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09:49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管理服务
住所 宝鸡市店子街副4号
法定代表人 王晓红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万元 5.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1、完成中职学校“双达标”省级复核工作。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中职学校“双达标”省级复核工作要求,对2022年接受市级“双达标”检测评估的三所中职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对监测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督查指导学校做好整改,2023年5月三所学校顺利通过省级复核验收,通过中职学校双达标工作我区四所中职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不断努力,办学水平有了较高提升。2、安排落实双返生培训工作。按照市教育局、市财政局2023年关于“双返生”培训工作的有关文件,根据市局下达的320人次的培训总任务,拟定我区“双返生”培训方案,并向利用我区职业教育优势,要求四所中职学校结合各校开设专业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精心遴选2023年的培训专业,并安排各中职学校及时上报各校2023年的培训计划,确保2023年“双返生”培训工作顺利开展。8月-10月我区职教中心、工贸中职、亚太中职三个培训点相继开班培训,截止10月底共计培训378人,助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二)学前教育工作成效显著。1、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5月根据《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全区幼儿园进行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教育督导评估考核的安排》(宝金政教督办〔2023〕6号),依据《陕西省教育质量提升督导评估316工程指标体系(幼儿园)》按照区局“316工程”督导评估工作安排,成11个督导评估组对全区民办幼儿园从办园条件、队伍建设、卫生保健、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园,督促建立问题台账、跟踪指导各园按照规定时限完成整改任务,大力提升我区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2、大力提升民办幼儿园普惠率。根据市教育局、财政局、物价局《关于认定宝鸡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通知》(宝市教发[2015]302号)精神和内容要求,大力扶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截止目前我区已有32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今年初区局通过实际调查、政策宣讲、约谈幼儿园举办人等方式持续推进此项工作,宝鸡市金台区三迪百合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经市局审核认定为“宝鸡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山幼儿园等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已完成重新认定。(三)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卓有成效。1、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推动培训机构治理有序开展。一是制定方案,专题部署安排。二是明确标准,积极督促办证。三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依托区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通道,积极宣传中省市区关于“双减”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的信息报道,截止2023年9月底,向市“双减”办累计报送我区“双减”及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新闻宣传信息111篇,积分382分,位居全市前列。2、部门联动,加强检查,形成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合力。一是全面检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二是加强巡查,严防假期违规培训。三是部门协查,及时处理群众投诉。牵头组织金台公安分局、区市场局、文旅局及相关镇街,先后出动检查人员220余人次,查处群众举报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机构16所,处理家长退费等纠纷20余起。(四)社区教育成效显现。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全民学习活动周”和“百姓学习之星评选”为载体,以社区教育学院为基地,充分发挥56个社区学校辐射带动作用,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政策保障,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民族团结、书香社区、好家风传承、党史学习、消防演练、垃圾分类等特色项目学习活动,营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积极推动民办幼儿园提质发展。积极开展市级一类园评定管理工作,采取”结对帮扶”“全区联动协作教研’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市一类幼儿园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在课改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园所之间交流与共享,作为优质幼儿园的常规性工作,通过以优带弱,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薄弱幼儿园的内涵发展。8月份我区昀羲幼儿园、红叶博苑幼儿园、东岭幼儿园被市教育局成功评定为“宝鸡市一类园幼儿园”。(二)7月组织“宝鸡市金台区教育体育局举办的第三届保育专业技能大赛”中民办幼儿园全员参赛,在企、民办组中金台区贝九九悦香都幼儿园、豪城幼儿园、伊稚幼儿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我区民办幼儿园参赛保育员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8个;组织“宝鸡市金台区第七届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金台区锦鳞幼儿园、致知幼儿园、实验幼儿园、三迪百合幼儿园获得优秀组织奖,27名教师获的综合奖项及单项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13个及个人单项奖24个。(三)在2023年“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社区教育先进单位”推荐工作中, 金台区教育体育局“魅力金台多彩慕课”品牌项目被省教育厅认定为2023年陕西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陕西亚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认定2023年宝鸡市“社区教育先进单位”,金台区金台高级中学教师翟妙花被省教育厅认定为2023年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金台区太极拳协会会长陈玉莲被认定为2023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个别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相对滞后,未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评,资料整理不规范,师德师风自查活动未组织;2、民办幼儿园仍然存在收退费纠纷,个别民办幼儿园未严格执行《陕西省民办幼儿园收退费管理实施细则》,不按照要求进行收退费,家长投诉机构增多,托管培训、小区单元房内培训增多,存在严重安较为集中;3、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大部分机构选择了注销关停,但因此导致隐形变异全隐患及收退费纠纷风险。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和各校园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以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等为内容的师德师风系列教育,对学校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严肃处理,坚持追责问责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2、继续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针对民办幼儿园收退费问题家长投诉较多的现状,加大对违规收费园所的查处力度,提升群众满意度;3、加大隐形变异培训机构查处力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托街道网格化治理体系,建立健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检查工作机制,严防小区家属楼、托餐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学科类、非学科类无证培训或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四、2024年工作展望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和创新服务能力,按照加强“依法管理、强化服务、规范办学、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监督指导民办校园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集中培训和各校园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以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等为内容的师德师风系列教育,对学校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严肃处理,坚持追责问责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二)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一是持续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工作,对照宝鸡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认真分析学校办学条件存在的差距,制定本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要找准学校发展定位,坚持“一校一策”,科学确定学校办学规模,重点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如期达标。二是继续优化专业结构。根据我区四所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指导学校充分调研,发展专业集群,优化其专业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四是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优化人才、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供给,鼓励学校积极对接区域内企业,形成程度较深的校企合作,打造推进企业和学校均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三)民办幼儿园优质规范发展。一是继续发挥师范幼儿园园引领作用,继续开展幼儿园创类升类及普惠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规范推进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二是根据我区创建全国普及普惠区的总体布局制定方案,对民办幼儿园办学设施进一步升级改造,提升保教水平,规范办学行为,加大普惠园推进力度,努力提供优质普惠学前教育;三是继续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针对民办幼儿园收退费问题家长投诉较多的现状,加大对违规收费园所的查处力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强化预收费资金监管,严格规范收退费行为。二是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严厉打击违规培训行为。强化部门监管职责,深入推进网格化治理体系,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托餐机构等重点场所进行管控排查,严防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学科类、无证培训非学科类问题发生,对于情节严重的违规培训行为按照《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予以行政处罚。回顾全年的工作,在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机构的大力配合下,2023年全年基本完成民管中心全年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不足和问题,增强主动意识和创新服务能力,解决存在问题,弥补工作不足,努力推动全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