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09:52
单位名称 宁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护秦巴生态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业务范围:实施秦巴生态保护项目;执行专项规划;秦巴生态保护监督检查;天保工程管理;退耕还林管理;林草科学技术推广;林木多种经营技术服务;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野生动物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湿地保护。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羌州北路飞播站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映利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宁强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万元 2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上年度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建设任务3.1万亩。完成2023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2.1万亩作业设计编制,并通过市级专家组审查批复,目前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2.持续巩固完善退耕还林成果,兑付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750万元,补助面积2.5万亩,涉及退耕农户5479户;第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补助资金267万元,补助面积13.35万亩,涉及退耕农户23913户。3.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落实落细全县354.47万亩森林管护责任,签订责任书18份,管护协议书54份。兑付2023年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资金278.4万元,兑付面积17.4万亩,涉及林农13853户。4.认真落实省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对全县古树名木开展摸底调查。目前全县挂牌古树211棵,排查后备古树119棵,与18个镇(街)签订了养护责任书,争取中央林业生态恢复资金20万元开展频危古树抢救复壮。5.积极推进野猪种群调控及野猪致害补偿机制建立,同宁强县山田佳源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等7个狩猎公司签订野猪种群调控服务合同,发放狩猎证47本,完成730头野猪狩猎计划。制定了《宁强县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方案》,筹资100万与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签订了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强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户监督管理,救助黄麂等野生动物9起。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悬挂横幅35处,张贴宣传标语260幅,展出展板53面,出动宣传车90余台次,印制宣传资料5万余份。6.核实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20个疑似点位。完成林政执法技术鉴定5项,出具鉴定意见书5份。扎实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查处案件2起,罚款3000元,办理检疫证142份,检疫苗木877.4954万株,竹材1吨,种子1.8吨。7.筹资29.8万元完成2023年28个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样地调查(森林样地26个,草原样地2个)。认真开展封山禁牧工作,签订封山禁牧责任书13份,封山禁牧联防联治协议1份,建立了封山禁牧跨区域合作机制。8.建立了县、镇、村+专兼职生态护林员为核心的林业有害生物四级管护体系,充分发挥479名林山长,2个临时检疫检查站,18个管护站及生态护林员作用,对全县67万亩松林实行动态监管。筹措资金600余万元,累计伐除死亡松树69249株,挂设天牛诱捕器500套,树干注射阿维菌素3万支。9.积极谋划“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创建了汉源街道办七盘关村林果产业园、黄坝驿村淫羊藿种苗繁育基地2个科技示范点,推广示范面积6200亩,培养技术能手1人。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宁强油茶提质增效示范园500亩建设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完成上年度生态保护恢复项目3.1万亩,2023年2.1万亩任务正在组织实施;落实354.47万亩集体林管护责任,兑付新一轮退耕还林5000亩1245户200万元,延长期补助750万元,纳入森林质量提升267万元,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278.4万元。2.排查后备古树119棵,挂牌211棵,签订责任书18份;同7个公司签订野猪种群调控合同,发放狩猎证47本,完成730头野猪狩猎计划,救助野生动物9起;核实湿地公园20个疑似点位。3.检疫执法查处案件2起,罚款3000元,办理检疫证142份,检疫苗木877.4954万株,竹材1吨,种子1.8吨。4.筹资600余万元伐除枯死松树69249株,挂设诱捕器500套,注射阿维菌素3万支。完成技术鉴定5项,出具鉴定书5份。4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9月,支部被命名为“五星党支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人员缺乏,管护力量薄弱,人员老龄化情况严重。二是集中业务培训少,知识更新缓慢,不能与时俱进掌握林业新知识,领会新思想。三是林业宣传工作有待加强,群众对林业相关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四是镇街管护站人员缺乏,部分管护站正式职工即将退休,工作无人接替。2.改进措施:一是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招录或选聘专业技术强、文化素质高、能干事、想事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依托项目支持,采取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多频次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及时跟进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组装宣传车、制作宣传牌,印制宣传挂历、购物袋、一次性水杯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林业新法规、新政策,增强群众保护生态意识。四是做好调查研究,解决基层管护站人员调配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按计划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2.1万亩造林任务,确保通过上级验收。2.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责任,加强对镇街管护站管理,及时兑付天保商品林停伐补助资金。3.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按要求兑付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和提质增效补助资金。4.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完成野猪猎捕年度任务。5.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积极争跑项目资金,对古树名木做好养护管理。6.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四级管护体系作用,加大入县木材检验检疫力度,对全县67万亩松林实施动态监管。7.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