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杨陵区> 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统筹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所)

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统筹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23
单位名称 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统筹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及职工退休、退职的管理提供服务。管理退休退职职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编制执行养老保险金收支计划,依法征缴社会养老保险金,审核、记录基金的缴存、提取与使用情况,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管理退休待遇。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常乐路18号
法定代表人 张利娜
开办资金 7.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万元 2.13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统筹办公室(退休职工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区人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2023年全年,我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共有参保单位190家,参保人数4618人,其中在职2968人,退休待遇领取人员1650人,参保率达100%,为全年养老保险征缴工作夯实了基础。(一)全力推动基金征缴。年初,为确保全年基金足额缴纳,我办利用两周时间,逐人逐项核算2919名参保职工缴费基数,全年配合财政、税务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615万元(个人部分2203万元、单位部分4412万元);全年征收职业年金1978.9万元(其中个人部分缴纳1279.7万元,平均月征缴职业年金个人部分106.6万元);职业年金转移收入149.7万元。(二)一次性支付和基金转移实现突破。通过与省、示范区等部门多方努力,我区行政区划代码问题得以理顺,打通了企业养老保险转入接续和跨省转入接续通道,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线上方便快捷办理。全年办理办结企业转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57人,转移收入金额303.11万元;转移支出3人,转出金额16.63万元。(三)待遇发放精准高效。一是全年发放1650名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8818万元,生活补贴3100万元,发放完成率100%;发放10名60年代精减职工生活补助费5.5万元;发放离休干部医药费5人22.5万元;发放伤残抚恤金1人5.2万元、遗属补助2人0.72万元。圆满完成全年发放任务。二是高效完成2023年度待遇调整工作。7月下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1626人,补发199.13万元,并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1093.55万元,地方财政补助3500万元,实现机关事业退休待遇8连调;三是职业年金归集及发放实现新跨越。2023年,有序进行职业年金的计息、归集、发放等工作,按期记息、每月归集,截止目前共上解归集资金1766.23万元,成功发放年金待遇590人,219.69万元;四是支付在职去世人员个人账户一次性基本险11人,42万元,职业年金24.93万元。(四)严管基金安全。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守护好老百姓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是每一位社保人的初心和使命。我办每一名工作人员将秉承初心和使命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范财务基金支出,通过支前比对,支后核对,坚决杜绝侵占挪用社保基金。每月开展《杨陵区新增死亡人员、服刑人员》数据核查。截止11月,核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数据1566条,无死亡冒领、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情况;退回5名退休人员由于死亡时间申报有误,导致的多发养老待遇32075.76元;二是全年对1650名退休人员待遇发放抽查稽核11次,核查发放失败信息12条,对未发放成功数据启动专项稽核,重点比对姓名、身份证号、账号等关键信息,启动二次发放后均发放成功。三是每月开展与本级城镇职工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数据比对互查,共计开展10次,138人,经比对核查,不存在重复参保和重复领取待遇情况;四是配合完成退役军人事务局核查农村籍退役军人领取补助相关数据1127条,核查出12名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待遇、参保缴费,其中9人属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人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人属于区离休干部,1人属于疑似我办领取退休待遇人员。分类核查的同时坚持开展日常稽核,一方面确定专人不定期抽取业务数据、资料核查稽核,就经办流程、资料完善、业务规范等全面核验;另一方面依托退休人员节日慰问和体检、退休待遇发放系统等完成近况摸排,筛选高龄退休人员,不定期上门走访了解其身体状况,同时加大对社保法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了解政策及法律规定,营造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的良好舆论氛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规范管理,确保参保职工合法权益。每月20月前发放退休费,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我办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得到参保职工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职业年金发放业务操作仍需加强学习,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养老保险税务征管后,特别是“财政云”启动以来,我区参保单位与税务、财政的业务对账不畅,导致相关业务办理滞后、工作效率不高。三是工作机制不健全,经办业务量大,为工作分配合理化带来桎梏。四是财务岗位人员配备力量薄弱,需进一步提升财务岗位业务能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参加职业年金业务经办培训,多实践,重经办。二是进一步规范对账流程,主动与税务、财政部门协商建立统一的对账机制,提高工作时效。三是是完善健全工作机制。从财务管理、业务经办、资格认证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各经办岗位的协同合作,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岗位互查的内控稽核制度,从制度上查漏洞、堵漏洞,坚决杜绝违反业务操作规程现象发生。四是组织基金财务管理岗位系统学习社保基金财务制度和账务处理规程,充分利用用友A++财务系统完善相关会计科目。积极申请补充财务岗位人员配备,确保社保基金财务管理规范化,人员配备合理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有企业经历的退休“中人”补缴费及转移接续工作。持续做好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确保企业经历退休“中人”补缴费及转移接续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退休待遇及时核定按时发放。(二)加快推进试点期间个人缴费清退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分阶段实行试点期间个人缴费清退。计划下年度先将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退休“中人”、转出、死亡人员的试点期间个人缴费逐人逐单位结算清理,保障其个人权益。(三)持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风控防控工作。一是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我省社保基金管理检查准备工作的函》和示范区、局党组有关要求,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如实做好要情报告、进展及终结报告等工作,及时掌握基金安全状况,确保要情报告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教育警示,严抓问题整改,建立台账、明确整改任务、时限和责任人,逐条逐项落实整改。三是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学习各级社保基金管理警示教育会议精神,提升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