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12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组织、培训辅导、创作研究、文化交流、非遗保护。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通南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赵艳妮
开办资金 860.9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60.54万元 860.78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按照区委宣传部工作安排,我馆组织节目快板《擎旗奋进新时代》、扬琴独奏《喜讯》、原创独唱《追随》、诗朗诵《十年,我礼赞时光》参加秦都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小三大”理论宣讲+文艺巡讲活动,分别走进秦都区图书馆、陕建十一建恒泰新家园、平陵果业协会等进行演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到机关单位、生产车间、校园课堂、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真正发挥文化服务群众,浸润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作用。(二)4月8日,我馆组织统一广场体育消费季系列活动暨体育展销会秦都专场文艺演出活动,演出节目13个,参与演职人员100余人,为展销会营造了热闹氛围。(三)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把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企业商圈,我馆多次与秦都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磋商会谈,最终达成共建公共文化服务商圈空间的共识,并于5月27日在秦都万达广场策划举办了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与秦都万达共建公共文化服务商圈空间签约授牌仪式暨“阳光下成长”秦都区第八届庆“六一”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仪式上,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咸阳秦都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公共文化服务商圈空间协议书,并举行了“秦都区公共文化服务商圈空间”“秦都区文化馆秦都万达分馆”授牌仪式。(四)5月30日,按照区文旅局工作安排,我馆参与组织实施秦都区中小学“唱响新时代争做好少年”六一表彰活动暨合唱展演。(五)6月10日,按照省文化馆、市群艺馆工作安排,我馆策划编创演讲作品《不忘初心筑梦前行》参加陕西省文化馆2023年“争当宣讲人争做践行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演讲。参赛选手耿歆迪经过精心准备,在全省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再次被选定参加省文化馆曲江新馆开放仪式当天的演出活动,受到省馆领导和观演群众的高度肯定。(六)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今年,我馆重点推进并完成了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刘古愚》的排演及省“十艺节”参评演出工作。2月份,成立大戏排演专班,召开推进会。3-4月,完成剧本围读、唱腔训练、乐队合排、舞美设计、造型设计和服装道具的设计制作。5-6月,组织召开第二次修改会、第三次修改会,不断打磨提升。5月9日晚,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刘古愚》在市民文化中心大剧院完成试演;6月5日晚,在市民文化中心大剧院成功首演。首演当晚邀请陕西省著名文艺评论家、剧作家、美学家、秦都区全体在家区级领导、文艺界人士、机关干部及各界群众代表400余人观看了演出。首演后,省上专家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观演群众反响良好。10月9日在铜川市耀州文化艺术中心进行“文华奖”参评演出,并喜获优秀文华编剧奖。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制作大戏《刘古愚》的音像制品,以便使这部精品力作更好地传播和保留下来,并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七)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推动我区文化示范社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7月18日晚,由秦都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民政局主办,区文化馆、咸阳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咸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地欢歌“和谐邻里幸福秦都”秦都区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咸阳高铁西站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我馆经过精心的组织、策划、编排,共演出节目12个,其中原创歌舞《社区大家园》、诗朗诵《你是春风,你是雨露》、情景表演《垃圾分类,世界更美》等节目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当晚现场观众达1000余人次,通过秦都区文化馆抖音官方平台直播观看人数达1万余人次。10月27日,我馆组织开展秦都区“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社区文化建设论谈,邀请陕西省社区文化建设促进会会长、西安市高新区创汇社区主任王小学一行20人莅临我区开展调研讨论,推进社区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八)在元旦至元宵节期间,我馆组织开展了“玉兔庆新春欢乐过大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8项37场(期)。活动分为线上线下两大板块,线上活动包括书画名家作品展、秦都区非遗原创短视频展播、秦都区非遗传承人迎新春线上作品展、“开心假日精品剧场”精品少儿剧展演、“好戏连台贺新春”精品剧目展演等5项10期;线下活动包括“迎新春送万福”文化馆总分馆义写春联、“非遗闹元宵文化进万家”社火巡游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秦都区广场文化展演活动等3项27场。