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定边县民族宗教事务和侨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有关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参与民族宗教团体日常社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收集、整理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料,做好全县民族宗教界人士联系培养及侨属台属的联系工作。 | |
住所 | 定边县二道街北关路1号县委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李瑞雪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定边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9万元 | 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统战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理论武装,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五进”(进民主党派、进宗教场所、进民营企业、进统战联谊组织、进民族社区)活动,抓好动员部署、集中宣讲、座谈交流、专题培训等环节。深入民族宗教领域开展各类学习会8次,发放《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学习资料1000余册份。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赴甘肃环县陕甘革命旧址、甘肃华池南梁革命纪念馆学习交流2次,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齐植统战树•共建同心林”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深刻认识,引导民族宗教界不断深化“五个认同”,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宗教界界新时代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基础。(二)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构建民族宗教工作新格局。牢牢把握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坚持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为抓手,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县委常委会议学习研究安排民族宗教工作8次,召开统一战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民族宗教工作专题会议共5次,安排部署重点工作,研究制定《涉民族宗教因素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关于开展2023年治理非法宗教活动专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效推动民族宗教工作由点及面、全面铺开。(三)紧扣“大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新成果。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关于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提供制度支撑。深入开展“党建+民族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西关民族社区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4次。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真食品专项检查工作,确保清真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有力保障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组织开展“爱心助学筑梦未来”少数民族高考学子慰问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并送上助学金,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党的关怀与厚爱。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二是搭建民族交流沟通桥梁有新成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创新开展民族团结影片展播活动,在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轮播民族团结相关影片,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城市血脉、根植人民心中。指导西关社区加强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庆元宵邻里守望一家亲”、“党建连心话端午浓情福粽香四溢”等联谊交友活动,进一步增进民族情感交融与认同,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三是民族工作服务质量有新提升。扎实开展少数民族人口摸底工作,指导西关民族社区完善标准化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及各项制度建设,有序推进针对外来少数民族歧视性做法排查纠正工作,全面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四)紧盯“大稳定”,推动宗教中国化方向走深走实。聚焦促进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创新开展自查自纠和民族宗教工作大调研活动,不断筑牢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的“防火墙”。一是“大起底”。相继印发《关于做好近期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民族宗教工作调研方案》,全面排查民族宗教领域各类风险隐患,形成调研报告1篇,整治各类风险隐患14条。指导各宗教场所完善宗教团体和宗教场所日常管理制度,实现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责任岗位、应急预案全部上墙,严防宗教领域违规违法事件发生。二是“建机制”。健全完善宗教活动场所镇村两级责任人公示机制、民宗干部包抓宗教场所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定边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实施方案》《2023年抵御境外基督教渗透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不断加强宗教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监测,对苗头性、倾向性隐患实施跟踪,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三是“抓培训”。组织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举办“民宗干部暨村级联络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和“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暨财务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民宗干部、村级宗教联络员、宗教场所负责人及财务人员350人次,有力提升了民宗干部及宗教界人士防范风险隐患的能力。四是“强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巩固“崇俭戒奢”教育、“五进”可视化工程活动成果,有效推进宗教活动场所“五好”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宗教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认真举办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宗教界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五)侨务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摸清侨情底数,及时更新全县归侨、侨眷基本数据,掌握侨情动态。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努力下,我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帮助解决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二是帮助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就业问题。三是定期协调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持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我国宗教中国化逐步深入,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三、存在的问题2023年以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民族宗教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工作跟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各单位针对民族宗教重点工作能够做到统筹安排部署,但个别乡镇部门在督促具体落实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主动性还不够足。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部分乡镇及村委会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模糊认识和麻痹思想,底数不清,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有时被动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工作缺少主动性、创新性。三是能力水平仍需强化。部分基层民族宗教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等情况。村一级联络员对民族宗教工作还不够了解,业务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干部政策理论培训,提升基层干部民族宗教工作理论水平,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夯实宗教工作责任。二是进一步推进宗教活动场所镇村两级责任人公示机制、统战干部包抓宗教场所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宗教“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建设。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县委统战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扎实推动新时代定边民族宗教工作走深走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连续三年目标责任考核优秀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