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各项业务工作(一)氟中毒防治工作1、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全覆盖监测按照《榆林市2023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榆疾控发〔2023〕34号)要求,我中心对全县历史氟中毒病区18个乡镇,137个病区村开展饮水型氟中毒全覆盖监测工作。对18个乡镇137个历史氟中毒病区的8-12岁在校学生进行氟斑牙覆盖式检查,共检查学生12068人。其中正常11439人,极轻234人,轻度104人,中度39人,重度9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20%。8-12岁儿童氟斑牙的变化是观察病区村氟中毒流行程度的敏感性指标。检查数据显示,我县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远低于病情控制技术指标,表明我县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取得重要成果,其原因为①病区持续性改水已使绝大多数村庄水氟含量达到安全范围,从源头上消除氟离子进入人体。②定边县已无村级小学,适龄儿童全部集中于乡镇小学及县城小学读书,饮水安全性提高。(二)碘缺乏病防治及水源性高碘监测工作1、碘缺乏病防治工作(1)碘盐监测根据《榆林市2023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要求,6月份完成了盐样、尿样的采集和甲状腺肿抽样调查工作。对抽取的白泥井、贺圈、安边、杨井、堆子梁镇5个乡镇随机抽取中心小学8-11岁非寄宿学生42人、孕妇21人,进行入户食用盐现场盐样采集共315份,在入户采集盐样的同时做现场半定量检测。(2)甲状腺肿抽样调查在随机抽样监测的5个乡镇中各抽取一所中心小学,每所学校检查8—11岁学生42名,采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计算甲肿率。(3)尿碘监测在抽取的5个乡镇各随机抽取孕妇21名、中心小学8-11岁非寄宿学生各42名,每名采集尿样10ML,共采集尿样315份,全部用试管装送实验室进行检测。(4)监测结论:碘盐三率、儿童及孕妇尿碘中位数、儿童病情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评价办法》的必备指标和辅助指标,表明我县碘缺乏病持续处于消除状态。水源性高碘监测工作(1)生活饮用水水碘监测采用10%抽样法,在郝滩镇庙峁则村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随机抽取一口井,共取5份生活饮用水,测定水碘含量,同时调查监测村人口资料。(2)儿童甲状腺容积、尿碘浓度和碘盐监测在监测村所在的郝滩镇小学,对该村6-12岁40名儿童检测甲状腺容积,同时采集尿液和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含量并半定量检测食用盐碘。(3)成人尿碘和盐碘监测因该村适孕青年妇女全部离开本村,无法寻找,遂调查其他人群20人进行尿碘和碘盐监测。(4)监测结论及结果分析监测该村五个方位五份生活饮用水,其中两份超过100μg/L,分别为166.18μg/L和132.45μg/L。根据国家最新水碘标准,该两个方位饮用水为高碘水。6--12岁儿童甲肿率为2.5%,显示儿童甲肿率小于5%的病情控制技术指标。儿童尿碘中位数为400.52μg/L,其中大于300μg/L占比65%。显示65%的儿童碘营养过量。用该村其他常住人口代替孕妇检测的尿碘中位数为317.33μg/L,略高于300μg/L的正常水平。食用盐半定量检测全部为非碘盐,我县已在该村实施不加碘盐供应。(三)鼠疫防治工作1、春季踏查为了做好本年度鼠疫防控工作,准确把握县域内鼠情信息,及时发现鼠间疫情,防范人间鼠疫疫情发生,自3月上旬开始,我中心鼠防科对县域全境进行了全面的鼠情踏查。经查,我县南部山区的杨井、新安边等乡镇野鼠分布范围较小,密度低,以鼠兔和阿拉善黄鼠为主,均在安全范围内;滩区的郝滩、安边、定边街道等乡镇(街道办)长爪沙鼠分布极少,石洞沟、堆子梁、砖井、盐场堡、白泥井和红柳沟等乡镇长爪沙鼠分布范围广,密度较高,局部最高密度估计在65只/公顷以上。踏查时未收捡到病死动物,未发现异常情况。根据踏查结果,2023年定边县鼠疫监测点确定为盐场堡、石洞沟、砖井和堆子梁等4个镇。2、夜行鼠监测夜行鼠共布放2400笼次,捕获三趾跳鼠1只、子午沙鼠4只、阿拉善黄鼠2只、小家鼠1只、黑线仓鼠1只,平均捕获率0.38%。3、野鼠密度监测全年共做样方52个,布夹2590夹次,捕获长爪沙鼠428只,平均密度为8.23只/公顷。4、鼠体媒介监测共梳检捕获鼠426只,获蚤70匹,体蚤染蚤率为11.50%,平均蚤指数为0.16。5、鼠疫细菌学监测采集长爪沙鼠脏器449份,鼠体蚤70匹/51组,鼠疫细菌学培养及PCR检验均为阴性。6、鼠疫血清学监测采集捕获鼠血清104份,鼠疫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阴性。从监测数据看,长爪沙鼠平均密度8.23只/公顷,高于0.2只/公顷的安全密度,处于正常年份鼠密度的较高水平(弓形夹日法监测历史最高密度为9.69只/公顷),应加强鼠情巡查工作。鼠体蚤平均指数为0.16(历史最高为3.11),低于1.00的安全指标,处于较低水平。鼠疫血清学、细菌学及PCR检验均未检出阳性样本。因此监测区域发生鼠间鼠疫的可能性较小。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县地方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指标达到了地方病专项行动防治任务目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2023年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新的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够;二是各种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还有待增强.(二)氟中毒病区改水任务仍然很艰巨。一是加大病情监测力度。完善防控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灵敏度和覆盖面,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为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认真落实生活饮用水工程监测。