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第十五幼儿园

榆林市第十五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3-27 09:58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十五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榆阳区环城北路公租房金林小区
法定代表人 高斌
开办资金 3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0.62万元 434.9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第十五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1.园务管理注重高效民主。秉持依法办园、规范办园、公益普惠的办园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制定办园章程,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园委会、家长委员会、膳食委员会等,不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分工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表决制度,确保工作机制高效灵活,切实体现管理的民主性和规范性。2.党建引领业务纵深发展。构建“鸿雁党建+”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相关决策机制,以“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主题,开展组织生活会、党员讲党课等各类活动,依托“双培养”机制将党建融入到业务方方面面,6月9日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参观夫子庙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活动,7月1日开展了“同心庆七一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系列活动,11月日开展了“观影砺初心奋进担使命”观影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确保了党员教师政治站位高、工作方向明,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努力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今年我们还高评价通过了“党建示范校”“四星级党支部”验收。3.全力强化师德建设。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不断优化教师考勤、考核、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先机制,完善教师师德师风个人档案。本年度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学习6次,政策法规培训4次,集体学习先进楷模3次,评优表彰活动2次,评选出了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保育员、后勤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团队等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师,全面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了争先奋进的良好氛围。4.聚力提升专业素养。坚持“二分三全”原则,即分层、分类和全队伍参与、全项目练兵、全过程跟踪,通过“青蓝”工程、日常考核打卡、期末分享评比、线上线下+园内园外培训、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形式,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改革动态,提升专业素养。一年来,在培训推动、研修促动、竞赛拉动、考核驱动多种助力下,培树了区级教学能手3名,张霞、张艳艳、高楚等老师在市区级保育技能比赛中获奖,其他各类荣誉及比赛获奖共计26人次,成就了一批理念先进、能力突出、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5.着力抓实教育科研。以课程园本化为抓手,以一日活动游戏化为重点,结合师幼发展需求制定教研计划,组织并鼓励教师立足实际,积极参与园本资源研发和课题研究,着力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和基础研究能力。本年度新研发园本课程《小小一粒米》《向“筷”乐出发》《“守”艺人》《“字”从遇见你》《“庙”趣横生》等12册,结题市区级课题5个,园本课题8个。这些成果的实践运用,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宽了幼儿全面发展渠道,更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解决了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一些挑战和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办园条件标准化。幼儿园严格按照省示范幼儿园创建标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环保、服务全面的原则,今年累计投入158.6万元,改造了沙水区、户外骑行区、党员活动室等;添置了幼儿木制床桌凳220套;户外大型、零型玩具7类66件;升级了活动室紫外线消毒灯、灭蝇灯96个;更换了室外草皮1900平方米、EPDM颗粒地面980平方米、活动室木地板640平方米,铺设了户外感观小路65米。厨房各类设备样样俱全,区域划分合理,位置摆放科学,管理安全精细,充分满足师幼膳食营养需求。保健室、隔离室分区设置,器械设施齐全,并配有专职保健医,很好地保证了师幼健康服务需求。宽阔的场地,完善的设施,丰富的材料,温馨的环境,为师幼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极大地满足了其成长与发展需求。2.常规管理信息化。积极搭建信息化高效管理平台,百兆光纤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依托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精准全面适时呈现教师、幼儿及园所信息。班级电脑、触控一体机高效支持游戏化教学和办公使用。配设了入离园闸机及“明厨亮灶”、灶务管理、营养分析、财务运行等专用系统软件,实现了入离园信息全反馈、灶务管理公开透明、膳食营养科学研判、财务管理规范便捷;配备了远程互动设备,实现了培训、教研、会议交流可视化;借助企业微信、家园互动群、公众号等手段,实现了上传下达、互动交流、宣传报道直接化,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3.文化环境特色化。以“澍文化”为引领,以环创为载体,以渗透为目的,着力打造开放、美观、特色的育人环境。楼梯上,以“澍”文化为核心,将传统民俗民风、琴棋书画、榆林美食、二十四节气等园本课程内容分年龄段系统融入南、北、中三个楼梯的环创中,转身台呈现了守、护、育系列活动下的大型主题活动、阅读活动、传统游戏及家园共育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了解、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让优秀文化在课程中流淌、在意识中渗透。户外,创设了种植区“澍泽园”、饲养区“澍养园”、沙水区“澍趣园”、综合体能骑行区“澍乐园”,内容丰富,器械多样,为幼儿实践探索提供更多便利。三、存在的问题1.课程建设思路需更加明确具体,缺少课程故事。2.课程理念没有深入一日活动中,课程实施过程需要提高幼儿自主性。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助力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智慧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提升教师挖掘课程价值、课程实施及课程故事的撰写能力。利用生活为“源”,一日生活皆为课程,有效利用身边丰富资源,充分利用本地、本园、本班所拥有的生活化课程资源。课程的实施做到深入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共同建构。2.贯彻落实幼儿为本的课程理念,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培训学习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避免课程理念出现偏颇。转变70%基础课程和30%园本课程的课程结构理念。转变传统自上而下的课程编制模式,真正赋予幼儿课程主人的权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