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落实医疗保险各项政策,保障职工切身利益。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及灵活就业人员的核定、管理和使用。承担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医保服务协议签订和日常管理工作。全区离休干部医疗费的审核报销。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秦皇路与文林路十字东南角咸阳市秦都区市民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钟伟 | |
开办资金 | 23.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26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医疗保障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开展情况深入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学习,树立系统榜样任务,结合医保行业作风重点任务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锻造作风能力全面过硬的干部队伍。搭建医保宣传矩阵,依托“秦都医保”微信公众号为主平台,以参保、住院门诊报销、职工医保门诊共济、门诊特慢病办理等医保政策为主要内容,利用开办义诊活动、发放海报、拍摄政策宣传片等形式解读医保政策,让医保政策走进百姓生活,提升医保惠民措施知晓率。基本医疗实现全覆盖,2023年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合计22万人,城镇职工参保8.1万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实现梯次减负,基本医疗门诊报销3.2万人次、1195万元,住院报销4.5万人次、2.1亿元;大病报销228人次、220万元;医疗救助门诊5161人次,33万元;住院750人次,126万元;生育保险支付747人次、1339.9万元。组织力量对辖区354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逐一排查审核。一方面加大基金监管宣传力度。以“安全规范用基金,守好人民‘看病钱’”集中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累计发放政策宣传单8万余份、宣传海报2万份、宣传横幅35条。另一方面是是加强协议首管,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对辖区3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约谈整改41家,通报批评34家,查处违规费用13.3万元,并责令限期整改。6、全链优化,高质高效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快捷化,拓展电子医保凭证应用新场景。中心全力打造办事程序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区、街道办、社区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依托国家医保APP、陕西医保APP和微信小程序、陕西省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网厅、咸阳医保微信公众号,参保登记、转移接续申请、异地就医备案、家庭共济绑定等业务均实现“网上好办”“掌上易办”。辖区居民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足不出户就可缴纳医保费用,实现参保缴费、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业务办理。辖区所有两定机构均已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扫码结算,群众医保待遇享受更加便捷。中心也会定期将最新的医保政策和不断优化的办事指南更新投放至微信公众号,减少办事环节,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1、打造医保服务品牌,力求便民服务“零距离”一是打造“秦医保都办好”品牌。全面建成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网络,设立10个医保服务站,117个社区(村)医保服务室以及3所大学的医保网络全部开通,专人负责。强化专业培训,下沉包括参保变更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7大类10项医保服务事项,同时率先将灵活就业、异地报销等业务下沉形成“7+1”医保服务下沉格局,充分发挥‘15分钟医保公共服务圈’作用。二是搭建一体化服务医保平台。1460平米医保经办服务大厅于2023年9月正式启用,设立综合性服务窗口,设立叫号机、导办台等,服务事项落实“综合柜员制”,平均办理时长不超过10分钟。2、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坚持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修订完善了《秦都区医保中心机关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服务承诺》,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服务过硬的专业队伍。咸阳高新区是咸阳市“秦创原”先行区建设的主战场,企业多,离主城区较远,来中心办理参保业务很不方便。中心主动深入高新区企业征求意见后,对接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最终在高新区政务大厅专门设立企业职工医保办理窗口,解决了高新区企业因路程远参保不便捷的问题。3、多措并举细致谋划,全力推动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和大学生参保扩面工作一是组织召开全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征缴工作动员会,要求各街办、责任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任务进度迅速启动参保工作。二是全面覆盖。组建医保政策宣传团队,深入街办、社区(村)发放医保政策宣传册、现场答疑,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三是部门协同。积极加强与税务等部门对接,依托大数据共享,做好动态管理,通过数据信息比对,巩固2023年参保人群,及时指导各街道做好定向征收工作。四是借助媒体力量。发挥本地媒体宣传优势,充分利用“秦都融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平台,全方位、多渠道、零死角宣传参保政策,增强广大群众“人人都参保、家家有医靠”的思想意识,激发群众参保热情。五是针对大学生参保工作,坚持高位推动,由市局领导、区级分管领导带队多次前往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就学生参保工作流程进行调研,与校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沟通,掌握入学新生、在读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在校学生参保工作方案及征缴流程进行讨论研究、形成共识,同时积极开展“医保政策进校园”活动,发放政策宣传折页5000余份,现场进行讲解,重点宣传参保缴费、报销比例、操作流程及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三、存在问题1、医保政策宣传仍需加强。由于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涉及的群众人口众多、波及范围较广,现阶段仍存在少数人对职工医保报销、慢性病报销等政策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群众一时难以消化,个别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或知悉信息不及时等问题。2、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扎实。作为业务单位,有时认为,基层干部只需要把工作干好,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上升到坚定理想信念高度,造成对党的重大理论成果不能系统把握和深刻理解,不能做到与推动实际工作融会贯通。3、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对一些干部职工迟到早退、请假时间过长等问题没有从严处理,工作人员偶有软懒散庸拖等现象的存在,干部作风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四、整改措施我中心作为服务群众的窗口性单位,标准化建设不容忽视。我们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虚心学习借鉴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一是统一标志标识,合理划分区域,并完善相应基本服务设施,保持办公区域干净、整洁、有序,各种资料及时整理、归集、保存;二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用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决不让群众多跑路。三是加强形象建设,强化教育管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行为举止,确保告知内容准确,避免业务办理差错。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提升政治站位,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全面贯彻全会精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医保惠民暖民便民成效上。2、提质增量完成全民参保任务。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宣传引导,有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升全民参保质量,优化参保政策,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保意愿,城乡居民实现应保尽保。3、创新实践,打造品牌。我中心将继续着力推动基层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以参保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实需求为导向,持续擦亮“‘秦’医保、都办好”品牌,以示范创建规范化、经办服务标准化、服务群众人性化三方面为抓手,将医疗保障这项民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