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

西乡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11
单位名称 西乡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计生监督保障。业务范围:卫生计生监督管理;卫生计生法制宣传;卫生计生监督人员培训与管理。
住所 西乡县金牛路35号
法定代表人 谢军
开办资金 51.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41万元 41.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公共场所、学校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1、狠抓公共场所监督执法,规范经营单位从业行为。围绕国卫复审的总体要求,结合生活美容美发行业专项整治活动,5月对全县住宿、美容美发、沐浴(足浴)等470余家公共场所开展职业行为培训,同时从持证情况、卫生制度、美容仪器和化妆品的索证、消毒等方面逐一监督检查。对现场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下发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对14家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共处罚金额0.62万元,并责令美容场所摘除医疗美容宣传广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生活美容场所的经营行为。2、开展2023年旅游市场公共场所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我县旅游高峰期“油菜花节”、“樱桃节、茶叶节”、“国庆”等节假日,对歌舞厅、洗浴场所和宾馆、游泳池(馆)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公共场所159户、美容美发场所73户、住宿场所37户、足浴洗浴场所38家、游泳场馆3家、商场超市8家,对存在问题的公共场所17家责令限期整改,行政处罚4户。3、开展公共场所艾滋病防治及控烟专项工作。落实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控烟管理,对城区48家公共场所(宾馆21家、酒店4家、理发店13家、商场超市6家、沐浴场所3家、电影院1家、)进行控烟专项监督检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和12月4日法治宣传日共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并联合教体局和疾控中心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宣传讲座,参加师生共计700余人,现场发放700余份宣传资料。4、加强学校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一是联合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围绕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安全等工作对学校及考点周边进行了多次专项监督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86份,责令整改11家。二是针对群众关心的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健康的热点问题,对全县小区、街道现制现售饮用水进行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和水质抽检,共抽查10台现制现售饮水机,经检测水质均达到饮用水卫生安全标准,合格率达100%,为我县居民饮水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二)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工作。1、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按照汉中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大队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23年医疗市场综合监督检査方案,具体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消毒隔离及院内感染控制依法执业方面、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医疗广告情况、母婴保健情况、医疗美容情况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病历和处方管理情况和打击非法行医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并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截止目前查处医疗执业违法行为案件8起,处罚人民币0.5万元,取缔一起长期在乡镇流串的口腔行医窝点,罚款人民币2万元,做到有案必立、有案必查。通过此次督导检查,不断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市场。2、开展全县中医类诊所依法执业专项整治工作。自3月开始,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摸排,共有中医类诊所16家,重点对机构资质、人员资质、诊疗项目、中药管理、医疗文书、消毒管理、医废处置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26份,对一家中医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立即整改,罚款人民币0.1万元。3、深入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年初检察院将医疗美容列为公益诉讼对象,我大队加强同检察院、市场监管局的沟通联系,对全县5家美容机构是否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是否存在无医师资质的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是否存在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是否存在诊疗科目和超范围执业,医疗广告发布是否进行备案,医疗美容收费项目是否进行公示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立即整改,并对一家美容机构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并处以1.9万元的行政处罚。4、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卫生监督工作。前期我大队对全县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处置管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通过看现场、查台帐资料、询问工作人员等方式,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收集、内部交接记录、暂存、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监测报告等环节进行检查,确保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医疗废水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采取依法查处。全年查处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案件2起,罚款人民币0.1万元。5、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净化医疗服务市场。一是重点对全县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游医”、“假医”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行为查处;二是对有证医疗机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将科室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走穴行医”收取手术费的行为、超范围执业现象进行查处;三是对“两非”行为进行查处。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简称“两非”)行为。重点查处“黑诊所”和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两非”的行为。四是以零售药店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打针输液及聘用医师或非医师坐堂行医的行为。全年取缔非法行医场所(摊位)24处,拆除违法广告42面,查处非法行医案件2起,罚款人民币4万元。(三)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一是组织卫生院协管员对辖区企业进行摸排,掌握基本信息,通过专项检查及摸排,目前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涉及142家,其中矿山、建材64家,加油站35家,电力15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28家,专项治理30家已经全部完成。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初步确定重点危害企业36家,主要以矿山、建材行业为重点纳入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企业24家,体检209人,职业禁忌1人。二是日常监督检查用人单位77家,现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60余份,对不合格的5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行政警告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员进行专题培训。开展2023年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截止目前,辖区共有11家用人单位参与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6人评选“职业健康达人”。利用4月25日宣传日和全县安全月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宣传、咨询和解答的方式,向现场群众讲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预防知识等内容。利用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共接受群众咨询近1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种5000余份,制作了横幅10条,发放无纺布手提袋5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按照单位年度工作重点,积极开展了各项日常卫生监督、专项检查等各项工作任务,共查处案件42起,案件办理大幅度提高。全年无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无一起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非法行医难打击,医疗行业从业不规范等问题。(二)整改措施:开展医疗服务市场整顿治理,加大对非法行医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与镇政府、公安等部门的衔接配合,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办案制度等长效机制。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继续加强监督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二)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医疗服务市场整顿治理,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加大对非法行医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与镇政府、公安等部门的衔接配合,逐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办案制度等长效机制,规范涉嫌犯罪非法行医案件的移送工作。(三)继续做好传染病的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监督检查;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情况卫生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围绕国卫复审的总体要求,对全县住宿、美容美发、沐浴(足浴)等470余家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多频次联合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围绕疫情防控、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安全等工作对学校周边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五)持续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辖区企业的摸排,坚持分类管理,持续开展好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加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不断提高群众对职业病危害的知晓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