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艺工作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传承地方戏曲(秦腔)、陕北特色艺术(非遗);学术讨论、交流、打造文艺精品;培养、保护、发展、传承戏剧人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百姓推向国内外 | |
住所 | 榆阳区普惠泉巷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长贤 | |
开办资金 | 1261.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49.98万元 | 815.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艺工作团.公益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情况年初我团按照主管局下达任务指标制定了2023年度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有力推进了全体工作的开展。1、参加2023年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演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演出、榆林市春节、元宵节晚会演出、榆阳区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演出等各类文化宣传演出32场,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派的各项演出任务。2、在梅花小戏台开展各类演出活动,演出10余场。演出有经典民歌演唱、经典戏曲(秦腔折子戏、荟萃)、歌舞综合专场等节目,让广大文艺爱好者享受高品质的艺术,惠民百姓及广大戏迷。3、开展了戏曲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等惠民演出,全年演出65场,观众累计达到数万人以上,深受群众的热情欢迎和赞誉,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4、参加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12位演员赴上海完成“中国品牌”专场演出,为宣传榆林,提升榆林形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5、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在我团隆重举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陕北民歌合唱队”揭牌仪式。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与我市将共同推出以当代艺术视角和表现形式打造的一支现代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陕北民歌合唱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以创造经典新民歌、民歌新经典为目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同时团长孙长贤、方伟6月份受文化和旅游部邀请赴北京参加“陕北民歌音乐会”演出;10月15日参加“陕北民歌音乐会”中共中央党校专场演出;11月10日-12月20日参加“歌从陕北来”全国巡演。6、加强培养秦腔接班人(戏曲传承),为戏曲、地方非遗等文化艺术培养后继人才,促进我区戏曲文化传承后继有人。7、迎接各部门考察、调研。我团将继续坚持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我区文化事业发展谱写绚丽的新篇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凝心聚力,拓展业务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能够正确的对待工作,大事、小事讲原则,充分调动党员和职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的加强团队建设,树力团队精神,使团里的凝合力明显加强。全团上下努力拓展业务,依据现实状况,编排创演观众喜闻乐见的,充分反映时代气息的优秀剧目。(二)守正创新、繁荣创作创作、排练了《陕北大秧歌》参加了各类宣传演出活动,发扬秧歌文化,传承陕北秧歌这一舞台艺术,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演出后收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称赞。整理复排了古典戏《杨门女将》、《白蛇传》,先后排练舞蹈、小戏小品等文艺节目为下一步文化宣传做准备,做好演出服务工作。完成了《兰花花》组曲音乐会,进一步对陕北民间音乐、民歌、起到更全面的保护传承;11月初举行了复排歌舞剧《兰花花》启动仪式,此次复排,聚焦精品节目打造,对剧本、音乐、舞美、灯光进行系统的创新、提升,以崭新的现代艺术表现方式,重新演绎广为流传的文化经典,着力将歌舞剧《兰花花》打造成为文工团又一部经久不衰、广为流传的代表性精品力作。让所有的人了解陕北民歌背后的故事,了解《兰花花》这个故事,感受陕北地区非遗文化的特色。(三)狠抓中心、亮点纷呈原创大型地方戏《沙海春秋》入选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参评剧目,参加“文化奖”参评剧目演出,2023年10月8日,在铜川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上演。《沙海春秋》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生动实践的艺术再现,旨在用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讴歌在共产党带领下,榆阳人民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治沙精神。受到了区主要领导,专家学者和观众的一样好评。提升改造梅花小戏台,彰显榆林古城文化内涵,打造古城对外宣传新形象,促进非遗艺术传承展示、常态化开展各类惠民等演出活动,给游客及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四)健全制度、加强保障为了改善团里的整体素质,加强队伍管理,在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继继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团内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严格规定并实施团内演职人员的考勤标准。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重要位置,以“安全第一”的宗旨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外出演出出行、运输、装拆台、食宿等安全。(五)从严从紧抓好党风廉政建设1、加强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围绕主题教育中心任务“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抓基础、强党建”,以团支部为龙头,制定党建学习实施方案,每月下发教育清单,助力每名党员做好学习计划,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集中精力完成剧目编排、演出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同时,联系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深化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坚持每月学习,定期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学习有关文件资料,仔细查摆党员,职工思想上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学习中做到学习有记录,有笔记,有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对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认真落实主题教育问题检视和问题整改工作,将检视出的4个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做到整改条条有举措、件件有着落。2、聚焦基层一线,加强组织建设。持续巩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果,扎实开展等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建和业务的双向融合互促;认真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做到群众有需求、组织有呼应、党员有响应。3、坚持全面从严,建设廉洁机关。严肃认真对待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围绕巡察反馈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教育党员干部从思想源头上筑牢防线,不踩“红线”,守住“底线”。4、加强宣传报道,树立品牌形象。围绕重大剧目、重要任务,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平台,以及榆阳区融媒体中心、各大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大力宣传我团重点工作和先进事迹,扩大文工团好声音,树立文工团好形象,在榆阳融媒体中心、爱榆阳、榆阳宣传、秦腔网、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发表稿件20余篇。三、存在的问题目前陕西省所有事业单位演出团体的演出收入无相关收费性文件,演出收入无法正常上缴国库,导致许多演出不能进行演出,造成单位演出收入较少,无法保障临时工工资及社保支出,影响业务开展。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后,我团原核定事业单位编制44名,减少为36名,实有人数未变,岗位短缺,多名优秀同志,因为岗位的限制不能参加职称评审,影响到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团将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主管局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积极进取,不断推动我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榆阳贡献文工团力量。(一)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补充新鲜血液,完成22名传承班学生的签约工作,建一支更加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年轻表演队伍。(二)以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狠抓作品创作。(三)继续开展梅花小戏台各类演出活动。(四)开展上级交办的文化宣传等各类演出,抓好安全工作。(五)继续加强(戏曲传承)后继人才培训。(六)推送参加省、市、区各类专业比赛。(七)有经费的情况下完成:1、梅花小剧场提升打造后,《我的榆林小曲》《沙海春秋》《兰花花》《三清樊梨花》作为常态化惠民、接待演出剧目,为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以及榆阳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工团力量。2、创排历史剧《昭君出塞》,承办及参加振兴秦腔40周年汇演。3、实施文化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统筹利用文化领域新建文化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推进文化机构常态化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工作,建设地方戏曲、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陕北民歌及秧歌等专题数据库。4、打造榆阳文艺铁军,培养文艺骨干。每年请进来专家现场培训或者选派专业人才外出进修培训、学习,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专业比赛(计划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第十届小戏小品大赛在梅花小剧场设立分会场)。5、推进专家工作站、地方戏曲传习所工作,周末举办非遗培训班,同时对地方戏曲、榆林小曲、陕北说书、秧歌等非遗项目整合。培训班每年两期、每期报名学员不超40人,固定周六、周日培训。6、申请《榆林小曲》、《沙海春秋》全省惠民巡回演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音乐剧《沙海春秋》入选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参评剧目,10月参加“文华奖”参评剧目演出。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