线上、线下服务惠及人民群众共计13万余人次,营造了欢乐喜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了元旦至元宵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九)5月27日,我馆策划组织的“阳光下成长”第八届秦都区庆“六一”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在咸阳秦都万达广场精彩上演。来自市区的8个培训机构230名孩子用甜美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共庆自己的节日。(十)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幸福的社区氛围。10月19日下午,由我馆主办的“匠”心传承“糕”寄亲情2023年秦都区九九重阳“花糕”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在陈杨街办金泰社区成功举办。来自陈杨街办各社区的20余名花糕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一直是我馆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今来以来,我们利用周一例会开展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按照文旅局《关于举办全区文旅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和《关于开展文旅系统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扎实组织开展文化馆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今年在文化馆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有付出、有亮点、有成绩,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自身知名度,拥有了良好的信誉,吸引更多群众进馆参与活动。三、存在问题:学习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创新还不够,应对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新要求的基础条件还不成熟,专业人员在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上还无法达到新的标准,设施设备上还无法达到新的标准。专业人员缺乏,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升,创新工作能力不强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来年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四、整改措施:2024年,我们决心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局的的领导下,学习、探索、研究免费开放的方式方法,创新免费开放活动载体,以品牌活动和优质的服务,把文化馆这一阵地使用好,管理好,使这一阵地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活跃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神圣文化殿堂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精神家园,以实现其社会教育的功能和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免费开放服务时长平均每周不低于56小时,服务品牌活动至少在2项以上。(二)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对外宣传广度,在省、市、国家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不低于6件。(三)积极完成省市文化馆、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交办的业务工作。(四)发挥文化馆总馆作用,指导分馆工作按要求进行。全年,举办文化站(文化馆分馆)工作人员辅导培训班8期。(五)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10期。(六)以传统节日、重大节庆为契机,开展送文化进基层70场(次)。(七)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活动6场。(八)跨地区文化交流6次。(九)开展特殊群体文化服务4次。(十)编辑出版秦都区群众原创文艺作品集。(十一)创作群众文艺作品3—5件,开展原创文艺作品推广活动4次。(十二)招募文化活动志愿者不低于100人,并在陕西文旅志愿云平台完成单位注册和个人注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个。(十三)编辑印刷馆办杂志《秦地》4期。一年来,我馆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群艺馆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精诚团结,埋头苦干,经过全馆同志的共同努力,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共计配合完成上级工作任务17项,组织、承办、协办各类线下文艺活动42场次;完成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刘古愚》试演、首演及“十艺节”文华奖的申报、参评演出;举办文化站(文化馆分馆)负责人及文艺骨干培训班4期,共计16课时,培训100余人次;举办“艺”起学才艺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培训班14期,共计106课时,培训1600余人次;云展播优秀剧目6部;举办书画名家作品邀请线上展2期;举办2024年两寺渡村迎新年农民书画展1期;2024迎新年农民书画线上展1期;举办线上直播活动5场,累计观看人数达73000人次;发布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消息、慕课资源、小说连播388条;文化馆抖音官方账号、微信视频号发布短视频102期;拍摄3部《触摸历史传承非遗》短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播放量达5000余次;线上各平台服务点击量共计达105万次。编印出版馆办杂志《秦地》4期,资助出版《刘振宇剪纸艺术》一书。线上、线下服务惠及群众100余万人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2022年度咸阳市群文工作先进集体”;完成新编大型秦腔历史剧《刘古愚》试演、首演及“十艺节”文华奖的申报、参评演出。非遗作品《根植厚重沃土传承非遗文化》荣获群星风采·第十届陕西省群文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微课堂)大赛一等奖;演讲作品《不忘初心筑梦前行》参加陕西省文化馆2023年“争当宣讲人争做践行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演讲荣获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