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定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14
单位名称 定边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县域乡村振兴、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农村能源推广提供服务保障。统筹推动全县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负责全县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人居环境、乡村产业、休闲农业、农村能源推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等项目建设及技术指导服务。
住所 定边县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大楼7楼
法定代表人 张益程
开办资金 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5万元 1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主要工作:一、重点工作任务1.党建工作。一是加强学习,以落实学习计划为要,在单位开展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二是开展“人人上讲堂,个个做学员”活动。三是积极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按时收缴党费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党员管理工作。五是做好党员的“三类五星”评定工作。六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七是积极创建“五个过硬”模范机关建设。八是组织好每月的党员活动日。九是严肃开好组织生活会。十是认真落实每季度党建工作安排部署及党员思想汇报工作。十一是认真开展好党建创新活动。十二是认真开展好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工作。十三是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工作。2.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做法:一是强化部署,稳步推进工作。二是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三是落实责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党纪国法。四是开展好警示教育。3.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做法:一是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单位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二是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等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三是做好一岗双责,推动齐抓共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支部书记对党负责的态度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四是定期研判,把握工作形势。五是抓好单位党员思想教育。6.领导班子建设。一是牢固树立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意识。二是从思想作风、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素质本领等方面入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7.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增强干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培养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用知识充实提高自己,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8.创建工作。围绕全县创建工作大局,我中心成立创建、信访、维稳及扫黑除恶领导小组,以创建文明、卫生单位活动为载体,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9.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规范信访工作程序,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增强信访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接待来访群众,维护信访人员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0.扫黑除恶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县“扫黑除恶”工作部署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线索摸排力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折不扣地完成局党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二、主要业务工作11.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一是郝滩镇郝滩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投资200万元,建设日光暖棚2座、购置日处理200吨的玉米烘干塔及其配套设施;二是村级集中湖羊养殖场改造提升项目。对全县15个村级湖羊核心繁育场水毁进行修复;三是湖羊核心繁育场水毁修复。主要维修蓄水池5400m³,新建提水前池1座,新建收水检查井1座,修筑防护围栏207米,大门1座。1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23年,下拨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奖补资金800万元,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一是安排部署到位。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清单式管理、节点化推进。二是督查整改有力。分季度对全县各乡镇村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工作,并形成季度督查通报。三是整治效果明显。按照“八清一改”工作要求,通过多轮集中整治,使各项机制不断健全,群众卫生健康和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13.厕所革命后续管护工作。在2022年向乡镇配发17辆粪污抽渣车、800套手动抽渣杆的基础上,再次向乡镇项目村配发手动抽渣杆6930套,基本实现了新改建厕所的全覆盖,并在全县推广“管护133模式”,即通过建立一个管理平台、建好县镇村三级管护体系、做好户厕管护三有(厕所建好有人用、粪污满了有人抽、厕具坏了有人修)机制,解决了厕所革命管护最后一公里。14.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工作。全面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工作,在2021年以来摸排整改的基础上,对已改户厕再次进行摸排整改“回头看”,重点聚焦2013年以来财政支持建造的农村户厕,摸排梳理存在的弱项短板,逐户建立问题台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做到了问题清、措施实、责任明、要求严。累计摸排农村户厕17978座,发现问题厕所889座,完成整改889座,整改完成率100%。15.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按照全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结果及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例行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定要求,对我县25个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布设点中的3个点位进行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1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一是依据我县2022年度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以秸秆五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细化、实化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二是按照《2022年度定边县秸秆台账实施方案》,完成秸秆台账建设工作,秸秆台账建设中,完成120户农户分散利用量入户调查,143户市场化主体利用量调查,2022年度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62%。17.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工作。2023年采购全生物降解地膜10吨,在各区域站区域范围内就玉米、南瓜、西瓜等作物共1000亩,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完成了试验示范创建工作。18.农田残膜监测工作。11月中旬完成2023年度地膜残留监测工作的省监测点位20个,为了掌握全县地膜残留情况,增加了省控点未设置的张要先镇及新安边镇两个残膜监测点,共计110个样品的采集、清洗、晾晒、称重、储存、数据处理上报等工作。19.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广使用高强度可回收地膜13.3吨,按照2:1“以旧换新”的模式,委托第三方企业通过各乡镇设立的11个兑换点开展以旧换新工作。20.农村能源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监管,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三是加强排查整治,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广泛宣传,使沼气用户明白沼气安全管理操作规程、日常使用注意事项,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21.散煤取暖安全工作。一是落实安全责任。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散煤取暖隐患排查力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排查整治。对我单位包抓定边街道办的6个行政村,通过随机抽查,共排查一氧化碳报警器90户,未发现安全隐患;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手册及材料600余份(册),张贴宣传标语8条、挂图等100余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主要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严抓责任落实。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夯实责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统筹多方资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乡村振兴工作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征,必须统筹各方力量,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3.做足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乡村振兴和农业环保意识。四、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多轮集中整治,使各项机制不断健全,群众卫生健康和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2、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护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了村民文明卫生意识。3、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为保护土壤结构、土壤生态微环境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了标准化的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及运行机制,保证了监测工作长效稳定开展。5、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掌握全县秸秆产生利用状况及区域分布特征,实现秸秆利用精准监测,科学决策提供依据。6、农村能源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和谐安全社会氛围,提高了沼气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消除了安全隐患,切实保护了农户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单位干部职工严重短缺,尤其是年轻干部,建议招聘年轻干部或者将部分借调人员调回单位工作。2.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检查工作量大面广,人员短缺,无工作经费、车辆,监督检查力量明显不足,建议抽调或者招聘一批专职人员,组建像双创办一样的工作队伍,安排专项工作经费,配备工作车辆,经常性进行督导检查。六、2024年工作打算1.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建设各项相关工作。2.扎实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等农业环境保护工作。3.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4.竭力做好对大中型沼气工程、户用的安全监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