺炎疫苗3万毫升,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24万毫升。2.推进落实“先打后补”政策。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陕农发〔2023〕8号)精神,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出台《定边县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春季全县申请“先打后补”政策的规模养殖场(户)共计80户,其中鸡场14户,存栏鸡46.75万羽;牛场10户,存栏牛1.982万头(奶牛场6户,存栏1.7475万头);羊场40户,存栏羊2.2219万只;猪场16户,存栏生猪2.283万头。秋季乡镇、区域站审核符合先打后补要求的有43家,其中生猪14家,饲养量49280头;羊子14家,饲养量29627只;肉牛4家,饲养量7587头;奶牛6家,饲养量20165头;蛋鸡5家,饲养量289200羽。根据省厅确定的补助标准,审核应发放购买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补助资金33.4686万元。3.部门合作,阻止非瘟发生一是制定《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相关单位工作职责一览表》,明确细化各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乡镇的属地管理职责;二是按照“双规制”和“网格化”管理要求,加强对全县生猪养殖场、生猪屠宰场等重点场所的全方位、多频次排查;三是落实周报告制度,每周一10点前汇总上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阻止了非洲猪瘟的发生。4.完善“两病”监测,确保人畜健康(1)布病监测:全年监测涉及18个乡镇、一个街道办事处的30个行政村51家场户,测羊子10599只次,其中奶山羊47只(全阴性),共检出阳性羊子血清252份(含复查阳性羊子血清28份);牛布病监测13638头,其中奶牛13136头,检出阳性奶牛16头,对于检出的224只阳性羊、16头阳性奶牛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2)牛结核监测:检测奶牛5202头,肉牛结核347头。均阴性。5.强化包虫病防治,阻断宿主传播。2016年我县纳入全国包虫病防治县,根据《定边县卫生健康健康关于印发定边县2023年包虫病防治及监测项目实施案的通知》,我中心负责包虫病传染源犬只驱虫及中间宿主畜(牛、羊)调查、监测工作。一是开展犬只驱虫药吡喹酮发放1000瓶(100片/瓶);二是调查和监测中间宿主,在羊子屠宰市场调查、检查(本地羊子)羊子肝脏、肺脏500份,收集、整理有病变肝肺42份,准备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6.加强疫病及免疫抗体监测,有效评价疫病风险(1)疫病监测。一是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监测,全年来在盐场堡镇贾圈村10个羊场采集羊血清420份、棉拭子420份,送国家兽医实验室监测;二是采集猪血清、棉拭子样品300份、鸡棉拭子100份、羊血清100份送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验室进行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及口蹄疫病原学监测;三是依据本县历史发生疫情,主动开展流感监测300份,布病监测33275份,牛结核监测1002份,马鼻疽点眼25匹(头)。(2)免疫抗体监测。根据《定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定政办发〔2023〕22号)文件精神,全年采集猪血样、羊血样、牛血样、鸡血样4500份,开展免疫抗体检测,作为全面评价我县的防疫工作依据。送检样品的免疫抗体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二)动物检疫工作。1.产地检疫。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的原则,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全年共完成各类动物产地检疫33.64万头只(头、羽、匹),其中出境检疫12.02万只(头、羽、匹)。2.屠宰检疫。认真落实好“两项制度”,严格“瘦肉精”监测,做到上市肉品附有“两章两证”,确保上市肉品安全可靠。全年共检各类肉品9514吨,检出率100%;检出病害肉6.5吨,销毁6.5吨,销毁率100%;非洲猪瘟检测3155批次,“瘦肉精”检测3991头份,合格率分别为100%。一年来未发生一例由动物源性食品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3.动物运输车辆备案及指定通道查验工作。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要求,对辖区内动物运输车辆进行登记审核,全年共完成动物运输车辆备案190辆(贩运经纪人194人);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消毒查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年共消毒车辆82余辆(次),查验各类畜禽150.4万头(只)。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大大降低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二)全面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三)降低了动物发病率,局部或者全部消灭具有重大影响的动物疫病,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四)整合各类防疫资源,使各类动物防疫技术、力量、措施达到最佳集成,并运用于动物防疫实践,以大幅度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经济损失,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存在问题及建议(一)人员年龄老化。2023年底中心在职工作人员39名,平均年龄47岁,在工作推进落实中,由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差,致使能力提升弱,工作效率低。(二)单位编制少。人员多,职称晋升受阻,部分人员创新的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四、2024年工作重点(一)强化技术措施,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先打后补”,春秋两季非动物防疫等,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二是依托上级疫病定点监测,常规流行病学调查,“先打后补”免疫效果监督抽查,春秋两季免疫抗体监测等,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提升疫情报告及时性和规范性;三是认真落实犊牛腹泻、羔羊痢疾、仔猪腹泻等常见动物疾病防控措施,强化常见动物疫病和外来病防控。(二)多措并举,统筹推进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一是认真落实《榆林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持续开展血清学监测工作,加强对检测、扑杀、免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技术指导;二是坚决秉承“人病畜防,关口前移”的防控策略,认真落实狂犬病、结核病、炭疽病、包虫病防治计划;三是积极与卫健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形成联动防控合力;四是通过印发宣传画、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高养殖户对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三)加强疫情网络建设,提升疫情报告和反应能力。一是按照省级要求,按时完成省、市级疫病监测、免疫等信息的传输及兽医实验室管理系统填报与审核工作;二是强化应急值守,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加大动物疫情信息审核力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三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防控专项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四)夯实“两场”建设,持续促进畜产品品质提升。一是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和《陕西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方案》,组织全县有条件的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创建一批省级或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二是继续围绕兽用抗菌药减量工作继续推进有条件、有意愿的养殖场开展减量工作。为全县畜产品品质提升做好示范,做好带动。(五)加强防疫技术培训指导,持续提升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人兽共患病、监测流调和疫病净化等开展技术培训。全年计划举办春、秋两季县级免疫技术培训各1次;布病及其他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培训1次;开展动物疫病防疫实操培训1次;组织中心技术骨干到乡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40次。(六)加快兽医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兽医实验室改造建设,力争2024年底兽医实验室通过续展考核。安排实验室人员参加省、市级实验室举办监测采样、检测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七)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专业素养教育,深入学习《动物防疫法》《生物安全法》以及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的应急预案、技术规范和政策文件等知识,提升依法依规履职水平。加强干部专业技能培训,选派干部职工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鼓励技术人员主持科技项目,培育一批行业专家。(八)持续加强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和主题教育工作。一是按照计划继续开展对标整改推进工作;二是落实好学习计划和集中培训;三是做好典型经验、典型案例的分析;三是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四是做好总结验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