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实验幼儿园

兴平市实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3-27 09:57
单位名称 兴平市实验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兴平市莽山路莽山公园西侧
法定代表人 史王平
开办资金 17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兴平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30万元 173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岁聿云暮、一元复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全园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用汗水与实干笃定前行、用敬业与专业绘就成长,在队伍建设、家园共育、园务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现具体总结如下。一、坚守教育初心不改,建设“成长型”教师队伍。(一)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保教质量的高品质发展一定需要高水平的教师成长。我们立足“幼儿教师师德为先”的教师队伍建设总原则,通过讲述我的师德故事、“五四”观影、“五四”微视频拍摄、教师节师德承诺等大型活动,制定师德师风考核细则,期初进行教职工收心工作会,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二)教师业务培训百花盛开。立足园本、成就园本、超越园本一直是我们教师培训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我们立足园本,以日常保教活动中的困惑和疑问为主题,每2周1次年级组教研、每月1次全园大教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师园本培训,先后多次购买学前智库线上课程、定期观看亿童网校学习内容,邀请姜西润老师入园线下培训;先后派屈帅、魏彤和武文涛等老师参加国培、省培项目,派薛思雨参加咸阳市暑期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派李婷、袁娇、邢玲萍等老师参加线下集体教学观摩培训,并在老师培训返园后第一时间进行二次分享,争取培训内容的最大化学习。二、坚持以人为本,创设“人文型”管理体系。(一)持续党建引领树鲜艳旗帜。党建工作与保教工作相互滋养彼此促进是我园开展党建工作的总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青年党员教师充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当骨干、争做先锋,以“凡事与我有关”的态度履职尽责,以身作则争做青年教师学习的典范。(二)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辅相成。始终秉承制度服务教师成长、制度促进教师成长的总原则,教师代表教师选,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期末召开教代会,不断完善优化制度建设。在统筹实施层级管理的同时,细化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流程,做到常规工作量化制、专项工作细化制。(三)多措并举构筑园所安全屏障。始终秉承安全工作人人管、人人都是安全管理员的安全管理总原则。学期初全体教职工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人人夯实安全责任;以部门为单位,制定各部门安全排查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立即上报处理;每月月末召开安全工作总结会,反馈本月安排次月安全工作;每学期初以年级组为单位拟定安全教育计划,每周一全园在升旗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当日安全教育内容剪辑为视频发送班级群,家园携手,共促儿童安全防范技能提升。以季度为单位进行了预防食物中毒、防震防火防拐骗等安全演练,每次演练均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四)全面辐射带动助力协同成长。立足本园带动姊妹园一同成长是实幼人永恒不变的心声。充分发挥史王平名师工作室、实验幼儿园共同体牵头单位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共同体牵头单位带动作用,采用同课异构、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共同体联动活动。(五)家园社三方育人和睦融合。注重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陪伴和行为示范作用。定期围绕幼小衔接、常见病预防等内容邀请外援进行家长专题分享,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家委会以及伙委会,向家长传递我园保教管理理念。(六)用心用情用爱深入细致做好宣传。人人都是实幼开放形象、事事都是实幼理念传递。我们一直认为宣传更多应该是园所保教理念的输出和推广,我们立足“幼食光”、“先锋号”、“成长记”、“童乐园”和“微播报”5个栏目在实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推送我园园务管理、教师成长、党建工作、儿童成长和膳食营养等工作,每次活动的开展每篇内容的书写都是我园保教理念的传递和再现。三、追随儿童兴趣,实施“多元型”保教活动。(一)卫生保健从细微处着手。严格落实卫生保健十项制度和《陕西省卫生保健工作指南》,制定实验幼儿园卫生保健18项细则,健全卫生保健常规检查机制,科学推进卫生保健工作落实落细;严格执行健康体检制度,坚持入园体检全覆盖,每位儿童建立健康成长档案,关注追踪特殊儿童成长,做好因病缺勤儿童专案管理;详细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以月为单位对儿童动作体能发展进行科学评估和总结反馈,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儿童体格健康成长;以周为单位制定儿童带量食谱,并每周在公众号对食谱进行公示,每季度进行营养分析和膳食调研,结合营养分析和调研报告及时优化调整儿童膳食;每2周进行1次保育培训,不断提升保育员专业能力;每2周进行一次全园卫生大检查,并做好日常保洁维护,为儿童创设清洁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定期进行家长卫生保健相关知识专题培训,引导家长科学育儿。(二)班本课程有序实施。