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殡葬服务中心

咸阳市秦都区殡葬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08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殡葬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殡葬改革,规范丧葬行为,依法对乱埋乱葬行为进行整治和查处;指导各街办依法开展殡葬管理工作;指导监督经营性、公益性公墓做好殡葬服务工作;对区属北郊陵园实施日常管理。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1号秦都区政府南楼3楼315室
法定代表人 赵晓明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万元 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我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大力宣传殡葬惠民政策和节地生态安葬经区政府2023年第13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凡具有秦都区户籍居民,亡故后凭火化证明,骨灰均可自愿免费安放于北郊寄思园纪念堂。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奖免政策温暖民心、生态礼葬福泽后人”宣传彩页1500份。大力宣传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扎实落实《咸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的相关政策,利用清明节、寒衣节宣传时机大力宣传节地生态安葬,通过张贴宣传彩页宣传我区合规合法公墓,保障辖区居民合法权益。(二)推行绿色殡葬、守护蓝天白云大气污染防治在殡葬工作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北郊寄思园办理安葬手续时同家属签订《寄思园大气污染防治承诺书》,严禁携带烟花爆竹、冥币纸钱、花圈及纸扎祭品入园。北郊寄思园特意准备了电子炮,免费让群众在安葬祭奠中使用。在清明节、寒衣节群众集中祭扫的日子,明确禁止冥币、塑料花、鞭炮入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大力宣传倡导广大群众低碳祭祀、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引导祭祀群众进行鲜花祭扫等绿色、环保、文明的祭祀方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许。(三)加强业务培训、促殡葬改革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陕西省殡葬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业务学习机制,每周安排一次全员参加的殡葬法规业务集中学习。为了督促各街办按照省、市殡葬改革相关要求,明确殡葬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强化管理职能,力争使我区殡葬改革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通过对辖区各街办殡葬管理人员及公墓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传达学习殡葬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使殡葬管理人员对殡葬改革认识得到提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避免了在工作中走弯路。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规范经营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服务本年度完成古渡办对仙人居公墓成立管委会,健全和完善了管理制度,完成马泉办骨灰迁移工作,加快进行陕西省殡葬管理信息系统档案信息录入工作。结合殡葬工作秩序大整顿专项行动,加强对全区经营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重点对未经审批擅自兴建、未办理建设用地手续、擅自扩大建设用地面积、违规预售墓位、建售超面积墓位、实施价格欺诈和垄断行为、农村公益性墓地违规对外销售、“活人墓”、“硬化大墓”等进行全面检查复核,着力核查已整改问题是否出现反弹,力争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结合省、市要求,在重要节点如春节、清明节、寒衣节对辖区各安葬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二)创建文明城市,倡导文明祭祀为了防污降霾,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我中心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为契机,逐步加大了推进文明祭祀工作力度。主要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是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厚养礼葬新风气;二是积极开展文明祭祀的宣传引导工作,尤其是在春节、清明、寒衣节宣传禁烧及鲜花祭奠。三是各办事处、市容环卫局、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自区域内展开不间断的巡查执法,对抛洒、焚烧冥币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规范。(三)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全力推动全区红白理事会、公墓管委会建设在全区村(居)建立健全和完善勤俭节约办理红白喜事的自治制度,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旗帜鲜明反对丧事大操大办,约束村(居)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行为,我区渭滨街道办事处西里村和马庄街道办事处南吴村活动相对突出,通过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厚养礼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理念。(四)落实殡葬救助政策,进行规范有序管理我们严格按照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咸办字【2017】107号)有关规定,联合财政局下发《关于印发秦都区困难群众殡葬救助实施办法》,组织人员深入社区进行宣传、积极落实困难群众惠民殡葬救助政策,在全区推行树立厚养礼葬、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采用以奖代补形式,予以表彰。对城区弱势群体、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由区民政局审核后,实行骨灰免费安放北郊寄思园。截止全年,共救助困难群众32人,其中低保户20人,优抚对象10人,贫困2人,共发放救助金61831元,免费安放低保户1人。积极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宣传活动,扎实落实《咸阳市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办法》政策,由过去群众不理解、不认可转变到逐步认识与参与。通过宣传,本年度海葬1人,壁葬1人,发放节地生态安葬补助金3500元。三、存在问题(一)以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为由,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细致,导致在殡葬改革当中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方法路子还不够灵活。(二)对于基层殡葬领域从业人员的培训监督工作力度还不够坚强有力,只是注重了对主体责任单位人的督导层面。(三)对全区殡葬改革的指导性及前瞻性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对于实际存在殡葬领域的风序良俗改革工作宣传引导的方法还不够创新。(四)安全生产工作,墓园及纪念堂的安全防范工作只是停留在督促检查才纠改的被动层面,甚至对于安全检查存在厌烦情绪。四、整改措施(一)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将党的指导思想与殡葬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加强自觉学习十大精神的积极性。(二)继续增强殡葬改革政策理论的学习、宣传和研究。进一步加大全区殡葬领域业务培训,行业监管力度。对于街道办殡葬业务口分工负责同志人员调整频繁的现象,做好工作衔接,确保殡葬业务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三)将殡葬改革工作当作主要任务来抓,对于殡葬领域长期形成的风俗理念进行正确引导,注重倡导厚养礼葬深化殡葬改革。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契机进行宣传引导,特别是抓住重大节日祭扫时机,联合街道办及社区进行《咸阳市倡导文明礼葬指引》等资料发放。(四)确保全区殡葬业安全生产,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实抓好殡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都要到位。五、下一步工作打算殡葬服务中心按照职能要求,扎实真干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在下一年度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一)宣传落实殡葬改革政策,推行分片包抓使人人肩上有担子,将殡葬改革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同各街道办事处实行联动,加强社区、村基层宣传工作,为我区火化率达到100%的目标而努力。继续做好惠民殡葬救助工作,使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殡葬改革政策的实惠,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区殡葬改革发展。(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北郊寄思园日常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殡葬服务群众满意度,使北郊陵园真正成为政府公益性公墓的典范。建立常态化业务学习机制,继续开展好每周安排一次全员参加的殡葬法规业务集中学习。促使大家熟知牢记殡葬政策法规,提升殡葬服务能力,促进殡葬改革政策落实,以扎实的业务知识基础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注重殡葬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规范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被视为殡葬业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殡葬业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将其纳入核心工作范畴加强督导检查。(四)积极宣传,认真落实园区禁烧规定做好清明节、寒衣节、春节等重大祭祀节日的文明祭祀工作、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完善和演练各项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稳定,积极劝导群众错峰祭扫,切实保障好群众安全有序文明祭扫,大力宣传倡导低碳祭祀、鲜花祭祀、网上祭祀,有效减少大气环境污染。(五)积极推进北郊寄思园建设积极推进北郊寄思园陵园墓区墓穴建设。项目开工后,做好日常施工安全管理、按规划图纸及施工要求质量规范施工,确保陵园新建设墓区墓穴按时保质保量建成,严格按照秦都区物价局核准的价格执行收费、公开透明。加快推进智慧化祭拜系统建设项目前期报批招标手续办理工作,在软件方面提升陵园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陕西省公墓经营许可证》咸墓经字[01]号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