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城区> 咸阳市渭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咸阳市渭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05
单位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开展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完成其他学生资助工作。
住所 咸阳市渭城区文渊路中段38号
法定代表人 冯美娟
开办资金 21.4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01万元 9.75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渭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教育局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建设。我区学生资助已经全学段覆盖,学期初指导学校(幼儿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及《学生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发《关于做好学前、义教、高中、中职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并要求各校(园)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资助工作,形成“横向到头、纵向到边”的学生资助网络体系。2、加强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一是组织召开渭城区学前资助业务培训会,对辖区幼儿园开展资助政策及系统应用培训工作,提升幼儿园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二是组织资助工作人员参加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和办公系统应用培训,提升资助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数据录入质量;三是组织业务骨干参加省上学生资助业务及学生资助系统信息管理应用培训,组织参加省上组织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培训,加强资助政策业务学习。四是组织中职学校参加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育人.深度辅导”系列培训。3、精准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严格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进行受助学生资格评审认定工作。坚持公开资助政策,公开工作程序,公开评审评议“三公开”制度,坚持班级评审、评议结果公示,学校评定、推荐结果公示,资助管理中心审核结果公示“三公示”制度,使各项资助评定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运行,做到精准施策、精准资助。4、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一是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财保监会《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就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的范围和办理流程发布公告,转发各贷款学生微信群、QQ群,并做好助学贷款服务热线的相关问题的解答工作。二是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4月中旬资助中心提前印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宣传册,向高三毕业生发放,确保人手一份、转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制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展板,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生活广场、社区、高中学校、中职学校,向学生和群众面对面宣传讲解助学贷款政策;三是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认定工作,对3所高中、1所中职学校408名学生进行助学贷款预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高考学子解除后顾之忧;四是用心服务学生,做到应贷尽贷,本年度共计受理贷款申请242人,贷款金额291.87万元。五是开展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印制发放还款流程及办理指南,并通过微信、QQ等载体多途径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自觉履行还款意识,制作催款通知单、开通POS机刷卡还款渠道,确保贷款学生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还款。5、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组,定期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学生资助管理、学生资助档案建设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4次,指导督促学校资助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建立学生资助随机抽查制度,每学期各学段资助金发放结束后,区资助中心对受助学生进行随机抽查调查回访,回访人数占资助人数比例5%以上,通过调查回访了解各学校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确保资助金发放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6、提高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数据录入质量。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暂行办法,我们组织学校进行资助系统操作培训,并于6月份和11月份全部完成春、秋两学期省精准资助信息系统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资助数据系统核对、录入、审核等工作,12月对省精准系统下发的未正常受助的学生再次进行核查、审核。基本实现“3个100%”和“3个零误差”的目标。7、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一是开展学生资助政策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生活广场、社区、高中学校、中职学校,向学生和群众面对面宣传讲解助学政策,高考、中考期间在各考点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条幅,向高考学生及学生家长发放资助政策宣传册、宣传扇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二是利用多媒体平台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制作发布《学生资助政策问答》宣传视频,并通过学习强国、区融媒体平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向在校学生、家长及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三是组织学校通过家长会、校内宣传栏、班级微信群、一封信、主题班会及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资助政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及资助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和家长发放《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告知书》,让学生家长了解资助标准、发放形式。8、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积极发动学校及局直各单位采购商南县农副产品,号召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参与消费扶贫,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主动消费。二是积极与区农村农业局和商南县教育局沟通联系关于开展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事宜,配合教研室拿出赴商南开展教育优秀人才交流方案,并做好相关对接工作。9、做好政府资助和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渭城区“精准资助·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对6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给予补助,资助金额3.6万元;二是联合区慈善协会开展2023年大学生“扶智助学”活动,共资助100名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30万元;开展“情暖童心.爱心筑梦”庆六一捐赠慰问活动,为我区碱滩小学、文汇路初级中学的1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并送上节日的祝福。三是扎实开展“精准资助基层行”走访活动,本次活动共走访学前、义务、普高、中职学校40余所,走访家庭困难学生630人,发放补助金或慰问品共计15828元,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落到了具体实践中,切实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四是组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99”公益捐赠活动,共筹集17337.22元。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不懈抓好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深入实施精准资助,指导学校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充分用好《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系统》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比下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信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努力做到贫困学生人本化认定、动态化认定、精准化认定。(二)持续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一是做好贷前、贷中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对贷款电子化设备的维护调试工作,为暑期贷款工作做好准备,贷款受理时对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认真进行审核,确保完整、准确、规范,做到应贷尽贷;二是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回收、还款救助机制落实、普通高校学生服义务兵役学费代偿等相关工作,确保应收尽收。(三)进一步扩大学生资助宣传影响力。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全面深入解读学生资助政策,展示学生资助工作成效,强化正向激励,切实筑牢学生资助领域意识形态阵地,选树宣传优秀受助学生榜样,讲好新时代学生资助故事。提升学生资助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四)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加强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资助政策及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精通数字化应用的学生资助工作者,提高资助队伍的政策执行力和数字化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智慧化水平。切实增强资助工作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确保资助数据录入信息化、精准化。(五)继续做好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拓宽资金渠道,统筹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形式,积极搭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资助育人平台,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做好大学新生入学资助工作,使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