我坚持追随儿童兴趣的立场,支持儿童、读懂儿童更顺应儿童兴趣,发现一日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契机,以年级组为单位生成班本课程,并采用课程实施前审议-拟定课程实施路径-课组织与实施-课程汇报反馈评价的方式循环进行“亲自然”班本课程,循序渐进润物无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幼儿园保教品质内涵提升。(三)园所环境赋能儿童。思考与行动并行、创新与务实并重,围绕每月活动主题,我园坚持做到让环境能够记录儿童学习的足迹,表达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合作分享,并充分调动儿童的认知积极性,让儿童自主地与环境互动,让环境与儿童互相滋养、共生共长。(四)保教活动顺应儿童。我园采用“4+1”保教活动安排,每周五进行自由日活动,自由日主要活动内容包含:部室活动、班级走区和体能活动,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多样的素材,能够满足儿童个性化发展和促进儿童同伴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品质,坚持进行儿童餐前诵读和餐前感恩词朗诵,让懂得感恩的品质潜移默化在儿童心中萌发,采用古诗词诵读大会的方式对儿童餐前诵读进行检阅,让儿童语言表达、文字理解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让中华经典文化厚植儿童心中。(五)幼小衔接多视角全方位。我园将幼小衔接工作渗透于儿童在园三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注重儿童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彼此融合形成。开展“你好,小学”、“儿童自理能力大赛”、“跳蚤市场”等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儿童对小学满怀期待,自我服务、同伴互助、遵守规则和主动表达等良好品质隐性形成;各班创设“今天我值日”墙面,引导儿童树立责任意识和为同伴服务的意识。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实幼先后荣获兴平市平安校园、兴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达标校园、兴平市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兴平市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兴平市“绿色兴平共建共享”干部职工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案例《“5+X”多元评价,让儿童成长看得见》获陕西省一等奖;赵静获陕西省第二届保育员技能大赛入园环节一等奖、进餐环节二等奖、卫生消毒和通识优秀奖;咸阳市课题《主题背景下大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顺利结题、陕西省规划课题《幼儿园“亲自然”园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成功立项;赵静、武文涛、魏彤、刑玲萍等多位老师在咸阳市学前教育“五个一”专业发展行动中分别获半日活动设计、集体教学和儿童观察与分析一等奖;裴子翔获兴平市教育系统讲解员擂台赛二等奖、赵静作品《春风如沐向阳花开》获性评估你是微视频创作一等奖、薛思雨刑玲萍作品《幼儿园里欢乐多》获兴平市微视频创作二等奖;梁倩、张亚利、李金凤分别荣获2023年兴平市第一届传统文化进校园“小能手”剪纸大赛二等奖、优秀奖;杨婷、袁娇、魏彤分别被授予兴平市四有好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屈帅、李婷等共计12位老师分别获兴平市教育教研成果评选一二三等奖。存在的问题是: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实幼教师平均年龄26岁,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学前教育力量,年轻有朝气有生命力是实幼教师的代名词,但年轻的同时教师梯队建设不够健全、强理论弱实践、凝聚力向心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不足显性存在。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系统适宜。目前课程建设体系还比较零散,课程架构以及课程与园所星文化的融合度、适切性都有待进一步思考。整改措施:我们将继续采用教师读书会、园本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等方法提高教师保教工作能力,借助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我园保教品质提升,同时注重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争取能够在园内搭建“传帮带”的教师成长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架构与园所文化的融合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锻造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制定教师培养规划,明确教师阶段培养目标,采用分层培训,因人而育的培养方式,培养园级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二)持续进行班课程组织与实施,并不断反思,形成“亲自然”课程体系;各项常态化工作开展注意及时反思修正,不断向好发展;注重班级常规建设、加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卫生习惯培养。(三)加强家、园、社区联系,构建互动外延教育,使家园有效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加强师幼安全教师及社会实践锻炼。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发展需要我们继续保持斗志、抖擞精神,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开始。“万里长征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2024年,各部门负责人要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以实干苦干加巧干推动发展,心中有责任、手中有招、敢担当、善作为,努力开创保教质量提升新局面,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