加强与水利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完成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监测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改水任务得以完成;三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病区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实施氟中毒监测全覆盖工作;四是强化防治机构建设,提升防控能力,科学指导地方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防控仪器和设备,提高技术手段,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必要经费,完善地方病监测体系,不断提升防治专业人员防治知识和业务水平;五是继续加强地方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宣传的实效性,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生产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意识。(三)本年度报告布病发病数与去年同期比下降20.51%,布病发病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随时有疫情暴发的可能。县卫生、畜牧部门要针对牲畜养殖、畜产品生产加工、动物防疫和布病防治工作人员等高危人群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监测,及时扑杀病畜,普及布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生产、生活方式。(四)防治队伍力量薄弱问题日趋严重,从事地方病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目前有部分人员陆续退出工作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又不合理,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调节和补充,将影响到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三、下步工作打算今后,我们继续认真落实《陕西省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和要求,严格按照“政府领导、齐抓共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因地制宜、科学防治,预防为主、防管并重”的原则,查漏补缺、扎实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不放松,组织不散,工作不停,全面提高我县地方病防治水平,有效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一是加大病情监测力度。继续坚持和加强布病疫情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生暴发疫情,卫生和畜牧部门要及时、主动通报信息,及时组织人员联合开展疫情调查和疫点、疫区处理等工作,防止传染源藏匿和转移,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二是落实防控措施。根据我县地方病流行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干预力度,在尚未落实防控措施的病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病区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实施氟中毒监测全覆盖工作,确保病区生活饮用水含氟量符合国家饮水标准。切实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做好改水设施的维护、维修,及时修复或重建已损毁的改水工程和未达到安全饮用水工程,确保病区改水工程达标运行,持续巩固防治成果;加大对病区村的监测工作,持续实施碘盐免费配给和饮水安全工作,强化大众防控意识;三是强化防治机构建设,提升科学研究防控能力,科学指导地方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地方病防治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防控仪器和设备,提高技术手段,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必要经费,完善地方病监测体系,不断提升防治专业人员防治知识和业务水平;四是继续加强地方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宣传的实效性,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和生产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意识。五是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寻找差距和不足,抓好党建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找准差距,强化责任,精心谋划抓落实;二是加大党员的学习教育;三是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创新抓特色。总之,我县2023年地方病防治工作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是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地态度,遵照上级有关要求继续努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防治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